眼看就要到螃蟹上市的季节,一年的辛苦就等着这一锤子买卖。江苏泰州的葛师傅心里盘算着,自家的螃蟹要是能卖个好相相,那价格肯定能往上蹿一蹿。为了让螃蟹的“黑底板”变得干净漂亮,他听信了当地一家水产店的推荐,买了一种叫“底锈净”的神药。谁曾想,这药下去,黑斑没去掉,倒是把一塘子的螃蟹送上了西天,近二十万的损失,直接让葛师傅傻了眼。
![]()
这事儿简直让人揪心。葛师傅按照店里何店长的嘱咐,分两次往蟹塘里投了药。他心里还美滋滋的,仿佛看到了一只只青背白肚的大螃蟹被抢购一空。可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11月5号那天,他巡塘时发现水面上开始漂着死蟹,起初是十几个,他没太在意,以为是正常损耗。吃过饭再回来,眼前的景象让他腿都软了,七八十斤死蟹堆在岸边,晚上再去看,整个塘里密密麻麻全是,捞都捞不过来。那感觉,就像看着一沓沓的钞票在水里化成了泡影。葛师傅急火攻心,立马去找店家理论。店家的回应却像一盆冷水浇下来:螃蟹死了是缺氧,跟我们的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双方各执一词,最后闹到了派出所,事情还是僵在那里。
![]()
店家这边也是一脸无辜。何姓工作人员振振有词,说他们的产品卖了好多年,符合国家标准,从来没出过这种事。他还把锅甩给了天气,说是雾天导致塘里缺氧。店家提出了解决方案:要么拿药去检测,要么找个塘口做个实验,只要证明药有问题,他们二话不说就赔。听起来似乎很合理,可葛师傅却有苦说不出。去哪里检测?就算检测出成分有问题,又怎么证明这成分就是导致螃蟹死亡的元凶?这就像一个死循环,把一个老实的养殖户给困在了里面。他手里只有购买记录和一段投药的监控,这些在店家强硬的态度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纠纷了,这是一个普通农户在面对一个看似完整的商业逻辑链时的无助与彷徨。
![]()
这起纠纷,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水产养殖背后那些看不见的风险。养殖户想多赚点钱,改善一下卖相,这个想法本身没什么错。可当一种产品被吹得天花乱坠时,背后隐藏的风险又有谁能说得清?店家的“送检”提议,听起来是解决问题,实际上却给养殖户设置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件事给所有搞养殖的人都提了个醒,面对那些能“立竿见影”的神奇产品,真得多留个心眼。一场悲剧,没有赢家,只留下一个待解的难题和一个破碎的丰收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