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调查有了新进展,德国警方根据仔细的轨迹分析以及面部识别技术,把乌克兰军方一支精锐部队当作此次事件的主要嫌疑对象,其中有一名关键人物在意大利被捕。这个调查表现出该事跟乌克兰高层有关联,乌克兰军方被认定直接参加并指挥了这次活动,这件事加剧了欧洲能源危机,天然气价格飞涨,工业链断裂成为明显的后果,欧洲国家给予乌克兰援助的热情急速减退,尤其以德国和意大利的态度变化最为显著。
![]()
德国政坛内部也出现了细微的变动,有人再次提及是否要同俄罗斯重新商谈北溪 -2项目事宜这样的问题,在国际社会上引发了很多的关注目光。由于波兰以程序有关的问题为由否决了德国对于嫌疑人引渡的要求,使得事情变得更加错综复杂难解。影响已经蔓延到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所在国家政权的基础之上,其政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北溪事件在欧洲闹得沸反盈天,却也波及到美国和乌克兰的关系上头。因为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宣布回归政坛,所以美国对乌的政策也有改变,从之前的支持改为劝和,并且要求乌克兰接受现有的领土现状来结束这场战争,在一系列外交活动之中,美乌会面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成果,乌克兰失去原本矿产协议的支持,武器援助计划也是悬而未决的状态,这种双边关系上的降温自然让泽连斯基的外交变得愈发艰难起来。
![]()
外界的压力是很大的,而且泽连斯基在国内也是越来越困难,他主导推出了一系列缩减反腐机构权力的新政后,全国范围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连现役士兵、退役老兵都在游行队伍里。更可怕的是,据民调显示现在扎卢日尼的支持度已经超过泽连斯基,在乌克兰人的心中他的认可度更高一些,这也意味着目前的泽连斯基处境非常糟糕。
北溪事件带来的恶果远远大于这个事件本身,它直接冲击着泽连斯基的执政地位。人们开始质疑他的政府是否能领导乌克兰、能否处理好突发性外交问题。而与政府危机同步发生的是乌克兰战争长期化所带来的民怨,不断进行强制征兵使得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下降,这也让泽连斯基早前因坚定立场所得到的执政光辉渐渐褪去。
![]()
泽连斯基一开始就有政治上的鲜明风格,从荧屏形象逆袭成民选总统。他提出的反腐改革方针得到不少选票支持,在上任之后主导了一系列反腐措施比如设立最高反腐法院、推动寡头资产归公等等,一度让乌克兰经济出现过繁荣景象,人均GDP由3100美元升到接近5000美元,战争一直持续着对国内经济造成压力,北溪事件更是加快了这种情况恶化速度。
泽连斯基执政期间也追回了不少大额非法资金,几十亿美元的资产回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但这些成绩没有保住民众长久以来对他的支持。战争初期他凭借坚定的态度获得了国际声援,在很多国家做演讲让乌克兰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到后来战争进入拉锯战阶段时,人们对长期战斗和征兵不满成了无法跨越的鸿沟。如今内外夹击,国外美国、欧洲的支持度下降,国内权力斗争不断加剧,种种不利因素压在泽连斯基本人及其政府身上。
![]()
最近流传的“圣诞前撤离”的言论又侧面引起了人们对泽连斯基命运的各种猜想,美国退役军官发出的这一警告使得乌克兰的政治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目前俄乌双方处于战略对峙的状态中,两国都在准备着下一阶段冬季战事的到来,未来的走向还是未知数。乌克兰政府内部和外部的压力都会导致矛盾加剧,泽连斯基的选择将决定未来国家的命运。
现在,乌克兰所面临的困难并不仅仅是在战争上承受压力,还面临着不断加剧的内忧。经济问题、能源危机以及外交孤立都将加速政权危机的到来,而领导人的支持率也在下滑,这将让泽连斯基面临个人的选择变得尤为重要,在他身上决定的是整个国家的未来,是选择坚守到最后一刻还是只能黯然落幕?无论最终会做出何种抉择,他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终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珍珠,并很有可能成为研究权力与战争的经典案例之一。
![]()
北溪事件带来的一个明显后果就是它成为俄乌冲突中的重要分水岭,这次危机使泽连斯基早期的成功形象受到广泛讨论,之后接连出现的国际信任危机以及国内反对声音使得他的执政前景变得扑朔迷离,战争走向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所做的选择会塑造乌克兰国家的未来,并且也会给全世界带来关于领导力、外交和战争方面的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