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邯郸新闻网)
转自:邯郸新闻网
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邯郸办事不用跑”政务服务便民利企
邯郸审批改革经验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11月14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围绕打造“邯郸办事不用跑”政务服务品牌有关情况进行介绍。
![]()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市行政审批局积极“争第一、创唯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提升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效能,积极打造“邯郸办事不用跑”政务服务品牌,不断增强企业群众办事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邯郸审批改革经验走出河北、走向全国。
抓改革、促创新,行政审批更加优质高效。持续扩大“容缺办”事项范围,编制容缺办事项清单,目前可容缺办理事项237个(新增26个),子项462个(新增47个),容缺材料690个(新增71个)。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即备案”,项目单位(除化工、外商投资等项目外)只需在省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上传相关承诺,就可下载批复文件,实现即申请即办理。目前已有19438个项目享受改革红利,总投资3459.79亿元。优化环评分类管理,取消加油(加气)站、印刷等15个行业部分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环评,对符合要求的项目免于办理环评手续。全市已有44个项目免于办理环评手续。积极创新创制,推广应用“3DVR样板间”,开展“双评合一”等,切实为企业做好审批服务。
抓服务、促提升,政务服务更加方便快捷。开展政务服务“直播+”,丰富直播形式、拓展直播内容,邀请有关企业进入“直播间”,发布人才和产品信息,搭建贯通政府、市场、产品、人才的桥梁。目前,已累计开展34场,观看观众达5.4万余人次。推行服务事项“一事一码”,将全市常办的184个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到二维码,解决了企业群众申报时“不会填、填不准”等问题。制作增值服务事项二维码,共计155项。常态化开展“帮办代办、上门办”,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全程主动跟踪服务,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及企业“不出门就办成事”。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窗口代办47.8万余次,远程代办31.8万余次,上门代办3694次。
抓集成,促提效,“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更加便民利企。推进2024年两批21个和2025年第一批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应用,今年以来依托“高效办成一件事”系统为企业群众办理7.6万余件。设立专区综窗,推行“一窗式”服务,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有效减少了企业和群众的跑动次数。研究制定了“文字+图解”相结合的办事指南,清晰展示各“一件事”所涉及的联办事项、申请材料、办理流程、线上申报入口及改革前后变化等要素,形成标准统一、易于操作的办理规范,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紧密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事项清单及群众反映问题,动态更新和完善知识库内容,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协同联动,提供涵盖咨询、投诉及在线指导等内容的7×24小时“一线应答”服务。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布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利用电子屏等多种形式,集中展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亮点与实施成效,有效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知晓度。
抓统筹,促协同,社会信用体系更加健全完备。牵头积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双公示”信息、五类行政管理信息等重点数据归集报送,累计归集各类信用信息2.3亿条。实行“告知、提醒、培训、帮办”四步工作法,上线信用修复智能助手,帮扶企业提高修复效率和精准度。依托“信用邯郸”小程序,持续拓展“信易游”“信易医”“信易行”“信易购”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为守信主体提供便利或优惠。
抓深化、促巩固,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平公正。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持续深化“双盲”评审改革。今年3月1日起,全市新受理的依法必招工程建设项目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项目采用远程异地评标模式,实行全省范围内专家和场地“盲抽”“盲定”,打破省、市、县三级地域限制。建设完善电子见证系统,通过向评标专家发放定位卡,全程在线监管专家活动轨迹,实时预警异常行为。同时,建设“市县一体、同城合一”的一体化交易平台,做到系统集中统一、交易快捷高效、数据标准规范。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潇/文 袁艺睿/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