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轻
编辑:努尔哈哈赤
11月15日晚,B站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的线上直播间,成了国产动画爱好者们一年一度的打卡点。
弹幕里飞过的“有生之年”和“恭喜定档”,精准地反映着观众的情绪起伏:《凡人修仙传》年番宣布继续推进时,是“稳了”的安心;而《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以下简称《扫垃圾》)等风格新奇的作品亮相时,满屏的“?”和“这是什么神仙设定”则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这正是B站第八届国创发布会的缩影。它一口气带来了40部作品,发布会上则重点展现了14部作品。
![]()
B站2025-2026国创发布会重点片单(排名不分先后)
这份2025-2026年的片单,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数量堆砌,反而透露出更深的意图。一边是《凡人修仙传》《牧神记》这样的“顶梁柱”级年番续作,它们承载着基本盘,保证平台的内容供给不断档;另一边,则是像《难哄》《仙剑四》《扫垃圾》《中国奇谈2》《胶囊计划奇迹》等题材各异的新鲜尝试,它们像是探索未来可能性的“先锋队”。
![]()
B站的国创发布会已走到第八个年头。从2018年至今,B站历史累计上线国创作品超过3000部。当作品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质变和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今年的片单似乎在暗示,B站的国创战略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它不再急于证明自己能做多少项目,而是更关注如何构建一个让不同IP都能找到受众、并持续生长的健康生态。
如何理解这种从“推作品”到“养生态”的转变,正是雷报观察本届发布会的关键所在。
![]()
老树新枝:B站片单的融合实验
具体来看,这份片单所呈现的,远不止是作品的罗列,其背后是B站面对当前国创市场的一场深思熟虑的“融合”实验。
这实验体现在两个关键层面:一是对外部合作产能的“新旧融合”,二则是对内容题材的“稳进开拓”。
所谓的“新旧融合”,首先指向的是B站与动画制作方合作模式的深化与拓展。一方面,与万维猫动画、玄机科技等业内头部制作公司建立的长期稳定关系,构成了B站国创内容的“基本盘”。这类合作保证了如《凡人修仙传》、《牧神记》这类标杆性3D年番的持续、稳定输出,它们如同平台的“压舱石”,维系着核心动画用户的追番习惯和会员粘性。
《凡人修仙传》作为B站首部年番,其意义早已超越一部作品本身,而是孵化成了一个立体的IP宇宙:在宣布新一季将于2026年上半年播出的同时,其院线电影《瀚海迷踪》与番外篇《玄骨传》也在同步推进。更值得一提的是,该IP在商业化探索上也展现了惊人潜力,其周边众筹销售额突破3400万元,超越了《哪吒》相关项目的记录,这无疑给行业和资本市场都打了一剂强心针,证明了优质国创IP所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
![]()
截取自《凡人修仙传》最新PV
但B站显然不满足于此。另一方面,其积极开拓与“新势力”的合作,为内容生态注入了活水与变数。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与神漫文化首次携手,将晋江人气小说《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进行动画化。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被冠以“国内首部浪漫废土题材”的标签,本身就极具话题性。它的“新”,不仅仅在于题材的混合创新——将末日废土与无限流叙事结合,更在于其视觉风格的突破。据总导演曾元俊透露,动画将摒弃传统废土风格常见的黄沙漫天景象,转而描绘一个植物与城市废墟诡异融合、科技与生命体交织的奇异世界。这种大胆的想象,对于看腻了套路化设定的观众而言,无疑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
截取自《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最新PV
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这种产能与题材上的双重“融合”,是基于对市场的清醒判断。当下的国产动画行业,在经历爆发期后,正陷入某种程度的同质化瓶颈——大量跟风的3D改编作品,已经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B站的策略,恰是在此时构建一个更具弹性和抗风险能力的内容体系:用经过市场验证的头部IP续作保障基本盘,维持用户规模和商业回报的稳定性;同时,果断投入资源扶持《扫垃圾》《仙剑四》《难哄》等风格迥异的新作,去探索市场的边界和未来的可能性。
![]()
这就像一个精明的园丁,既精心培育已然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保证园区的绿意盎然,又不忘播种各式各样的新奇花卉种子,以期在未来收获意想不到的风景。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试图打造一个物种多样、层次丰富的内容“生物圈”。
那么,下一个关键问题便是:这些风格各异的“种子”,在B站这片独特的土壤里,如何才能更好地发芽、生长,并最终枝繁叶茂呢?
![]()
IP长青的秘诀:把“爆款”养在社区沃土里
如果说片单的“融合”体现了B站对内容风险的把控,那么其真正的护城河,在于将IP从“昙花一现的爆款”培育为“常青树”的生态化运营能力。这是一场围绕IP的长期情感投资,B站则致力于成为这片情感沃土的培育者。
《罗小黑战记》的回归便是一个信号。这个与B站社区文化共同成长的IP,其新篇章“学前篇”揭开“众生之门”的奥秘,无疑将再次点燃动画区UP主解析和二创的热情。比起续更,这更像一位老友的回归,在熟悉的社区里引发新的狂欢;类似地,像《凹凸世界》这样的老牌IP,在B站能持续吸引16万UP主创作55万份二创稿件,这本身就是其生命力的最佳证明——官方内容或许有间歇,但社区的创造力从未停歇。
![]()
![]()
《罗小黑战记》《凹凸世界》等作品拥有海量二创
从正片弹幕的即时共鸣,到UP主深度解读提供新视角,再到海量用户二创的百花齐放,共同构成了一套独特的IP养成体系。使得IP成为连接创作者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载体。
这种生态化运营也深刻影响着新IP的起步策略。《难哄》动画版宣布沿用广播剧原班人马,正是基于该剧在猫耳平台积累1.4亿播放量所打下的坚实粉丝情感基础。这种跨媒介的连贯性,显著降低了老粉的认知门槛,将已有的情感认同平移至新载体,实现“无缝衔接”的温暖开局。
![]()
截取自《难哄》最新PV
因此,我们发现,B站运营的核心不再是简单追求单个作品的峰值数据,而是通过构建“内容、用户、商业”的良性循环,来显著延长IP的生命周期。
无论是为《牧神记》举办融合了线下游园会、跨界联动的盛大周年庆,还是为《镇魂街》打造持续十五年的线上线下狂欢,这些动作的本质都是将特定的时间节点(如周年、收官)打造成融合粉丝互动、文化联动与商业转化的综合性事件,从而不断为IP注入活力,对抗时间的侵蚀。
一个更具前瞻性的趋势是,B站正积极地将IP融入更广阔的文化消费场景。《凡人修仙传》与线下文旅的联动,《时光代理人》走进主题餐厅和音乐剧领域,《牧神记》与南越王博物院合作推出角色配音导览……这些尝试都在将虚拟的IP情感转化为可触摸、可体验的实体记忆。
![]()
《时光代理人》音乐剧现场
这一系列布局,不仅是在探索商业变现的多元路径,更是在推动IP从线上社区的圈层热爱,走向更大众的国民记忆,从而真正夯实国创IP长久生存的根基。
结语:IP生态,才是B站国创的答案。
归根结底,当行业课题从“做什么IP”深入到“如何让IP活下去”时,B站给出的答案愈发清晰:生态。
近一年B站用户观看国创内容时长近9.7亿小时、第三季度B站国创内容播放时长同比增长104%、累计出品原创作品达84部的数据背后,是B站对国创内容的长期坚持。
在国产动画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的理性发展期,部分平台开始收缩动画投入、聚焦网文3D改编时,B站对多元题材和原创内容的持续投入,便显得更具战略意义。其底层的逻辑在于:它将动画视为连接文化的纽带,而不仅仅是流量快消品。
经过九年实践,B站已然证明国创的竞争力不在于片单长度,而在于社群土壤的培育能力。这条以生态驱动替代内容堆砌的路径,或许正是国产动画走向持续发展的关键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