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蔡世奇
在注意力经济驱动的流量时代,内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平台抉择每天都在发生。良禽何以择佳木?创作者的流动直接影响着平台的内容吸引力,而直播赛道因内容独占性高,主播的选择更能反映其价值认同。
2023年底,多位头部游戏主播更换平台,前往总体流量更高的短视频平台开播。近两年过去,这波迁徙潮呈现分化:有人停播退场,有人跨界转型,也有不少人选择回流游戏垂类平台,续写职业征程。
95后游戏主播杨齐家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这个山东小伙16岁就孤身闯荡上海打工,最初因好兄弟的怂恿,抱着“玩游戏还能聊天”的单纯想法,在刚兴起的斗鱼开启了直播生涯。在过去的十年,曾辗转斗鱼、熊猫、抖音等多个平台,单枪匹马闯过“8块钱一小时”的起步阶段,也尝过爆款游戏带来的流量狂欢,2024年底从抖音签约虎牙后,最终在《三角洲行动》赛道迎来事业巅峰。
![]()
破局算法桎梏 回流主播的职业新生
直播十年间,杨齐家身上始终带着山东人的闯劲和韧劲。从最初播主机游戏,到后来抓住了多款热门新游的流量红利,他养成了一个关键习惯:每场直播前必做规划,提前设计4-5个“爆点”,用“一小时一个小高潮”的节奏留住观众。“我从来没想过靠包装或踩风口爆火,就想着播好每一场,留住每一个观众”,这份对内容的较真,让他在早期“野生开播”、无团队扶持的状态下,也能稳步积累人气。
2024年,播了七八年的杨齐家陷入职业低谷,看着不少同行转战综合性短视频平台,他也动了“破局”的心思。“当时就想试试自己行不行,不受限于某几个游戏,拓宽一下内容边界”,带着这份冲劲,他离开斗鱼入驻抖音。凭借多年对游戏风口的敏锐嗅觉,他精准捕捉到《黑神话:悟空》的潜力,成为平台最早一批“黑猴”主播,靠着此前积累的挑战类直播经验,迅速吃到流量红利,短时间内吸粉数十万,跻身赛道头部。
但综合平台的“快节奏公式”很快让他感到疲惫。“在综合平台做游戏直播精神压力很大,每时每刻都要做停留、造爆点,不能让观众有一秒走神”,他坦言,传统平台能花5小时铺垫叙事、引爆效果,而综合平台要求开播即巅峰,“经常一两个小时就累到不行”。更关键的是,单机游戏的内容天花板来得猝不及防——一个月后,《黑神话:悟空》可挖掘内容耗尽,他果断转型《三角洲行动》,却遭遇平台算法的隐形壁垒:“账号带着‘黑神话主播’的标签,权重倾斜明显,转型很难拿到流量扶持”。
与此同时,综合平台的头部主播已形成资源垄断,“当平台资源都向头部倾斜,后面的人想突围太难了”。多重困境下,杨齐家作出第四次平台抉择,恰逢虎牙向他递来橄榄枝,他毫不犹豫选择“回流”游戏垂类平台。入驻初期,《三角洲行动》在虎牙尚未形成热门赛道,竞争压力较小,平台给予的扶持让他得以沉下心打磨内容。开播两个月后,他设计的“拯救大兵”互动系列意外成为转折点——专门帮助新手玩家提升技术、获取装备的“扶贫”玩法,搭配“金图纸一个,宝贝”等鲜活热梗,让直播间数据呈指数级增长,不到三个月便坐稳《三角洲行动》头部主播之位,迎来职业新高峰。
生态适配赋能成长 垂类平台的耐心价值
杨齐家的成功并非个例,前Tyloo战队职业CS选手DANK1NG、前《英雄联盟》职业选手姿态等主播,都在垂类平台生态中实现了多元价值跃升,核心在于垂类平台打破了单一标签束缚,用“耐心”为创作者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
DANK1NG凭借硬核竞技素养在CS玩家社群积累了扎实口碑,当《无畏契约》(俗称“瓦”)兴起,两大游戏受众圈层壁垒分明,综合平台的算法逻辑往往会将主播钉在初始标签上,“双修”很可能面临流量下滑的风险。但虎牙却给予了他跨界探索的包容,2024上海Major赛前,DANK1NG因职业生涯未获个人贴纸,在直播中调侃“我能打上海Major,全场必为我欢呼”,这句夹杂遗憾与憧憬的话迅速点燃粉丝互动热情。粉丝自发制作趣味表情包传播,即便他最终未能参赛且转型《无畏契约》,“你一句我能打上海Major,我看了半年瓦”也成为出圈热梗,帮助他顺利打破圈层壁垒,同时获得两大游戏社群的认可。
姿态的发展轨迹同样印证了垂类平台的生态优势。作为前《英雄联盟》职业选手,他退役转型直播后并未被“单一游戏主播”的标签局限——平台既支持他发起并主办“游戏全能王”比赛,释放多元创作潜能;更精准匹配其核心优势,让他的赛事解说内容与LPL等顶级赛事周期深度同频。刚刚结束的S15全球总决赛期间,姿态以官方授权二路解说的身份亮相,凭借职业选手视角的专业战术拆解、犀利又接地气的点评风格,成为二路解说中的热门选择,直播间热度持续领跑。
这些案例背后,是垂类平台与综合平台的核心逻辑差异。一位回流垂类平台的主播直言,综合平台更看重短期爆点与即时刺激,让内容生产者长期处于紧绷状态,难以进行长线内容规划,根本无法用“铺垫-引爆”的节奏留存观众;而垂类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于不被单一标签束缚主播,允许创作者进行长期埋点预热,沉下心打磨优质内容,无需为短期流量起伏焦虑——这种对创作规律的尊重、对长期价值的坚守,正是“耐心”的核心内涵,也是主播能够实现多元成长、价值跃升的关键。
版权、赛事、硬核用户 更适配游戏主播的生态土壤
实际上,游戏主播陆续“回流”并非偶然,虎牙从诞生起就扎根游戏领域,在“内容适配、资源支撑、用户匹配”上形成了专门服务游戏主播的独特土壤,这是综合平台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游戏直播的核心魅力,在于“长线陪伴”与“深度互动”:主播需要时间铺垫游戏剧情、讲解技术细节,观众也愿意为了一场完整的游戏对局、一套系统的教学内容停留。虎牙深谙这一逻辑,不像综合平台用“即时爆点”算法倒逼主播压缩内容,而是给予主播足够的创作周期——杨齐家能花两个月打磨“拯救大兵”系列内容,DANKING能横跨两大赛道慢慢积累观众,正是因为平台不追求“短平快”的流量数据,允许主播用“铺垫-爆-沉淀”的长线节奏做内容,契合游戏直播的本质需求。
此外,对游戏主播而言,“跟对游戏热度”和“获得曝光机会”是两大核心需求,而虎牙的资源体系恰好精准覆盖。
在游戏版权端,作为深耕游戏领域十余年的平台,虎牙与腾讯等头部厂商深度绑定,能为主播搭建高效的官方沟通渠道。例如,杨齐家与《三角洲行动》官方始终保持良好交流,既能从玩家体验和直播传播的角度向官方提出合理化建议,还能受官方邀请参与前瞻测试,结合测试反馈进一步优化内容方向。
在曝光资源端,虎牙搭建了“赛事+内容”双驱动的扶持体系。赛事层面,“版权赛事(LPL、KPL等)+自制赛事(三角洲DDC钻石冠军赛等)”覆盖主播全成长周期:新人能靠自制赛事攒名气,腰部主播借版权赛事破流量瓶颈,头部主播凭职业赛事提升行业咖位;内容层面,平台会针对主播特色定制传播方案,比如帮杨齐家剪辑“金图纸一个,宝贝”等热梗切片做二次传播,让优质内容突破直播间边界,触达更多潜在观众。
![]()
当然,主播的长期成长,离不开精准且高粘性的用户群体,而虎牙的核心用户池恰好与游戏主播的内容需求高度匹配。经过十余年沉淀,虎牙用户中70%以上是拥有5年以上游戏经验的硬核玩家,他们看直播的核心需求不是“看热闹”,而是学技术、懂攻略、聊赛事——这种需求与游戏主播的内容定位完全契合。
对主播来说,不用花费精力去适配泛娱乐用户的喜好,不用被迫做与游戏无关的搞笑内容,专注打磨技术教学、赛事解读、游戏攻略等专业内容即可;而硬核玩家带来的高互动率、高留存率,又能形成“优质内容-精准流量-粉丝沉淀-商业变现”的正向循环。
如今的游戏直播行业,早已不是“谁流量多谁赢”的时代,而是进入“生态竞争”新阶段。或许真正适配游戏主播的平台,不在于提供多少短期流量,而在于是否有契合游戏直播本质的土壤——能否让主播沉下心创作,能否帮主播踩准行业节奏,能否为主播匹配精准用户。
对主播来说,选平台不能只看短期流量,“生态适配”才是长期成长的关键;对平台来说,拼的不是签约多少大主播,而是能否搭建起服务游戏领域的专业生态;对整个电竞产业而言,这种垂类生态是破解“流量焦虑”的钥匙,它让每个参与者都能在生态中找到价值,最终推着产业向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