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来月前,我刷小红书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帖子:一位同行网友给大家描述“县城婆罗门律师”的幸福生活:
“X律是律二代,有X县法院几乎所有法官的手机号,几乎不会出现联系不上法官的情况,去开庭的时候法官在庭上的称呼也是X主任,案源那更是不用愁,每个月大概挑着做三、四个当事人好沟通,案件标的额大的案子做就收入颇丰,剩下的就全交给助理做。X律工作结束后,跟他随便找一个饭店吃饭,饭店老板居然跟X律也是认识的,吃一顿饭享受了赠菜、赠饮料加打折的三重服务。他把我送到高铁站后,还不耽误回家美美午睡。”
虽然通过查看这个账号的前后帖子,“县城婆罗门律师”的帖更像是起号文,但我在这个小红书帖子下面回复了:
羡慕是正常的,但也不必过于艳羡:
1.县城内的关系维护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他不用费心维护,那大概是因为家长在维护;
2.县城内权力结构相对稳定,干部调动频率低,容易滋生不起眼的软性腐败,但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当下的反腐高压态势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不受影响的世外桃源;
3.长辈的资源只是捷径,但资源和权力具有不可继承性,“县城婆罗门”总要独立应对危机和变故,县城虽然相对封闭但不闭塞,新的介入因素极易对业务形态产生影响。
所以:走好自己的路,提升自己的能力,结识自己的人脉,过好自己的人生。
当然还有一点我没说,因为说出来就不太体面:你光看人吃肉,别看人挨打。年轻人不要沉迷于一些吃饭打折等虚无的小恩小惠上,你要人家拿真金白银,就必然需要你提供实实在在的利益。做律师乃至做生意,虚张声势、狐假虎威的旁门左道一点不会,不现实,但想靠着这个能够在行业内混饭吃,还是对社会太不了解。
前不久我还跟助理说:律师这个职业虽然辛苦,但是是你我这种无家庭背景、无名校履历的人,想要维持相对体面、且生活不受过多管束的最好职业选择了,当然如果考试能力强,且对纪律管理服从度、认同度高,自身物欲有限,那么还是推荐去考公务员。
律师是个高度市场竞争的职业,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的,必然要有过人长处。这个长处不在此处,就在彼处,往往足以反制竞争,过人长处必然有背后吃苦的时候,不在此时,就在彼时,往往不在人前眼前。
所以,可以羡慕别人,但不必哀怨自身。走好自己的路,提升自己的能力,结交自己的人脉,过好自己的人生,正所谓“好运、歹运,总嘛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以我自己身边所见到的律二代(包括法二代)来看,大致有两种不同的画像模型:
第一种是自己也很勤奋,因而能够在父辈的荫庇下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几年的磨练和成长,很快就能甩开同龄人一大截。这种律二代往往会面临三至四次执业成长的“坎”:譬如“发现父辈的许多经验无法解决现世的困难”,譬如“发现父辈的人脉在经济不稳定、干部年轻化的当下,含金量越来越低”,譬如“父辈传统的拳头法律服务产品(譬如房地产、建工领域法律服务)在当下已经失去了营利的空间”,如果能成功迈过这些“坎”,就能用新的模式、新的面貌复刻父辈当年的成功,甚至可能会更加成功,但如果迈不过去,那最终也将泯然众人,成为一众同行口中表面尊重艳羡的X公子,但心里的不甘也只有自己能品尝。
另一种画像,是对物欲和事业并无过多的追求,在父辈提供的良好经济基础上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幸福感也非常高。当然,风险就是,人总要谋生,且在当下各行各业都在内卷的情况下,没有人能够完全置身事外,一次追责、一场反腐、一场疾病、一次错误的投资,都可能会让十指不沾阳春水的X公子重新面对苦涩的市场现实。
然后最关键的是,手停口停的劳动型律师(比如我)的小孩就不要感觉自己是什么律二代了,大家做过授薪律师,或者年营业额低于50万的独立律师的都知道,这工作跟普通干体力活的劳动人民就没什么区别,说得好听点叫承做型人才,说得不好听就是乙方中的乙方,没必要给自己贴上本不属于自己的标签。
不要羡慕那些你没有机会走过的路(看起来好走的搞不好荆棘遍布),不要把没有写在脸上的焦虑不当成焦虑(不要以为大家都是无脑happy,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很焦虑的),不要把办公桌之外的勤奋不当做勤奋(不要把自我提升简单粗暴归结为看书、研究案子,还包括增长方方面面的认知和技能)。以上三点是我给像我一样没有家庭背景、父母难以给予行业内助力的年轻同行的一点建议,毕竟全中国七八十万律师,要靠自己揾食(广东话:寻求生计)的还是占大多数。
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律师行业是能为数不多够改善生活质量甚至改变阶层的职业,但前提是:第一,你足够勤奋,在业务方面要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第二,你善于思考和总结规律,这样你的执业年限和工作经历才能成为竞争力;第三,你善于学习如何跟人打交道,这样你的人脉才有可能工具化,只要有这三点,你就不会被行业所淘汰。
【完】
![]()
叶东杭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刑事部副主任,高校法学院证据法学课程校外导师。从业期间,叶东杭律师主攻信息网络犯罪、经济犯罪、税务犯罪辩护,每年经办大量刑事案件,拥有丰富的信息网络犯罪、税务犯罪辩护经验,曾在经办的多个案件中取得不起诉(无罪)、无强制措施释放(无罪)、缓刑、胜诉、二审改判胜诉等成果及侦查阶段取保候审、不批捕取保候审的阶段性成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