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日报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商用车有限公司(重汽成商)的总装车间内,新建总装复线加快进行调试,建成投用后单班(8小时)可新增30台产量;正西智能装备的生产线上,定制化的专用复合材料生产线为全球首条飞行汽车产线的量产化提供硬核支撑;简阳市瑞特机械生产基地内,数智化产线升级,海外订单激增……进入四季度,成都企业火力全开,以拼搏奋进之姿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忙生产
8小时可新增30台产量
总装复线年底建成投用
机器轰鸣,生产线有序运转,重汽成商的总装车间内,每8分钟就能下线一台新能源商用车。数据显示,在去年全年产值58亿元的基础上,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已实现产值67.28亿元,同比增长31.7%,展现出持续攀升的强劲势头。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量接近6000台,同比暴增134%。
为应对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保质保量完成交付任务,车间内,一条临时产线正加快建设。“这是新建的总装复线,主要承担分流主产线订单任务。建成投用后单班(8小时)可新增30台产量,助力冲刺全年目标。”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两天产线已进行了传统轻卡测试,目前正根据相关测试数据调试产线,争取今年年底正式建成投用。”
作为成都新能源商用车的链主企业,重汽成商的带动效应明显。在青白江区,以重汽成商为核心的20家新能源商用车配套企业共创产值77.02亿元,同比增长26.26%,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7.27%。一条覆盖电池、电控、电机等核心部件的产业链正加速成形。
增质效
定制专用生产线
助力飞行汽车从试产驶向量产
成都正西智能装备的生产线上,一条定制化的专用复合材料生产线的后期配套产品正在加速生产中。这些产品将为全球首条飞行汽车产线的量产化提供支撑。
“针对飞行器部件在轻量化、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严苛标准,我们设计研发了专项服务于广州小鹏汇天飞行‘陆地航母’项目的专用复合材料生产线,主要负责机翼、支杆等关键结构的成型压制工作。”企业负责人曾欢说。
据悉,该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与系统集成理念,实现从材料铺覆、模具定位到热压固化、无损检测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特别是在碳纤维等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上,系统能实现对温度、压力、时间等核心参数的高精度闭环控制,极大提升了产品的一致性与可靠性。
“该生产线的顺利投产,不仅是工艺装备上的突破,更是正西智能参与国家重大装备项目、践行产业升级使命的有力证明。”曾欢表示。“下一步企业将围绕加快推进马来西亚新基地建设投产、成都总部产能升级等方面加劲加力,加速突破核心技术,助力‘成都造’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赶订单
数智化产线赋能
冲刺四季度海外订单
激光切割机、数控立式车床等精密大型设备有序运作,对轴承、蜗壳等零部件进行“毫米级”的精准雕琢。试车间内,智能显示大屏上,压力、温度、转速、振动等数据不断跳动,模拟着喷嘴调节、转速控制等实操场景。走进简阳市瑞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拼订单、抓生产的热潮涌动。这家主要从事石化通用和空分配套膨胀机组及其辅助设备的智能制造企业已进入年底冲刺关键期——出口俄罗斯、印度等地的液体空分项目等十余个产品、总价超千万元的海外订单需在第四季度发货。据悉,目前企业已生产132台膨胀机,已完成全年150台目标任务的九成。
自今年拿下出口俄罗斯、价值35万美元的首单后,公司加速海外市场拓展。“四季度除了完成全年生产目标外,还要做好部分海外客户如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地企业前来公司参与产品验收的工作。”公司副总经理杨凯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该公司数智化产线的核心改造环节迎来新动态——恒温数控加工中心本月内将投用。“这将环境对产品的影响降到最低,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杨凯说。(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来源:成都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