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意太顺风顺水,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中国货销量暴跌,有普京政府的手笔。
日前,俄罗斯“机动车统计网”公布了今年前十个月,中国汽车在俄的销量数据,同比下跌近30%,而前3季度中国对俄汽车出口更是暴跌近60%,这也导致俄罗斯这个曾经的中国车“出口第一目的地”,被墨西哥和阿联酋挤到了第三,这无疑给在俄市场风光了两年的中国车企,浇了一盆冷水。
![]()
俄总统普京
“中国车抢了俄罗斯本土饭碗”、“普京要给本土车企铺路”的声音在网上发酵。有人说这是中国车企太激进,动了俄罗斯的“蛋糕”,也有人觉得是俄罗斯借政策“卸磨杀驴”。但把销量暴跌简单归为“动了蛋糕”,其实没看懂中俄汽车贸易背后的博弈。
要知道,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车企集体撤资,留下近60%的市场空白。中国车企抓住机会“填空”,去年市场份额一度冲到63%,而俄乌冲突前一年,这个数字仅有7%,但这种“迅猛增长”注定难以长久。
俄《生意人报》早就预警:“中国车的爆发式增长,正在挤压本土品牌的生存空间。”去年俄本土品牌拉达的市场份额仅剩不到3成,而在俄乌冲突前,拉达还占据半壁江山。对于把汽车产业视为“工业支柱”的俄罗斯来说,这种失衡是不可接受的。俄汽车产业直接关联200多万就业岗位,一旦本土车企垮掉,连锁反应不堪设想。
![]()
俄罗斯汽车市场
所以,去年10月,普京政府抛出第一记“政策重拳”:进口汽车回收税,平均每年涨10%-20%,直到2030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俄媒算了一笔账,光报废税增长就相当于得多掏10万人民币。紧接着今年1月,俄政府又将进口关税系数提高到了20%-38%,7月又推出本土OTTC认证,禁止使用境外数据,这不光拖慢了认证周期,还让单车的认证成本又涨了近3万人民币。
俄政府一套政策组合拳打下来,中国车企瞬间“哑火”。9月的销量榜单惨不忍睹,更有中国的经销商表示,10辆订单只敢交1辆,因为怕客户缴纳高额税费随时退单。
很多人把俄政府的这些政策,解读为“普京授意对中国车动手”,但细看就会发现,这不是为了“针对中国”,而是俄罗斯的“产业自救”。俄工贸部长阿里汉诺夫说得很直白,“提高回收税是为了恢复平衡”,这个“平衡”指的就是本土产业与外来品牌的平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