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县中振兴需要一场“壮士断腕”的改革

0
分享至



10月14日,“全国县域普通高中振兴现场推进会”在甘肃兰州召开。据教育部统计,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922.28万人,其中近六成就读于县域中学。县中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但城镇化浪潮和人口变化的叠加,让县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部等六部门在9月出台的《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简称“县中振兴行动”)为县中振兴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为县中振兴注入一剂强心剂。县中振兴面临怎样的困境、如何打破堵点、怎样重拾信心……本期特邀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莉莉畅谈她的思考。


刘莉莉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访谈者 | 本报记者 孙和保 韩世文

重振县中振兴信心

中国教师报:从202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简称“县中提升行动”)到如今的“县中振兴行动”,一方面体现国家对县中发展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县中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就您观察,4年来县中发展的环境和自身发生了哪些改变?

刘莉莉:这4年是县中从“塌陷”走向“重生”的关键阶段。4年前的“县中提升行动”引发社会对县中的高度关切,也为县中发展营造相对有利的舆论环境。如果说早期的政策更侧重于“补短板、保基本”,防止县中“塌陷”,如今的“县中振兴行动”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强调“提质增效”,推动县中从“办得下去”向“办得更好”转变。

对县中自身而言,经历了从“失落”到“觉醒”的超越。校长和教师的精气神不同程度上在提升,特别是在政策支持和外部力量的帮助下,部分县中逐步摆脱无力感,走出“孤立无援和孤军奋战”的状态,走上“共享资源和协同作战”的发展态势。他们不再抱怨外部环境,而是主动寻求内部变革,激发教师活力、开发校本课程、重构校园生活、挖掘学生潜能等。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带领教师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先后开展24次帮扶活动,被帮扶的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实验中学和柳河县第八中学等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

中国教师报:就像您所说,改变正在一步步发生,而如今县中振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刘莉莉:县中振兴最大的困难是“信心缺失”与“动力不足”,其背后是认知习惯难以打破。事实上,硬件、生源、师资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投入和政策解决,但信心的重建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内生动力也不是靠外在力量短期内能解决的。部分县中还承袭“等、靠、要”的思维习惯,学校内部管理的改革常受人情世故掣肘,难以触及筋骨。同时,一些教师教学观念仍固守于“一言堂”“满堂灌”和“唯分数论”,这种陈旧的教学样态与学生个性化需求形成了巨大落差,最终又加剧了优质生源的流失。越是好生源流失,教师越是没有动力,导致恶性循环。县中振兴面临着一场教育观念与学校治理体系的深层变革。

踩住生源流失的刹车

中国教师报:生源是县中振兴的根本,您也提到生源流失对县中振兴的打击很大。但现实中“县中考不上好大学”的观念盛行,部分县中由此陷入生源流失与质量下滑的恶性循环。如何踩住生源流失的刹车,请您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角度说说可以采取哪些举措?

刘莉莉:刹住生源流失需要行政手段与质量提升“双管齐下”。首先,强化招生监管,维护教育生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坚决遏制跨区域、掐尖式招生。同时,建立公开招生信息平台,接受社会监督,对违规招生行为进行问责。

其次,实施“留住好生源”激励计划。可以设立“县中英才奖学金”,出台“本土人才培养计划”,对优秀初中毕业生选择本地县中给予政策和荣誉激励,并与未来本地就业、大学推荐等形成联动。

最后,建立初高中衔接贯通培养体系。推动县中与区域内初中建立发展共同体,通过课程前置、教师交流、研学活动等方式,提前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让他们对县中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推动县中内部管理优化,完善教师成长激励机制,让更多教师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中国教师报:一方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采取举措把生源留下,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把留下的培养好,让家长相信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哪方面下功夫?

刘莉莉:信心来自实实在在的办学质量和育人成果。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科学的县中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健全学生生涯指导机制和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局限于考试分数,需要看见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如有的县中为住宿生设立每天给父母打电话奖,强化亲情和感恩教育。同时,通过“校园开放日”“家长课堂”“名师讲座”等定期向家长和社会公布学校“增值评价”结果,宣传“身边好学校的样子”,讲述从县中走出去的普通学生不平凡的故事,让家长亲眼见证学校变化和孩子成长,让每一所县中都被尊重。

中国教师报:教育发展需要多部门联动。在县中振兴过程中,除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努力,政府需要提供哪些支持?

刘莉莉:县中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与高位统筹。县中振兴应成为县域的“一号工程”。一方面县委、县政府不能因为要办好一中,牺牲二中、三中乃至其他学校;另一方面为新建县中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进度。总之,需要充分保障优质学位供给,切实保证县中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以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教育需求,进而发挥县中在区域基础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其次,建立与办学成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县域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和动态调整机制,增设县中振兴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和条件改善,提高县中教师待遇,确保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并落实县中教师生活补助政策。

最后,保证县中教师编制和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县中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政府需要盘活事业编制存量。同时,赋予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更大的用人自主权,简化优秀人才引进流程;建立“县管校聘”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定期调研,解决师生实际问题,大力表彰县中优秀教师和校长,提升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

靠人更要靠己

中国教师报:从实施“县中提升行动”以来,各地围绕规范招生、资源帮扶、改善条件等做了很多工作,让不少县中逐渐“找回底气”,一些地区也出现了县中振兴的佳话,那些扭转局面比较快且产生预期效果的,您觉得他们关键做对了什么?

刘莉莉: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一位好校长”和“一套好的管理机制”。有情怀、有担当、有智慧的校长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向内寻找出路。

一方面,他们充分利用了各种外部教育资源,借力打力,实现跨越。如通过“组团式”帮扶、教育集团化办学、组建省市级教研共同体等方式,县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支持。如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学通过与北京市十一学校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能力。又如,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为破解“尖子生培养难”问题实施“英才计划”,与武钢市第三中学、大冶市第一中学等省内名校建立合作,共享优质课件和题库,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组织学生走进武汉大学等高校,参与科研体验,点燃学生科学热情。

另一方面,在规范招生后校长能精准诊断学校自身问题,凝聚人心,敢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激发学校发展的内生动力。比如,辽宁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与职称评定制度,赋予教研组和年级组更大的自主权,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感受到公平和发展的机会;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课程研发,目前有8项校本课程获市级以上奖项,教师专业素养显著提升。

中国教师报:自2022年起,教育部组织实施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面向中西部、东北地区2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基础薄弱县,在师资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当有了外部资源的“输血”,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如何为学校提供支持,实现自身“造血”功能的强大?

刘莉莉:外部帮扶是“催化剂”,内部机制才是“发动机”。从“输血”到“造血”要完成三个转变。

一是从“模仿”到“内化”的转变。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学校不能简单“复制”帮扶校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而是要组织干部教师团队深入研究,将外部优质资源与校情、学情相结合,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性生成。

二是从“个体”到“群落”的转变。教育行政部门要看到帮扶教师不是个体的短期介入,而是要依托帮扶教师团队组建“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在区域构建“梯队化”教师成长体系,将帮扶系统化为校本研修课程,扩大辐射效应。

三是从“活动”到“常态”的转变。为放大帮扶团队辐射效应,需要研究帮扶团队的教学行为,将帮扶的行为、方法变成教研文化,成为改变和组织生态重构的引擎,鼓励教师基于真实问题开展“微课题”研究,促进更多教师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地处县域的四川省成都七中东部学校3年来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形成“一手牵名校、一手育区域”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

中国教师报:随着高中阶段学龄人口“先增后减”的变动趋势,据预测,普通高中在校生数2032年将达到4032.6万人的峰值,随后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逐渐减少。面对人口变化这一变量,现在有些地方开始推进资源优化配置,教师作为关键资源,如何盘活才能为县中振兴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

刘莉莉:人口排浪式变化要求我们在师资配置上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优化”。一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建立县域“教师编制池”,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实际教学需求,动态调整教师配置,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二是探索“走教制”和“学科教师共享中心”,对于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短缺学科教师,可以在区域内实行“走教”或“共享”,实现优质师资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教师转岗培训和复合型培养,对因生源减少可能富余的教师提前规划,提供转岗培训或跨学科能力提升培训,使其能够适应新的教学岗位需求。

需要一场“壮士断腕”的改革

中国教师报:县中振兴行动”提出“八大行动”,其中提出“着力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倾向”。县中振兴绕不开高考这一话题,但一味地强调成绩又会让学校发展失去活力,甚至造成“成绩”与“特色”的“双失利”。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做好体制机制保障,让学校不陷入唯成绩的弊端?

刘莉莉:这个问题触及了县中振兴最深层次的矛盾,即短期功利评价与长期育人目标之间的平衡。要破解这个难题,教育行政部门不能停留在口号呼吁,必须进行一场深刻的“评价革命”,通过一套环环相扣的体制机制为学校“松绑”并向“特色”导航。

首先,构建多维立体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彻底改变“一把尺子量所有学校”的局面。这套体系应包含三个关键维度,即基础性指标,保障教育公平和基本质量,包括学业水平合格率、巩固率等,这是底线;发展性指标,要强化“增值评价”,建立科学模型,评估学校从入口到出口在学生学业、品德、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值”。这能让一批虽然生源基础一般但育人成效显著的“高性价比”学校脱颖而出;特色性指标,设立“学校特色发展”单项评估,鼓励学校在课程体系、校园文化、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对于那些在科技、人文、体育、艺术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的学校,即使名校录取不突出,也应通过专项经费、评优评先等方式予以重奖,树立多元优质的标杆。

其次,敢于为评价结果赋能,让评价真正成为资源配置和学校发展的“指挥棒”。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教育质量分析年报制度,不仅分析分数,还要分析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报告,从中发现区域教育的短板和亮点,从而为教研指导和政策调整提供精准依据。同时,让评价结果引导资源流向,将综合评价结果与省级教育专项资金分配、校长任期考核和晋升、学校评优评先等利益挂钩,让那些在全面发展上做得好的学校获得“真金白银”和“政治荣誉”的双重激励。

最后,建立“负面清单”和“容错机制”,让流汗的人不要“流泪”。明确列出禁止性行为,同时对于学校在探索特色办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阶段性挫折甚至失败,要给予一定的宽容度,保护校长的改革热情。

总之,教育行政部门的角色要从单纯的“裁判员”转变为“总设计师”。不仅要告诉学校“不要什么”,更要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有力的政策保障清晰地指引学校“要什么”以及“如何能要到”,引导每一所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实现自我超越。

中国教师报:数字化为县中振兴提供了新的机会,“县中振兴行动”提出“用好国家、省级智慧教育平台资源和功能,鼓励城市高中向县中开放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这也是“市县结合”的应有之义,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逐渐缩小市域内普通高中发展差距?

刘莉莉:数字化不是简单地把课程资源上网,而是构建一个“共建、共享、共研”的智慧教育新生态,建设“市县一体”的智慧教育平台。由市级统筹,不仅汇聚城市名校资源,更要打造一个集备课、教研、测评、管理于一体的协同平台;推动形成“城市校+县中”的线上教研共同体和师生学习共同体,推动“双师课堂”常态化,鼓励城市优秀教师通过线上方式为县中学生定期授课,县中教师担任助教,课后进行针对性辅导。这既是资源共享,更是教学法的深度传递。同时,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帮扶,通过平台收集的学习数据,精准分析学校、班级、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实现教研指导和资源推送的“按需定制”,提升帮扶的精准度。成都七中东部学校创办不到一年,就在政府的专项经费支持下开放“东区云课堂”,教师相遇在云端,从上课、观课、议课、改课中实现反思成长。

中国教师报:明年是“十五五”开局之年,在新形势下,县中振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哪些打算,早日实现“县中振兴”?

刘莉莉:“十五五”将是县中振兴从“点的突破”走向“面的提升”的转折时期。教育行政部门应与财政部门协调落实经费保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优化教师待遇,推动政府对县中振兴的统筹规划。

一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县中振兴近期与远期发展规划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制订本地区的“十五五”县中振兴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确保“县中振兴行动”各项任务和行动得到有效落实。

二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既要推动行之有效的临时性政策(聚焦保证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招生秩序等)出台,也要立足县中多样化可持续发展建立稳定制度体系,让托管帮扶等输血模式变成一种造血机能。同时,鼓励不同学校基于自身优势和本土资源开设特色课程,探索职普融通、综合高中等多元发展路径,引导县中走出“千人一面”的同质化竞争,创新育人方式。

三要持续强化督导评估与问责。将县中振兴成效纳入地方政府及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考核体系,以严格的督导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欢迎订阅

《中国教师报》

方式一:邮局订阅,邮发代号

1-192

方式二:扫描二维码一键订阅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

欢迎【关注】&星标&【转发】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编辑 | 白衣


(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刘晓庆太超前!几句话点评王家卫《花样年华》,简直字字珠玑

刘晓庆太超前!几句话点评王家卫《花样年华》,简直字字珠玑

温柔娱公子
2025-11-14 17:15:03
全运会金牌榜:山东以35金领先,广东和香港各有33金

全运会金牌榜:山东以35金领先,广东和香港各有33金

李帕在北漂
2025-11-16 01:00:32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陈伟霆何穗带娃日常,撕开明星婚姻假面,藏着现代家庭新密码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1:19:10
巴勒斯坦男足主帅:家族中近200人死于战火

巴勒斯坦男足主帅:家族中近200人死于战火

极目新闻
2025-11-16 09:17:45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装了?国台办回应武统后,郑丽文表态:绝不放弃武力保台

阿校谈史
2025-11-14 16:38:17
34岁刘诗雯6战全运会夺冠!央视盛赞的坚守,藏着她对广东的深情告白

34岁刘诗雯6战全运会夺冠!央视盛赞的坚守,藏着她对广东的深情告白

最爱乒乓球
2025-11-16 08:32:51
金鸡奖最大讽刺:陈凯歌用18年没捧红的儿子,一夜站上C位

金鸡奖最大讽刺:陈凯歌用18年没捧红的儿子,一夜站上C位

可乐谈情感
2025-11-16 01:27:36
红指甲知耻后勇!邵佳一嫡系死亡回传 韩媒:一场前所未有的耻辱

红指甲知耻后勇!邵佳一嫡系死亡回传 韩媒:一场前所未有的耻辱

刀锋体育
2025-11-16 08:27:04
广州地铁最新提醒:今晚,这些站点停止对外服务

广州地铁最新提醒:今晚,这些站点停止对外服务

鲁中晨报
2025-11-16 10:25:07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震惊!一女子上厕所时玩手机致盆腔脱垂,网友:此生嫁给卫生间了

震惊!一女子上厕所时玩手机致盆腔脱垂,网友:此生嫁给卫生间了

火山诗话
2025-11-16 09:28:16
4-0!巴萨2亿天王缺席,西班牙仍狂胜,5战19球剑指美加墨

4-0!巴萨2亿天王缺席,西班牙仍狂胜,5战19球剑指美加墨

我的护球最独特
2025-11-16 03:03:42
中国核航母反应堆安全壳曝光,美媒承认:这次轮到美国被“直道超车”

中国核航母反应堆安全壳曝光,美媒承认:这次轮到美国被“直道超车”

Hi秒懂科普
2025-11-15 16:11:10
人到晚年才醒悟,每月3000退休金,别指望子女养老,亲情也很现实

人到晚年才醒悟,每月3000退休金,别指望子女养老,亲情也很现实

烙任情感
2025-11-16 09:56:01
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十大怪现象,您怎么看!

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十大怪现象,您怎么看!

草根情感故事茶社
2025-10-11 08:20:03
“00后”硬核女孩捆钢筋5年,日薪320元,指纹被磨掉,背后的真相让全网破防!

“00后”硬核女孩捆钢筋5年,日薪320元,指纹被磨掉,背后的真相让全网破防!

婚姻与家庭
2025-11-14 09:19:09
女篮全运第一大冷门!女篮霸主惨遭爆冷丢冠:8大国手成摆设?

女篮全运第一大冷门!女篮霸主惨遭爆冷丢冠:8大国手成摆设?

篮球快餐车
2025-11-16 06:44:35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曾某远没原配漂亮!对比照曝光,祖某也并不爱她,坐姿说明一切

子芫伴你成长
2025-11-09 22:05:23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野田佳彦、石破茂接连公开反对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野田佳彦、石破茂接连公开反对

政知新媒体
2025-11-15 21:11:14
朱雨玲回应耳塞问题,与孙颖莎粉丝无关,因为自身的问题。

朱雨玲回应耳塞问题,与孙颖莎粉丝无关,因为自身的问题。

郝小小看体育
2025-11-16 01:21:36
2025-11-16 11:04:49
中国教师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师报
教育部主管,专门服务中国教师
7608文章数 486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退休老教师为人民服务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看透了高市早苗 采取前所未有的反制措施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中国县城的打工人,快被AI培训班包围了

科技要闻

苹果最新爆料:库克或最早明年卸任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数码
教育
健康
手机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满血版麒麟9030架构曝光:Mate80系列却全系“残血”!

教育要闻

社团课程校本化新路径!全国近200位教育同仁聚东城一中 共探好课程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手机要闻

W45单品销量榜大变,苹果最稳,REDMI K90冲上来了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