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11月14日消息,《乌克兰独立新闻社》报道,波兰外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称乌克兰已做好再打三年仗的准备。与此同时,乌克兰方面透露,因2025年俄乌数轮和平谈判毫无实质性进展,相关对话已终止,至少今年底不会有新谈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则指出,乌克兰停止谈判表明其缺乏和平诚意。
![]()
从当前局势看,尽管整个战局对乌克兰不利,但乌克兰尚未到彻底崩溃的境地。特别是其还能对俄罗斯本土发动远程打击,这使得乌克兰不会轻易向俄罗斯妥协。这种谈判僵局下,冲突的升级似乎成了一种必然。双方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来迫使对方回到谈判桌前,或者至少在战场上取得更有利的地位。
俄罗斯方面,或许认为只有通过强大的军事压力,才能让乌克兰认清现实,重新考虑和平谈判的可能性。而乌克兰则试图通过展示其远程打击能力,向国际社会表明自己并非毫无还手之力,同时也向俄罗斯传达一种“不会屈服”的信号。这种互不相让的态势,使得俄乌冲突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双方都在不断加大军事投入,冲突的规模和烈度也在不断升级。
![]()
后方互炸:战术与战略的双重较量
新华社11月14日消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11月14日俄军向乌克兰境内发射了430架无人机和18枚导弹,基辅州、哈尔科夫州等多地遭到袭击,基辅地区能源设施、电力系统成为重点打击目标,此次打击造成的破坏程度刷新了俄军2025年远程打击记录,出动了“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和“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等先进武器。
面对俄军的空袭,乌克兰不再吝啬启用爱国者防空弹药实施拦截。然而,俄军采取无人机诱饵战术加导弹突防相结合的方式,让乌克兰防空导弹部队陷入困境。乌克兰防空弹药缺乏,开启雷达就会被追踪,防空阵地很容易被发现。而俄军的超高音速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才是致命打击手段,突破拦截直接命中目标,基辅地区接连传出剧烈爆炸声。
![]()
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展开了对俄罗斯大后方的报复行动。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相关部门14日通报,乌军无人机袭击了黑海沿岸城市新罗西斯克,导致一处石油设施受损,港口船只遭破坏。俄罗斯国防部证实,俄军防空导弹部队在该边疆区上空击落66架乌军无人机。此外,乌军还攻击了俄罗斯萨拉托夫州和伏尔加格勒州,导致当地民用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遭受袭击。最引人关注的是,泽连斯基14日公开称乌军出动海王星远程导弹攻击俄罗斯本土目标,虽未明确是否命中,但证明乌军远程攻击手段正在升级。
这种后方互炸的战术,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对于俄罗斯来说,打击乌克兰后方的重要设施,如能源设施和电力系统,可以削弱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影响其前线作战能力。同时,也能对乌克兰民众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满,给乌克兰当局施加压力。而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的港口和油库等目标,则是试图影响俄罗斯的能源经济和前线俄军的燃料补给,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持续能力。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