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尿色变红了,是不是得了大病?” 在医院泌尿外科门诊,这样的疑问很常见。尿液颜色改变确实容易让人紧张,但 “红色尿液” 不等于 “血尿”,即便确诊血尿,也并非都是严重疾病导致。今天就用通俗的语言,带大家全面认识血尿,帮你避开恐慌,找对应对方法。
![]()
首先要明确:血尿的核心是尿液中出现了红细胞。我们的肾脏就像精密的 “过滤器”,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的红细胞会被牢牢留在血管里,不会进入尿液。只有当泌尿系统的 “过滤系统” 或 “管道” 出现破损、炎症、异物等问题时,红细胞才会漏进尿液,形成血尿。
很多人会把红色尿液和血尿画等号,其实这是常见误区。比如吃了火龙果、甜菜、黑莓等食物,或服用利福平、铁剂等药物,都可能让尿液变红,但这种情况没有红细胞,停止食用后就会恢复正常,属于 “假性血尿”。而真正的血尿,无论肉眼可见还是显微镜下发现,都意味着尿液中存在红细胞,需要引起重视。
血尿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很好区分。一种是肉眼血尿,顾名思义,用眼睛就能看到尿液颜色异常,比如淡红色、洗肉水样,严重时甚至呈浓茶色或鲜红色,这种情况容易被发现,通常会让人及时就医。另一种是镜下血尿,尿液颜色看起来正常,但在医院检查时,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能看到 3 个及以上红细胞,这种情况容易被忽视,往往是体检时才发现。需要注意的是,镜下血尿虽然看不见,但同样可能是疾病的信号,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哪些情况会导致血尿呢?原因主要分为三大类。最常见的是泌尿系统局部问题,就像 “管道系统” 出了故障。比如尿路感染,除了血尿,还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尿路结石在移动时会划伤尿路黏膜,导致血尿,还可能引发剧烈腰痛;肾小球疾病也是常见原因,可能伴随眼皮或下肢水肿、血压升高等;此外,尿路损伤、前列腺增生等也可能导致血尿。
第二类是全身性疾病,相当于 “全身系统” 影响到了泌尿系统。比如凝血功能障碍、白血病等血液病,会导致全身容易出血,血尿只是其中一个表现;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也可能伴随血尿症状;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损伤肾脏,引发血尿。
第三类是其他特殊情况,比如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暂时出现血尿,休息后会恢复正常;女性在生理期,尿液可能被经血污染,导致 “假性血尿”,建议生理期结束后再复查;长期服用抗凝药,也可能增加血尿的风险。
面对血尿,大家最关心的是该怎么办。首先要明确:血尿是症状,不是疾病本身,找到背后的病因才是关键。无论有没有尿频、尿急、腰痛、发热等不适,只要发现血尿,都应该尽快去医院的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就诊。医生通常会建议做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基础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 CT、膀胱镜等进一步检查,来明确病因。
这里要提醒大家,不要自行判断或拖延。有些人为了图方便,觉得血尿没什么不适就不就医,结果可能延误病情;也有人过度恐慌,误以为血尿就是癌症,其实大多数血尿都是尿路感染、结石等良性疾病导致的,只要及时治疗,预后都很好。但如果是肿瘤等严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提高治愈率,所以及时就医是最稳妥的选择。
最后总结一下:发现尿液变红先别慌,先想想近期是否吃了特殊食物或药物,排除假性血尿;如果确诊血尿,无论肉眼可见还是镜下发现,都要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遵医嘱完成检查,针对性治疗,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健康无小事,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