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兰娟院士提醒:过了65岁,体检主要查这3大项,别随便乱查

0
分享至

人一旦过了65岁,身体跟年轻时候就不是一个状态了。不是说老了就一定要生病,而是这个阶段,身体的“潜规则”开始浮出水面了



有些毛病,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实际上早已暗流涌动。很多人一到退休年纪,就开始“体检狂热”:动不动做个全身CT、查个肿瘤标志物、花个几千块不眨眼。

但李兰娟院士的话,像一盆凉水泼下来:“体检,不是越全面越好,尤其是老年人,查得太多反而可能误导自己。”

她提醒,过了65岁,体检查这三大项就够了,其余的,别乱折腾。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反常识?但等你了解清楚背后的逻辑,恐怕会忍不住点头称是。



为什么不能“查个放心”?

很多人觉得,查得越多越安心。但真相是,医学检查并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本身代谢慢、恢复慢,很多体检项目反而带来额外负担。

比如一次全身增强CT,辐射是多少?肾脏能不能代谢掉造影剂?再说得直接点,有些检查压根就不是为老年人设计的。

比如某些癌症筛查指标,本身就不够准确,假阳性率高得吓人,一查出来“异常”,结果吓得睡不着,最后发现根本没事。



更重要的是,老年人身体本来就有“正常的异常”。比如轻度骨质疏松、血糖轻微波动,这些未必需要干预。你非要查出来,再折腾一堆治疗,反而伤身。

李兰娟院士为什么强调这三项?

李院士这么说,不是空口白话。她是传染病学专家,也是公共健康领域的权威。她的建议背后,是多年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数据的总结。

她点名的三项,不是“高大上”的尖端项目,而是最能发现老年人常见健康风险的基础检查



第一项,血压与心电图。这个年龄段,高血压和心律不齐是“沉默杀手”。很多人一辈子没觉得心脏有问题,突然某天晕倒,检查才发现房颤早就悄悄来了。

定期监测血压、做个心电图,能早发现心律异常、心房颤动等危险信号。

第二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到了65岁,糖尿病不再是“吃糖吃出来”的事了,而是胰岛功能自然衰退。



很多老人空腹血糖还行,但糖化血红蛋白一查就超标。这个指标能反映过去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比单次抽血更靠谱。

第三项,肾功能与尿常规。这项常被忽略,但其实肾脏问题是老年人最容易被耽误的“隐形病”。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基础的人,肾小球早就悄悄受损了。

尿微量白蛋白一旦升高,就是肾脏亮红灯了,必须引起警惕。

为什么别的检查不推荐?



说白了,不是别的检查没用,而是“性价比”太低。比如肿瘤标志物,很多指标并不适合老年人筛查。

CA125、CEA这些,轻微升高就吓死人,但其实很多良性病变(比如息肉、炎症)也能让它升高。

再比如骨密度检测。65岁之后,骨质疏松的确普遍,但轻度骨丢失是否需要“药物干预”,医学界本身就有争议。更别提一些体检机构搞出来的“骨质扫码仪”,连准确度都说不清。



至于全身CT、核磁共振这些,不是不能做,而是要有明确的临床指征。做个CT就像拍一张照片,风景没变就别老拍。

否则,拍来拍去拍出一堆小结节,医生也不敢轻易下判断,患者更是天天担心,陷入“过度诊断-过度治疗”的怪圈。

体检,是为了干预,而不是“收藏病”

很多老年人有个误区:查出点啥才觉得“这次体检有价值”。其实刚好相反,真正有价值的体检,是告诉你“你现在很好”,或者“你需要关注某些趋势”。不是查出个病名,而是帮你走在问题前头。



比如血糖偏高,不一定非得吃药。有研究发现,多吃南瓜、苦瓜、糙米饭,适度运动,睡眠规律,就能把血糖控制住

再比如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医生会建议你限制高盐饮食,控制血压,甚至每天多喝水,延缓肾损伤。这才是体检的意义:早发现,早调整,而不是等着治病花大钱。

医学,不是万能,而是有限之中找最优解

李院士的提醒,其实背后是一个很朴素的医学原则:做有用的检查,少做无效的折腾。医学不是万能的,也不能保证你查了就不得病。



但它能帮你做决策,尤其是在人生“下半场”,做对的事,比做多的事更重要

我认识一位退休教师,身体看着挺硬朗,每年花上万元体检,三年下来查出“疑似病灶”五次,结果都没事。后来她说:“我花了几万块,买了很多焦虑。”

反过来,还有个邻居,体检只做基础三项,血糖稍高,医生建议她戒夜宵、戒甜点、坚持散步。两年后,血糖完全恢复正常。她说:“省下的钱,买了几双好鞋,走路舒服多了。”

老年体检的核心,是“量身定制”



65岁不是一个分界线,但确实是身体机能“分水岭”。这个阶段,体检不能图新鲜,要图实用

不是说你不能做高级检查,而是要问自己:这个检查能不能影响我的健康决策?能不能带来实质改变?如果只是为了“查个安心”,那不如多晒晒太阳,多走走公园,多吃点西兰花。

而真正值得查的三项,心血管、血糖、肾功能,恰恰是最基础、最容易被忽略、但最具可操作性的方向

结语



体检,不是花钱“买平安符”。它是一次身体的“年检”,是告诉你哪里该保养、哪里该修一修。尤其是65岁之后,人生开始进入“保值期”,每一项检查,都该讲究实用、讲究策略。

听听李院士的建议,少查那些“吓唬人”的项目,多关注真正管用的部分。健康,从不是靠仪器堆出来的,是靠每一天的认真生活,慢慢攒出来的。

愿我们都能在有限的时光里,把健康这件事,认真对待,不忙不慌,脚踏实地。

参考文献: [1]李兰娟. 传染病控制与公共健康策略[J]. 中国公共卫生, 2023, 39(4): 412-416. [2]张静, 王伟. 高龄人群体检项目选择的临床价值探析[J]. 实用老年医学, 2024, 38(2): 123-126. [3]刘志伟, 陈芳. 老年人慢病筛查的现状与对策[J]. 中华全科医学, 2025, 23(7): 878-881.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医学资料及临床常识,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理解与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虚构或情境模拟,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相关健康科普知识,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疗诊断与治疗,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统治力,辛纳连续两届年终总决赛未输一盘实现两连冠

统治力,辛纳连续两届年终总决赛未输一盘实现两连冠

懂球帝
2025-11-17 03:57:09
峰哥亡命天涯刚宣布冲击珠穆朗玛峰,全网账号就遭到禁止关注

峰哥亡命天涯刚宣布冲击珠穆朗玛峰,全网账号就遭到禁止关注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4 22:31:36
关税突发!国常会,重磅!证监会最新发声!芯片,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关税突发!国常会,重磅!证监会最新发声!芯片,大消息!影响一周市场的十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1-16 18:11:03
民生银行的一份债务数据,暴露了80后的集体困境

民生银行的一份债务数据,暴露了80后的集体困境

黑噪音
2025-11-16 07:30:27
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最危险的不止战争

俄罗斯发出警告:战争爆发中国将被围攻,不过最危险的不止战争

扶苏聊历史
2025-11-15 14:24:02
央媒发文,28岁樊振东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央媒发文,28岁樊振东高调官宣喜讯,全网恭喜,终于等到这一天

阿紵美食
2025-11-16 17:55:55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穷看眉毛,富看腰”:老祖宗的识人智慧,这可不是迷信

有故事的人
2025-11-16 06:29:05
为躲避查处,多名男女在坟场聚众赌博,7人当场被抓

为躲避查处,多名男女在坟场聚众赌博,7人当场被抓

鲁中晨报
2025-11-16 13:45:04
范冰冰男友详细资料被扒,离过婚还有一个儿子,对范冰冰爱慕已久

范冰冰男友详细资料被扒,离过婚还有一个儿子,对范冰冰爱慕已久

瞎说娱乐
2025-11-15 15:28:35
李连杰返老孩童被扒新线索,本人行为太反常,官媒曾披露具体细节

李连杰返老孩童被扒新线索,本人行为太反常,官媒曾披露具体细节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14 15:24:51
开盘暴涨400%,市值195.7亿!上海80后夫妻档,手握两个全球第一

开盘暴涨400%,市值195.7亿!上海80后夫妻档,手握两个全球第一

历史伟人录
2025-11-11 14:07:15
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舱底掉了块东西,着陆瞬间冒火光,出啥问题?

神舟二十一号返回舱舱底掉了块东西,着陆瞬间冒火光,出啥问题?

风云圈
2025-11-14 18:36:03
左手之战实力碾压!王楚钦4-1完胜袁励岑,问鼎全运会男单铜牌

左手之战实力碾压!王楚钦4-1完胜袁励岑,问鼎全运会男单铜牌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6 13:24:09
体型、力量有差距,UFC322:张伟丽判定不敌舍甫琴科无缘冠军

体型、力量有差距,UFC322:张伟丽判定不敌舍甫琴科无缘冠军

懂球帝
2025-11-16 13:04:05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美媒公开中国轰炸计划:日本若敢走错半步,将被万枚导弹轰炸成渣

不似少年游
2025-11-14 07:06:54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曾琦医生的事还没过去,又来个劲爆的!

诗意世界
2025-11-11 10:42:51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小孩到底几岁才有正常审美?网友:这些小朋友上辈子过得不好!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6 00:05:03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调查:纠纷如何升级。“反杀”是否防卫过度?

澎湃新闻
2025-11-15 14:48:27
“除了鬼,什么都见过了!”陪读妈妈开始“污名化”,太毁三观!

“除了鬼,什么都见过了!”陪读妈妈开始“污名化”,太毁三观!

知晓科普
2025-11-04 09:48:54
忘了凯恩吧!英格兰2-0暗藏真核,名宿:他才是队内最佳

忘了凯恩吧!英格兰2-0暗藏真核,名宿:他才是队内最佳

奶盖熊本熊
2025-11-17 03:38:44
2025-11-17 06:11:00
宝哥精彩赛事
宝哥精彩赛事
感谢有你
383文章数 68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房产
本地
时尚
公开课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