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到2050年中国还剩多少人?联合国大胆做出预测!答案让人匪夷所思

0
分享至

多年来,人口规模一直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动力。可近几年,出生数据接连走低,让人不由得想,中国人口的未来会怎样?联合国最新报告给出个数字,到2050年,中国人口可能降到13亿左右,预测听着有点出人意料,但仔细一琢磨,又觉得挺有道理。我们国家正处在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关键期,这个变化不是坏事,而是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得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



人口政策调整

中国人口政策走过了从严格控制到逐步放开的历程,直接影响了人口结构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快速增长,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那时候是为了缓解资源压力,保证经济发展空间。政策实施几十年,成功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让我们的生育率从高位降下来,人均资源得到改善。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腾飞和社会老龄化加剧,政策开始调整。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出台,针对独生子女夫妇放开生育限制,这一步缓解了部分家庭的养老压力。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全面实施,全国范围内允许夫妇各生育一个孩子。2016年,出生人口达到峰值1786万,那一年自然增长率达到6.5‰,二孩家庭明显增多,城市里新生儿数量回升。

但好景不长,二孩政策的效果在2017年后逐步减弱。出生人口降到1723万,生育率从1.7左右滑向1.1以下。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结婚和生育意愿进一步降低。2021年5月,三孩政策正式落地,配套措施包括延长产假、增加生育津贴和住房支持。



尽管如此,出生数据没见明显反弹。2021年出生1062万,2022年降到956万,2023年进一步到902万。结婚登记也同步下滑,2022年全国683.3万对,比上年少76万对。初婚年龄推迟到28岁以上,福建等地超过30岁。这反映出年轻人面对高房价、教育成本和就业压力的现实顾虑。人口自然增长率从正转负,2022年首次出现负85万的总人口减少。

过去几十年,计划生育政策为国家积累了宝贵的人力资本,推动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现在,转向鼓励生育,是适应老龄化社会的主动作为。

联合国2050人口预估

联合国人口司每两年发布一次世界人口展望,2024年7月的最新版基于全球数据模型,对各国未来人口给出中位预测。中国作为重点国家,报告中特别强调其下降趋势。到2050年,中位方案下,中国人口预计为1.31亿左右,从2024年的1.42亿减少约1.1亿。这个数字比早期预测低,原因在于近年生育数据超预期下滑。



报告的计算方法严谨,结合生育率、死亡率和净迁移三要素。中位生育率假设从当前1.07逐步回升到1.48,但仍低于更替水平。死亡率预计稳定在7.37‰,得益于医疗进步和预期寿命延长到78岁以上。净迁移为负,每年净流出20万,主要因留学和工作流动。模型输入1950年以来普查数据,加上2023年抽样调查,确保准确性。

具体看时间线,2021年中国人口峰值1.427亿,此后持续下降。2030年预计1.398亿,2040年1.31亿,到2050年稳定在1.31亿。报告指出,中国下降幅度全球最大,占世界总减量的三分之一。这与东亚其他国家类似,日本、韩国也面临生育率不足1.3的困境。

相比2022版报告,2024版下调了50万,主要调整生育参数。附表显示,0-14岁人口从2.5亿降到1.8亿,15-64岁劳动力从9.8亿缩到7.2亿,65岁以上占比从14.9%升到26%。这意味着老龄化负担加重,但也带来银发经济机会。全球视角下,中国人口虽降,但仍占世界13%,远超印度后的第二位。

联合国强调,预测有不确定性,高方案下生育率高0.5,到2050年可达1.36亿;低方案则降到1.23亿。



负增长时代发展

面对人口负增长,国家战略已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再单纯依赖数量扩张。党中央强调,人口形势变化是机遇,更是挑战,得用辩证思维看待。短期看,出生率难大反弹,所以得适应新常态,长远靠科技和制度创新破解难题。

首先,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是基础。2023年以来,多地出台补贴政策,如沈阳三孩家庭每月500元至孩子3岁,总计1.8万。这虽杯水车薪,但覆盖面广。国家层面,延长产假到158天,住房公积金可用于育儿。教育减负也在推进,2024年义务教育经费占比升至4%。这些措施针对性强,旨在降低养育成本,让年轻人敢生敢养。

其次,应对老龄化得建强养老体系。2023年,全国养老床位达890万张,社区日间照料覆盖率超70%。银发经济潜力大,预计到2050年,老年消费市场超20万亿。国家鼓励发展智能养老,如AI辅助护理,减轻家庭负担。同时,延迟退休政策渐进实施,2024年起男60女55逐步调整,平衡劳动力供给。



​经济转型是核心。过去靠廉价劳动力拉动增长,现在转向创新驱动。2024年,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达60%,研发投入占GDP 2.6%。制造业升级快,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二,取代重复劳动岗位。

区域协调发展也不能少。中西部生育率较高,东部老龄化重,国家推动人口合理流动。2023年,户籍改革放开1.2亿人进城,缓解大城市压力。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99%,留住劳动力。

人口负增长是全球发达经济体必经之路,日本、德国都走过来了,我们有更广阔回旋空间。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乌克兰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乌克兰的女人将来该怎么办?

乌克兰还有一个大问题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那就是乌克兰的女人将来该怎么办?

户外小阿隋
2025-11-10 08:23:28
076海试爆大瓜!甲板上的标记直接把“真实身份”给卖了

076海试爆大瓜!甲板上的标记直接把“真实身份”给卖了

瞩望云霄
2025-11-15 19:38:51
12岁的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身高1米75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12岁的乔治王子现身帅到认不出!身高1米75快要超过妈妈凯特王妃

温读史
2025-11-09 09:25:54
中日交锋之际,美出兵南海,中方亮出狠活:数万导弹炸碎美日联军

中日交锋之际,美出兵南海,中方亮出狠活:数万导弹炸碎美日联军

原来仙女不讲理
2025-11-15 18:57:08
果然开始上强度了,055大驱率队抵近日本九州岛,高市早苗慌了

果然开始上强度了,055大驱率队抵近日本九州岛,高市早苗慌了

丁丁鲤史纪
2025-11-13 16:28:33
狗咬人事件新细节:申家儿子没在原因,原告曾对警察说打完架再说

狗咬人事件新细节:申家儿子没在原因,原告曾对警察说打完架再说

丁丁鲤史纪
2025-11-15 12:56:40
申花最大短板外援前锋很菜 而海港最大优点就是前锋给力

申花最大短板外援前锋很菜 而海港最大优点就是前锋给力

80后体育大蜀黍
2025-11-15 23:00:32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公摊电梯厅成火锅涮菜区和“私人影院”?福州业主爆改一梯一户引争议 律师提醒

封面新闻
2025-11-15 09:17:05
安帅:米利唐踢右后卫表现很好;有些惊讶埃斯特旺的天赋

安帅:米利唐踢右后卫表现很好;有些惊讶埃斯特旺的天赋

懂球帝
2025-11-16 04:25:05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总在凌晨3-5点醒来的人,并非睡不好,而是你的“前世”在求救

古怪奇谈录
2025-11-06 14:50:51
《四喜》冯美奇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玩笑,就让她失去了最爱的人

《四喜》冯美奇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玩笑,就让她失去了最爱的人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6 02:19:21
全运会乒乓球颁奖礼:姚睿轩笑容灿烂,前国手以教练身份登台领奖

全运会乒乓球颁奖礼:姚睿轩笑容灿烂,前国手以教练身份登台领奖

湘楚风云
2025-11-16 03:42:33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娱圈小愚
2025-11-01 13:16:20
人民日报:唱衰香港的滥调可休矣!

人民日报:唱衰香港的滥调可休矣!

上观新闻
2025-11-15 06:57:02
2026世界杯,“三支荷兰队”同台?

2026世界杯,“三支荷兰队”同台?

足球报
2025-11-15 11:46:10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从确诊到去世仅15天,“央视最帅主持人”的遭遇为人们敲响警钟

银河史记
2025-11-03 19:31:33
蓝军挖来“世一腰”!缺谁也不能缺了凯塞多,马雷斯卡想再买一个

蓝军挖来“世一腰”!缺谁也不能缺了凯塞多,马雷斯卡想再买一个

里芃芃体育
2025-11-16 05:00:03
这是我见过的最震撼的变脸,堪称医学奇迹

这是我见过的最震撼的变脸,堪称医学奇迹

听风听你
2025-11-14 22:26:32
王楚钦服了樊振东!公开否认自己是“领军人”,恩师暗示小胖回归

王楚钦服了樊振东!公开否认自己是“领军人”,恩师暗示小胖回归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11-15 15:48:28
2025-11-16 06:16:49
娱乐洞察点点
娱乐洞察点点
每天更新娱乐圈资讯
1875文章数 182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数码要闻

华为Mate 80全系支持3D人脸识别,同期还有高端“二合一平板电脑”

艺术要闻

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金奖-油画作品欣赏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