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听说没?诺奖得主坂口志文教授在大阪大学新闻发布会上甩出一句狠话:20年内癌症有望被攻克。这话听着像天方夜谭,可人家不是拍脑袋说的,是真有科学依据。
![]()
他指着实验室的显微镜说,关键在一种叫T细胞的免疫细胞——这玩意儿本来是身体的“刹车”,癌细胞却拿它当挡箭牌,躲着免疫系统追杀。您细品,癌细胞这小坏蛋,不就靠T细胞当“保护伞”逃命吗?
这位诺贝尔得主真有把握20年内攻破癌症吗?又是有着怎样的技术去突破癌症?
![]()
我们的身体里,住着一支强大的军队,那就是免疫系统。其中的T细胞,更是王牌部队,它们的名字源于其“毕业院校”——胸腺,这支军队的职责,就是清除外来入侵者和内部叛徒。
![]()
但一个巨大的悖论长期困扰着科学家:这支军队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何不会在“杀疯了”的时候,把我们自己人也给端了?毕竟,一旦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就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这类可怕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简直是自我毁灭。
![]()
过去的认知很简单粗暴:在胸腺这个“新兵训练营”里,那些有攻击自身倾向的“坏苗子”T细胞,在出厂前就会被直接枪毙,清理门户。
可坂口志文不这么认为。他是个“顽固”的人,这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面对学术界的逆风,他坚持从最基础的现象出发,埋头研究了整整四十年。
![]()
终于在1995年,他通过对小鼠的反复观察和实验,揪出了一群特殊的T细胞。这群细胞表面表达着一种叫CD25的分子,它们不负责冲锋陷阵,反而是干“维稳”工作的。
它们就是调节性T细胞,简称Treg细胞。
![]()
这群细胞就像是免疫军队里的“内部宪兵队”,数量大约占所有T细胞的10%。它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巡逻监视,一旦发现有T细胞部队要攻击正常组织,就立刻上前制止,强行让它们“熄火”。
这个发现,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原来免疫系统内部,早就自带了一套精密的“安全机制”!它不是靠简单粗暴地清除“坏兵”,而是靠这支“宪兵队”来维持平衡与秩序。
![]()
这一成果被誉为“免疫学最后的大发现”,它完美地解开了那个关于力量与失控的核心悖论。从1995年的发现,到今年的诺奖,坂口志文足足等了三十年。这三十年,也正是人类学习如何驾驭这支“宪兵队”的三十年。
![]()
搞明白了Treg细胞这个“安全开关”的工作原理,医学家们立刻意识到,这意味着两种截然相反,却又同样威力巨大的治疗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学会什么时候该“踩刹车”,什么时候又该“松油门”。
先说“踩刹车”。什么时候需要免疫系统别那么激动?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器官移植。
![]()
当一个全新的肝脏或肾脏被移植进患者体内,免疫系统会立刻拉响警报,把它当成最危险的“外来入侵者”,发起排山倒海般的攻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排异反应”,是器官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
![]()
而现在,医生们有了一个新选择:通过技术手段,主动增强患者体内Treg细胞的功能和数量。这相当于给异常兴奋的免疫部队下达了“冷静”的命令,让它们学会“接纳”这个对身体有益的新器官。这是驾驭免疫抑制功能,实现和平共存的典范。
![]()
再说“松油门”。这恰恰是攻克癌症的关键所在。癌细胞,是人体内最狡猾的“内奸”。它们源自我们自身的细胞,所以长得和“自己人”很像,抗原特征高度相似,很容易骗过免疫系统的巡逻兵。
更阴险的是,癌细胞还会主动去“策反”Treg细胞这支“宪兵队”。它们会诱导Treg细胞释放大量的抑制信号,相当于在肿瘤周围建立起一个“免疫豁免区”,告诉所有T细胞:“这里没事,都散了吧!”
![]()
于是本该发起攻击的免疫部队,就这样被强行“踩下了刹车”,眼睁睁看着癌细胞在自己地盘上攻城略地。目前癌症免疫疗法之所以只对大约30%的患者有效,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没能解决这个“刹车”问题。
所以治疗癌症的新思路呼之欲出:想办法暂时削弱或者抑制Treg细胞的功能!
![]()
这就等于把那只踩在免疫系统油门上的脚给拿开,让憋屈已久的免疫部队彻底解放,重新识别并全力剿杀那些伪装起来的癌细胞。坂口志文的发现,为这套“松油门”战术提供了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
当石破茂前首相因为家人罹患癌症的悲痛经历,向坂口志文寻求希望时,坂口给出的“20年之约”,其底气并不仅仅在于学会了“松油门”。
![]()
他看到的,是一个更远大的未来——通过一系列尖端技术,彻底“重编程”我们的免疫系统,把它从一个被动的防御者,训练成一个主动、精准、高效的“职业猎手”。将目前30%的治愈率,提升到50%甚至60%以上,正是这个方向上的具体目标。
![]()
这一切,要从“癌症疫苗”说起。我们熟悉的HPV疫苗和乙肝疫苗,都属于预防性疫苗。它们通过预防病毒感染,来间接阻止宫颈癌和肝癌的发生。数据显示,中国98%的宫颈癌与高危HPV感染有关,而乙肝病毒则贡献了全球四成的肝癌死亡。预防,无疑是上策。
![]()
但如果癌症已经发生了呢?这就需要“治疗性疫苗”。
![]()
这类疫苗的目标,是教会免疫系统如何去识别那些已经存在的癌细胞。癌细胞虽然会伪装,但它们身上终究带有一些特殊的“身份证”,也就是抗原。一类叫TAA,肿瘤相关抗原,正常细胞上也有点,不那么独特。另一类叫TSA,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在癌细胞上才有,是完美的靶点。
![]()
针对TSA开发的“个性化疫苗”,就像是给免疫系统下发了“通缉令”,可以实现精准打击。但它的问题是,每个患者的TSA都可能不同,导致研发和生产成本极高,难以大规模推广。
于是,科学家们想出了更绝的办法。一项前沿技术叫“原位疫苗”。它的思路简直是天马行空:我们别在体外费劲制造疫苗了,直接在患者体内,把肿瘤本身给改造成一个“疫苗工厂”!
![]()
通过向肿瘤内部注射特殊物质,一方面可以抑制Treg细胞的捣乱作用,另一方面能促使被摧毁的癌细胞释放大量抗原,这些抗原会持续不断地刺激和训练全身的免疫系统。这个“活体工厂”不仅能让免疫系统清除原发肿瘤,更能教会它们去追杀那些已经转移到身体各处的癌细胞。
![]()
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系统重编程”。另一项由中国科学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研究,则展示了一种更为刁钻的“欺骗战术”。
他们利用了一种叫“溶瘤病毒”的特殊病毒。癌细胞为了无限增殖,往往会放弃很多正常的防御功能,这使得它们在某些特定病毒面前,反而变得异常脆弱。
![]()
研究人员将这种溶瘤病毒进行改造,让它携带一段猪的基因。当病毒感染癌细胞后,它会迫使癌细胞开始生产一种猪源蛋白。
这下好玩了,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一时半会分不清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区别,但它绝对不可能认不出一个“猪蛋白”!这玩意儿实在是太“异类”了。
![]()
被强行贴上“猪标签”的癌细胞,瞬间就在免疫系统眼中从一个伪装的“内奸”,变成了一个明晃晃的“外星入侵者”。免疫系统会立刻被激活,对其发起毁灭性打击。
![]()
更妙的是,当这些被标记的癌细胞被摧毁时,它们会释放出自身所有的抗原(包括那些之前隐藏起来的TSA),这又会引发一轮更广泛的全身免疫反应,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最终清除掉所有残余的肿瘤。
![]()
这种“借刀杀人”,或者说“指猪为马”的策略,巧妙地绕过了免疫识别的难题,为攻克癌症提供了全新的武器。
![]()
从发现免疫系统的“安全开关”Treg细胞,到学会“踩刹车”与“松油门”的双向调节,再到畅想通过“原位疫苗”和“异源标记”来重编程整个免疫系统,人类对自身终极力量的驾驭,正在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
坂口志文的诺奖,不仅是一项科学的胜利,更是一种哲学的启示: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无尽的力量,而在于精妙的平衡与控制。
![]()
获奖后,这位74岁的老人说,最想把喜讯分享给一直并肩作战的妻子,她也是他的研究伙伴。他还对年轻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珍视你的兴趣,并且‘顽固’地坚持下去,你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
正是这种朴素的坚持,让坂口志文用了四十年时间,为人类找到了那把驾驭免疫力的钥匙。而攻克癌症的梦想,也正是在无数科学家这样智慧而“顽固”的求索中,一步步照进现实。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