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现在处在一个很明显的拐点:业务增速放慢,模型相关业务缩减,高层被严肃处理。这一连串动作把它推到了必须重新评估方向的前台。
![]()
接下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按时间线和事实讲清楚,别带感情,就当记录一件发生的事。先说直接后果:10月18日,华为纪委对云业务里一批责任人做了处理。云业务CEO张平安被降三级(从22a到21a),并被严重警告;云服务产品部部长张宇昕、全球销售负责人石冀琳、生态负责人康宁也被连降两级。官方给出的理由包括数据造假和经济舞弊。处罚不轻,这说明问题不是小范围的偶发错误,至少触及到治理和流程的问题。
再把时间线往前拉一点:7月,有人在GitHub上放出一份比对报告,指出华为的盘古Pro MoE模型和阿里的Qwen-2.5 14B在注意力层参数上的相似度高达0.927,行业里通常把0.7当作参考阈值。报告还提到,华为一些开源代码里残留了“Copyright 2024 Alibaba Group”的字样。这个事一出来,舆论和监管的关注度马上上来了。紧接着,华为在云端做了调整——8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优化,涉及上千人,负责盘古模型商业化落地的“模型定制化与交付团队”被撤销,这是模型业务明显收缩的第一个公开信号。
把模型发布的节奏也看一下,今年6月以后,华为不像有些竞争对手那样频繁推新模型。直到10月才开源了openPangu-Ultra-MoE-718B-V1.1。比起阿里、字节那类公司靠“两月一更”维持热度,华为的步子明显慢了。这一方面是那起事件带来的短期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更深的结构性问题。
再把镜头拉得更远一点,看财报和市场表现。2024年,华为云全年营收为385.23亿元,年增长8.5%。把对手的数据放一边对照更直观:阿里云2025财年营收1180亿元,增长11%;火山引擎2024年营收已超过120亿元,2025年目标瞄向250亿元以上,增长目标是翻倍。这种差距不是靠一次产品迭代能追上的,背后是生态、客户和策略的长期差别。
回头看华为云的出身路子,有助于理解这些差别。早期华为做云服务,是从卖硬件延伸出去的思路——把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装进数据中心,然后把算力、存储、网络打包成“服务”卖给客户。这个路径决定了华为在底层IaaS、工程化交付和政企级场景上有优势,能把系统做得稳当、可控。但公有云的竞争更看重的是开发者生态、产品化节奏和大量互联网场景的快速迭代,这些并不是华为的强项。
工程化的优势同时也带来短板。华为内部资源调度和交付节奏多数是计划型的,擅长大规模、可控的部署。可互联网需求本身非常弹性,比如某个客户在深夜突然要扩容、加IP,这类临时性的要求对计划型体系是考验。有业内人士提到,华为曾从阿里、腾讯引进过IaaS工程师,原因是原来的调度体系对弹性响应不够,这种补救可以缓解一阵子,但不是根本性解决办法。
再看两条关键线:数据和人才。大模型时代,数据比算力更敏感。谁掌握贴近真实业务的高质量语料,谁在模型训练上就有天然优势。阿里有电商和物流的原生场景,腾讯有社交内容的流量,这些都能提供大量可用数据。华为缺乏类似规模的互联网原生应用场景,可用于模型训练的高质量语料和标签相对不足,直接限制了模型能力的提升速度。
人才上,中美贸易摩擦和2019年被列入实体清单后,华为在海外招聘和学术合作上遇到实际限制。不少国际机构和研究人员在合规、签证和声誉方面会更谨慎,这让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顶尖算法人才的难度上升。人才流动受限,算法创新和持续迭代就会受到影响。
硬件和生态也是现实问题。当前主流的AI训练和推理几乎围绕NVIDIA的GPU和CUDA生态进行,很多框架优化首先在CUDA上出现,开发者社区也更习惯这条路径。华为受限于制裁,无法大规模采购高端NVIDIA GPU,只能把赌注放在自研的昇腾(Ascend)芯片和CANN软件栈上。要把这一套生态做通,需要做很多事情:编译器适配、框架接口对接、推理优化、调度系统、开发者工具链,每一项都不是小活儿,还得说服开发者为一个独立生态做适配,这里面的阻力不小。
把上面这些因素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华为云此刻的尴尬:工程实力强、交付能力可靠,但在以开发者生态、数据闭环和快速产品迭代为核心的公有云竞争里,节奏和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一次模型争议和几次组织调整看起来像突发事件,但其实是长期路径选择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眼下的动荡也带来了一个相对清晰的选择窗口。对华为来说,把有限的资源往更有把握的方向集中,是可以考虑的策略。芯片和算力领域是它的天然优势,有工程积累、供应链理解和制造能力。英伟达的表现也提示了一个事儿:在模型驱动的大潮里,底层算力的支撑地位愈发重要。把注意力放在能长期形成护城河的能力上,短期看或许能更稳一些。
市场上也不是静止的。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华为在中国AI芯片市场占比约23%,位列第二。国内其他芯片公司如摩尔线程、沐曦股份在科创板有动作,壁仞科技、砺算科技也在准备或推进上市,说明这块市场还在重新洗牌。谁愿意投入、谁能把产品做稳定、谁能对接头部客户,这些都会影响未来的格局。
说到这儿,信息点和时间线都铺开了,留下一些可以观察的细节:机构处理的具体日期和人名已经清楚,GitHub上的比对系数0.927和那条版权残留事实都在,组织撤销和模型节奏变化也能追溯。IDC那组市场份额数据也还在:2024年华为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为23%,位列第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