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舰出海试航的消息一经曝光,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航母吗?”
外形上大气,配置也挺唬人,最关键是装了电磁弹射器,这在全球的两栖舰艇里还是头一回。可官方给它的身份却是“两栖攻击舰”,不是“航母”。
![]()
有人调侃说:“长得像、干得像、飞得像,怎么就不是呢?”
电磁弹射上舰,不只改了技术,也改了玩法
四川舰的最大亮点,是那套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这玩意儿以前只有航母才有,现在被搬到了两栖攻击舰上,等于是把“航母标配”给打破了。
说白了,这不是简单加个装置,而是直接改变了这艘舰的作战方式。
![]()
以前的两栖攻击舰,最多带些直升机,无人机也得是那种垂直起降的,想起降固定翼战机根本不敢想。
但电磁弹射一上,固定翼飞机也能飞了,这就不一样了,像无人机、甚至轻型战斗机都有了“起飞跑道”,那作战范围和打击能力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台阶。
而且四川舰的飞行甲板是重新设计的,双舰岛结构让它在操作上更分工明确,一边管航行,一边管飞行,互不干扰,这种分工不光提升效率,也更适合高强度的飞行操作。
以前那种“一个舰桥管到底”的做法,在这类多功能舰上已经不够用了,四川舰这次改动,是奔着未来多样化作战场景去的。
![]()
从福建舰上成熟的电磁弹射系统直接“移植”过来,也说明这项技术已经走出了试验阶段,这不是“尝鲜”,而是实打实地部署,免去了垂直起降技术的瓶颈,也意味着中国的舰载机发展可以不用再被“起飞方式”限制。
所以说,这不是把航母技术“借用”一下,而是把两栖舰的天花板直接抬高了,以前它们更多是“送兵上岸”的工具,现在则有了“先打再送”的能力,整个使用逻辑都变了。
同样能起飞,不代表就是航母
虽然四川舰从外观到配置都让人眼前一亮,但它为什么不叫航母,关键还得看它的“主职”到底是什么。
航母的核心任务是争夺海空控制权,是以舰载战机为主力去作战,而两栖攻击舰,哪怕再先进,本质上还是为登陆作战服务的,说到底就是为了“把人和装备送上岸”。
![]()
四川舰保留了坞舱,这和航母就有了明显区别,坞舱能装气垫艇和两栖战车,是为了立体登陆准备的设施,航母上根本没有这个空间,也不需要。
而且航母的甲板设计是为了高频次起降战机,所有空间都围着飞行服务,两栖攻击舰虽然也能飞,但它的飞行甲板不是为了“持续起飞”,而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提供支援,能飞是一回事,怎么飞、飞多久,是不是主打飞行,这才是根本。
美军当年搞“美国级”两栖舰时也曾尝试取消坞舱,更靠近航母的设计思路,但后来发现,这样一来登陆作战功能就弱了,反而丢了原本的定位,最终还是改回去了。
这说明一个问题:舰艇的功能不是谁像谁就能替代,得看它到底干什么活儿。
所以四川舰虽然技术上“航母味”很足,但它的核心功能并没变,它不是为海上控制而生的,而是为登陆作战提供支持的,这一点不变,它就还是一艘两栖攻击舰,不叫航母也正常。
![]()
“准航母”的说法,其实是战术思路变了
尽管名字上没变成航母,但四川舰在功能上确实已经跨出了原有的框架,能弹射、能拦截、能放固定翼战机,这放在十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这种“半航母”的定位,其实更像是对航母编队的一种补充,像在远海执行任务时,四川舰可以带着无人战机协助主力航母进行侦察、干扰、支援,减轻航母压力。
同时,它也能独立承担一些低烈度冲突,比如在局部地区维稳、反恐、护航等场景中,它并不需要航母协同,也能独当一面。
从中国海军的舰艇发展路径来看,这一步走得并不突然,先是071型做基础投送,接着075型提升了垂直登陆能力,现在076型加入电磁弹射和固定翼操作,就是把空中打击和海上登陆结合起来,形成一整套“海上登陆+空中掩护”的体系。
四川舰是这个逻辑下的产物,不是简单技术叠加,而是体系升级。
![]()
国际上也有类似趋势,中型国家因为预算和技术限制,更倾向于发展多功能舰艇,既能登陆、也能飞行。
中国虽然已经有了多艘航母,但并没有因此放弃对新型多任务平台的探索,四川舰就是这种“多用途平台化”的代表。
所以说它不是“向航母靠拢”,而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适应更多种类的任务需求,它的出现,不是为了替代航母,而是让整个海军体系更灵活、更有层次。
不是非要叫“航母”,而是得干得成事
四川舰的讨论之所以热,是因为它打破了大家对舰种分类的固有认知,过去大家觉得,装了弹射器就是航母,能飞战机就是航母,但现在看来,事情没那么简单,功能越来越重叠,任务越来越多样,舰艇的分类方式也得跟着变。
![]()
其实军舰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关键是它能不能完成任务,四川舰虽然没被叫做航母,但它确实具备了部分航母的作战能力。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力舰,但也不是单纯的辅助舰,它是一个可以打、可以送、可以撑场面的“多面手”。
在未来的海上作战中,像四川舰这样的舰艇可能会越来越多,不是每个场景都需要航母出动,也不是每场冲突都值得航母压阵,有时候,一个兼具投送和打击能力的两栖攻击舰,反而是最合适的选择。
![]()
中国海军也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作战风格,不再是“照搬美式”,而是在航母体系完成基础布局后,开始走向“功能互补”的思路,未来的战争不会只靠一个“大杀器”,而是靠一整套能互补、能协同的兵器组合。
名字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打硬仗、撑得起局面,未来海上博弈中,谁能适应变化,谁就能掌握主动。
参考来源: 军情时间到丨战力跃升新高度!“准航母”四川舰锋芒初试 2025-11-15 15:15·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