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曾经的畅销书作家、现任战争部长皮特·赫格赛斯在演讲厅发言时,全场听众以为又是一场特朗普风格的指手画脚,尤其听他说出“真正的敌人就在眼皮子底下”时,他们原以为会听到关于中俄的危险警告,谁料到却迎面撞上了一个比苏联解体、中国崛起更震撼的真相。
![]()
这场被外媒称之为"2025年最刺痛美利坚的演讲",近日在军事圈子掀起巨大声浪。赫格赛斯用"计划经济堡垒"的隐喻开场,让在场政要误以为他要重弹"中国威胁论"的老调,却在最后180度反转——将矛头直指五角大楼的官僚体系。
据《防务新闻》最新披露,美军采购流程平均需要经过18层审批,部分手持无人机采购耗时竟达9个月以上,F-35项目从立项到首批交付竟耗时23年。对比中俄在高超音速武器和无人机领域的快速演化部署,美军这套流程简直就是“老牛拉破车”。这种"决策马拉松"直接导致前线士兵面临致命风险。据美军内部报告,因装备审批延迟,阿富汗战场曾出现士兵手持上世纪老式步枪对抗塔利班现代武器的荒诞场景。
![]()
更触目惊心的是成本黑洞:福特号航母预算超支40%,137亿美元堆出的"未来航母"却因电磁弹射故障全年仅能执行30%的任务;MRAP装甲车单价超50万美元,却因维修体系混乱导致战场可用率不足65%。更不消说就连普通军迷都知道的9万美元小零件、1280美元咖啡杯、1万美元马桶盖、17万美元电动推车等等。这些数字背后,是五角大楼每年浪费的1200亿美元——相当于三个英国军费总和。
赫格赛斯没有明说的是,这套体系的根须早已扎进军工复合体的土壤。五角大楼高官退休后,转身就去军工企业当顾问、董事,已成路径依赖。前防长奥斯汀退休次日就拜入雷神公司董事会,身份转换如丝般顺滑。据"政府监督项目"组织统计,2021-2024年间,有893名五角大楼高官转投军工企业,他们推动的"必选承包商"条款让美军采购成本平均高出市场价300%。
![]()
这种病态的"旋转门"机制造就了奇特的"逆向选择":美军最昂贵的装备往往不是最先进的。以无人机项目为例,同期竞标的中国"翼龙"系列单价仅800万美元,而美军MQ-9"死神"单价高达1.2亿美元,其中70%的成本来自冗余的行政审批和利益分成。
曾在伊拉克服役的美军上尉马克在社交媒体写道:"当我们的装甲车因审批延误困在仓库时,塔利班正用中国造的无人机投掷炸弹。"这种反差在军迷圈引发强烈共鸣,相比遥远的"中国威胁",五角大楼的官僚主义才是真正会"杀死士兵"的敌人。
相比于赫格赛斯上次引发美军将领集体腹诽的训话,本次演讲策略似乎用了不少心思:先用"外敌"标签激活听众的防御本能,再突然揭示"内敌"真相。这种认知颠覆让美国民众意识到——他们耗费万亿军费防御的"外部威胁",可能还不如五角大楼一张审批表危险。
![]()
不过,从对手的角度分析,赫格赛斯的演讲还是清醒的,而他本人也积极投身这场热烈的革命。作为从伊拉克战场走出的"士兵部长",他推动的"采购流程再造计划"已初见成效:2025年美军新型步枪采购周期从18个月压缩至4个月,成本降低40%。但更深层的改革也触动了军工复合体的蛋糕,据《纽约时报》报道,已有12家承包商联合向国会施压,要求暂停改革进程。
国际风云波谲云诡,摆上台面的矛盾战争动荡不堪,各自内部的角力似乎毫不起眼,但或许与热战一样残酷。当中国福建舰正式服役、076两栖攻击舰开启海试时,五角大楼还在为一份采购合同争吵。赫格赛斯此时发声,打算敲响五角大楼的警示钟。这场关乎美军存亡的改革,究竟会成为凤凰涅槃的序章,还是利益集团最后的狂欢?答案,或许就藏在下一份采购清单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