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近期在接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的一番表态,再次让全球聚焦中俄关系与俄罗斯的外交立场。这位在国际舞台上以言辞犀利著称的外交官,不仅明确了中俄关系的三大核心原则,更直白界定了俄罗斯眼中真正的“盟友”,这番话像一记重拳,打碎了美西方长期以来的幻想与算计。
拉夫罗夫在采访中清晰通告全球,中俄合作建立在“不结盟”“不针对第三国”“不存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分”的基础上,双方的平等关系植根于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与睦邻友好的传统,且坚定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这番表态并非首次,却在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的节点上释放出关键信号——中俄关系不会被外部局势裹挟,更不会成为美西方炒作的“对抗工具”。而在被问及俄罗斯的盟友时,拉夫罗夫的答案既没提到中国,也没涉及朝鲜等被外界猜测的国家,而是给出了三个特殊的名字:陆军、海军和空天军。这一源自沙皇时代的传统表述,在当下被扩充后,更凸显了俄罗斯在复杂局势中的生存逻辑:关键时刻,唯有自身的军事力量才值得完全信赖。
![]()
美西方多年来一直热衷于渲染“中俄结盟”的论调,试图将两国捆绑成“威胁性阵营”,以此为借口推进北约东扩、加大对乌军援,同时给制裁俄罗斯、打压中国寻找合理性。但拉夫罗夫的表态,连同中方多次强调的不结盟立场,彻底戳破了这种自导自演的谎言。他们似乎忘了,中俄“不结盟”并非权宜之计,而是基于双方根本利益的理性选择,更是对冷战时期阵营对立悲剧的深刻规避。
俄罗斯深知,结盟只会给美西方提供更多攻击口实,让本就紧张的外部环境雪上加霜。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西方的外交关系几乎停摆,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形式的军事结盟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让冲突范围进一步扩大。而中国的考量更为深远,不结盟让中国成功规避了三大风险:既不会被卷入俄乌冲突,让美西方泼脏水的阴谋得逞;也能保持外交自主,在维持对俄正常贸易的同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开展合作;更能打破美国孤立中国、推动对华脱钩的陷阱,在全球化浪潮中持续稳步发展。中俄这种“结伴而不结盟”的模式,让双方在保持战略互信的同时,拥有了足够的外交灵活性,这正是美西方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
拉夫罗夫提到的“三个盟友”,看似有些“孤勇”,实则是俄罗斯当下处境的真实写照。俄乌冲突持续至今,美西方国家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施加制裁,但俄罗斯凭借强大的军事底蕴扛住了压力,反而让不少欧洲国家陷入武器库见底、能源供应紧张的窘境。这也印证了俄罗斯的判断:军事实力才是国家主权与安全的终极保障。此外,拉夫罗夫还补充道,从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角度看,俄罗斯的武器出口企业也是地缘政治层面的“盟友”,这一表述直白点出了军工产业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靠实力说话,用技术合作维系国际互动,这种务实的思路让俄罗斯在孤立环境中依然保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美西方的算盘打得精,却忽略了国际关系的本质是利益与自主的平衡。他们试图通过炒作“中俄威胁论”凝聚内部共识,却因自身的霸权逻辑导致分歧不断;想要通过制裁拖垮俄罗斯,却反遭能源、粮食危机反噬;企图离间中俄关系,却眼睁睁看着两国双边贸易额屡创新高,合作范围持续扩大。中俄不结盟的状态,恰恰让美国既无法集中力量打压一方,又不能无视两国的合作影响力,这种“两难”局面,正是美西方霸权思维失灵的直接体现。
![]()
拉夫罗夫的一系列表态,本质上是俄罗斯向世界传递的清晰信号:不依附、不盲从,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依靠自身力量捍卫国家利益。而中俄关系在不结盟框架下的稳定发展,不仅为两国带来了切实利益,更为多极化世界注入了稳定性。美西方如果还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继续试图通过阵营对立、极限施压来维护自身霸权,最终只会发现,他们打错的不仅是中俄关系的算盘,更是时代发展的算盘。在这个各国相互依存又追求自主的时代,尊重他国选择、摒弃零和博弈,才是唯一可行的相处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