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强化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擦亮“吕文成故里”文化IP,11月15日晚,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指导,中山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主办,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协办,广东中山文旅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弦动大环 粤乐华章”中山首场AI吕文成主题音乐会在中山火炬高新区城东社区大环小区步步高音乐广场倾情演奏,现场灯火璀璨、粤韵飞扬,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传统粤乐与现代科技的视听盛宴。
![]()
情景串联,探寻粤乐宗师音乐人生
此次音乐会以情景剧串联全场,围绕“自然之弦—文化之弦—精神之弦—未来之弦”的叙事主线,通过“弦启香山”“悦动浦江”“燃情香江”“湾区未来”四个篇章,生动展现了吕文成在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大环村是吕文成的故乡,第一篇章则以中山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东乡民歌《花开要有春风吹》、童声合唱《落雨大》等曲目,展现吕文成童年时期的音乐启蒙与文化滋养;第二篇章则聚焦吕文成在上海时期的艺术融合,通过双高胡重奏《青梅竹马》、粤曲《粤韵谱华章》及融合重奏《早茶轻喧》,展现中西文化碰撞的激荡岁月;第三篇章以抗战救亡为背景,通过打击乐表演《战鼓燎原》、融合表演《醒狮》,彰显坚韧的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第四篇章大胆探索传统的现代化表达,全新演绎了吕文成经典曲目,其中《步步高畅想曲》融合了说唱、民乐、粤曲、街舞、打击乐等多元艺术,展现了大湾区的文化创新力。
据主办方介绍,这场音乐会从竹林溪流的自然发声,到中西交融的城市弦音,再到抗战救亡的民族强音,充分展现了吕文成音乐与时代同频,与山河共振的特质。
![]()
AI创编,重现粤乐宗师音容
作为“广东音乐”乐种的奠基人,吕文成一生创作了两百多首乐曲。然而,其珍贵原音主要以胶片等形式留存,面临着保存不易、传播受限的挑战。为此,此次音乐会部分曲目首度采用AI技术编曲,精准模拟吕文成高胡的音色及粤乐旋律走向,更在保留传统粤乐韵味的基础上融入电子、舞曲等现代元素,打造“既经典又潮流”的听觉体验。
同时,音乐会运用AI多媒体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机视觉处理,精准还原并重现了吕文成的珍贵声画片段,不仅修复历史影像中的噪点和失真,还通过智能分析补全缺失的音频频率,使吕文成先生的演奏画面和音乐作品得以高清画质和立体声效完整呈现。
据了解,此次音乐会是中山首场AI吕文成主题音乐会,以AI为桥让传统粤乐对话现代科技。在音乐会的第四篇章,AI吕文成影像《月光下的对话》尤为动人——在虚实交织的舞台上,吕文成仿佛穿越时空,与当代听众展开了一场艺术对话。
![]()
寻根之旅,连接湾区文化记忆
俗话说“同音三分亲,同声一家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粤乐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乡音乡情,更能将这片土地上的人紧紧连接在一起。音乐会期间,粤乐寻根之旅活动也正式启动。中山市香山粤剧研究院院长、大环小区文化村长邓志驹表示,粤乐寻根不仅要记录“龙舟说唱”“八音锣鼓”等粤乐活化石,更要在骑楼城、古村落间,与新一代分享广东音乐的“定、清、柔”之美。高胡演奏家余乐夫、词曲作家陈辉权、青年歌唱家林彩霞也分享了粤乐寻根对于夯实大湾区文化根基的重要意义。本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也为火热进行的十五运会营造了浓厚的文体融合氛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和十五运会重要赛区之一,中山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心的筹备,将“全民全运”的炽热氛围播撒到城市每一个角落。随着民乐表演唱《气势如虹》奏响全场,大家的情绪瞬间被点燃,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
多元活动,擦亮“吕文成故里”文化IP
音乐会现场同步举办了创意集市、非遗体验与美食品鉴、义诊等活动,多元夜间经济氛围,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与,现场人气十足。中山市大环村,是一座拥有600余年历史的岭南侨乡,因是“粤乐宗师”吕文成的故乡而独具文化禀赋,“村改居”后,大环村变成大环小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人文湾区”的背景下,本次音乐会以“吕文成故里”这一文化IP为纽带,联动湾区文化记忆,成为中山推动“百千万工程”、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据了解,大环小区后续还将举办主题展览、音乐会、展演、主题沙龙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立体化展现吕文成的艺术人生与不朽成就,持续擦亮“粤乐宗师”故里IP,推动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
南都N视频记者 吕婧 通讯员 钟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