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度跌至1.11美元的法拉第未来股票,在11月13日盘前突然飙升25%,这一切源于贾跃亭在微博上官宣的一则合作消息。
11月13日,FF与特斯拉签署协议,旗下车型将接入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
对于现金流持续为负、年内股价暴跌70% 的FF而言,这无疑是一根难得的救命稻草。然而市场在兴奋之余也不免质疑,在FF 91十年仅交付两位数、公司负债高达3.4亿美元的窘境下,此次合作究竟能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改变?
![]()
超2.8万座充电桩的输血方案
根据协议,从2026年开始,所有配备NACS充电接口的FF与FX系列纯电动车型,将可直接使用特斯拉在北美、日本及韩国的超级充电网络,覆盖超过2.8万座充电站。
此外,FF用户仍可继续使用ChargePoint、EVgo等第三方DC快速充电网络,从而形成覆盖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韩国的综合充电解决方案。
此次合作的核心受益者将是FF计划于2025年底在美国首车下线的FX Super One车型。
该车型定位为“头等舱人工智能MPV”,将推出GOAT、Max、Pro与Standard四个版本,售价区间预计在3.5万至6万美元。
对于FF用户而言,这一合作意味着充电体验的实质性提升。FF 91目前支持的最高180kW直流快充功率,结合特斯拉超充网络的高效补能服务,将有效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
然而,这一合作目前仅限北美、日韩市场,对中国用户尚无明确利好。
此外,FF车型的实际充电功率仍受限于车辆自身硬件水平,与特斯拉自家车型相比可能存在差距。
![]()
FF的现实困境,现金流仅1326万美元
表面风光的合作背后,是FF不容乐观的财务状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FF现金等价物余额仅1326.1万美元,而负债合计高达3.4亿美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360.8万美元。
换句话说,FF每个月都在“烧钱”维持运营。
2025年第二季度,FF经营性亏损约4810万美元(约3.46亿元人民币),虽然较2024年同期的5060万美元略有改善,但依然处于深度亏损状态。
更令人担忧的是,FF的整车交付量始终徘徊在极低水平,FF 91自发布以来总交付量仍停留在两位数。
面对这一困境,FF在2025年明显加快了融资步伐。今年3月,公司成功签署了4100万美元的新增现金融资;7月16日,又宣布完成1.05亿美元融资协议签订,资金来自现有机构投资者及中东战略合作伙伴。
上半年,FF融资性现金流入约5510万美元,同比增长106%,这已是FF连续第五个季度融资流入超过经营流出。
即便获得输血,FF的市值也已从高点大幅缩水。
截至11月12日美股收盘,法拉第未来报1.11美元,市值1.63亿美元,今年以来股价跌幅达70%。资本市场用脚投票,反映出对FF前景的严重缺乏信心。
![]()
各取所需的合作意图
从特斯拉视角看,向FF开放超充网络是其NACS标准推广战略的一部分。
自2023年起,特斯拉便开始向其他车企开放超充网络,此前已与福特、通用等传统车企达成合作。
目前采用NACS充电标准的车型已占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60%,特斯拉通过合作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充电标准领域的主导地位。
对特斯拉而言,与FF的合作堪称“一本万利”。一方面可以收取充电服务费用,增加营收来源;另一方面也能扩大NACS标准的影响力,强化其在行业中的话语权。这种开放策略有助于特斯拉将充电网络从成本中心转变为盈利中心。
而对FF来说,此次合作更是战略层面的“借船出海”。无需投入巨资自建充电网络,FF便能借特斯拉的补能体系解决自身短板。贾跃亭在微博上直言,这将“极大助力Super One后续放量交付”。
FF全球Co-CEO Matthias Aydt表示:“公共充电网络的完善度是用户购车决策的关键因素。”
此次接入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将大幅提升用户信心,解决电动车用户的补能痛点。
除了充电合作外,FF还积极探索其他突围路径。公司已正式提交了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和Web3技术的车辆共享分时租赁系统专利,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打造差异化优势。
![]()
前景展望,合作难以解决的深层危机
尽管合作消息令人振奋,但FF面临的深层危机并未因此消除。
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交付能力。FF成立十一载,仅交付了两位数车辆,这一事实成为市场对其量产能力质疑的焦点。
FX Super One计划于2025年底实现首车下线,但FF汉福德工厂年产能仅1.2万台,要实现“年产5万台”的目标,扩产至少需2亿美元资金投入,而FF当前的资金状况难以支撑这一计划。
品牌信誉的重建是另一大挑战。
贾跃亭“下周回国”的梗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已成为FF品牌形象的沉重负担。
尽管B端订单有所起色——美国租车公司JC Auto签署600台订单,加州出行公司Skyhorse追加300台订单,纽约车行JCAuto订购1000台FX Super One车型,但C端消费者对FF的信任度仍然低迷。
更为严峻的是市场竞争态势。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早已是一片红海,比亚迪年销量突破500万辆,特斯拉Model Y、理想MEGA等竞品在各自细分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FF的FX Super One起售价近8万美元,在性价比上毫无优势可言。
![]()
新能源汽车竞争逻辑转变后的行业启示
FF与特斯拉的合作反映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即充电网络等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正成为行业新生态。
此前,发改委等四部门已要求新能源车企自建的大功率充电桩原则上无差别开放,推动行业向共享化发展。
特斯拉自2023年试点开放超充网络后,蔚来也在2025年7月官宣开放充电网络,标志着共享充电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转变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竞争正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系统竞争。
对于FF这样的中小车企,自建补能网络成本高昂,与拥有成熟充电体系的车企合作是最经济的选择。此次合作可能为行业提供一个样本:中小企业可通过合作补齐短板,聚焦细分市场,寻求生存空间。
然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产品本身具备竞争力,且能实现可靠的量产交付。否则,即使抱上巨头的大腿,也难以持久。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FF计划于2025年底量产上市的FX Super One车型,将直接面对特斯拉Model X、理想MEGA等强劲对手。贾跃亭的“造车梦”能否凭借此次合作迎来转机,年底的量产交付将成为关键考验。
对于FF而言,与特斯拉的合作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这种合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只有实现规模化交付,FF才能真正摆脱“PPT造车”的标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以上内容版权归属「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