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
COP30大会在巴西贝伦持续升温。由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团队编制的《COP30舆情特刊》第1—5期已陆续发布,对大会前四天的重点议题、现场动态与全球气候治理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
第1期:行动周期正式启动
第2期:落实进展与多边行动
第3期:以人为核心的气候行动与社会张力
第4期:焦点议题与多方张力并行
第5期:适应与健康议题推进,多元诉求凸显
本篇汇总第5期主要内容
1
第五期|气候健康突破与多方诉求集聚
2025年11月14日
![]()
核心:适应与健康议题推进,多元主体诉求凸显
巴西发布全球首份聚焦健康的气候适应国际文件《贝伦健康行动计划》(BHAP),获 80 国支持,并成立气候与健康资助联盟,承诺 3.08 亿美元支持中低收入国家建设气候韧性医疗系统。
巴西 COP30 主席国与 UNEP 推出“集体行动对抗极端高温”倡议,150+ 城市参与,2050 年受高温威胁人数或增 7 倍,凸显全球高温适应紧迫性。
COP30 首次将文化纳入气候行动议程,各国强调文化、土地与生态的紧密联系;原住民领袖呼吁以文化守护生态,拓宽传统治理框架。
气候资金仍面临巨大缺口:发展中国家 2023 年仅获 260 亿美元适应资金,远低于到 2030 年的 1200 亿美元需求;TFFF 等机制仍未达到运营门槛。
民众峰会集结 1300 个社会组织,批评行动滞后、基层声音不足,体现民间对气候治理惯性的强烈不满。
会场运营问题持续暴露,包括安保漏洞、基础设施缺陷以及产业争议(如“低碳牛肉”质疑),折射主办国面临的现实挑战。
扫码查看第五期全文 ⬇️
前五天的 COP30 已呈现大会的主要脉络:行动周期开启,各方围绕减排、资金、适应与健康等议题展开密集讨论;多主体参与更加活跃,但在融资机制、能源转型与全球治理协同上仍有待进一步凝聚共识。随着会议进入关键阶段,气候资金落实、适应目标推进、热带森林保护机制及相关谈判文本的走向,将成为后续观察的重点。
来源: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研究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