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软银集团清仓英伟达股份套现58.3亿美元的消息传出,市场立刻嗅到了危险信号。这绝非孤立事件——华尔街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紧随其后,三季度减持英伟达近三分之二仓位,同时砍掉过半Alphabet、35%微软及9.6%亚马逊持仓。资本巨鳄的集体撤退,让万亿美元AI盛宴的烛光开始摇曳。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算力军备竞赛背后的隐忧
科技企业正将数千亿美元砸向芯片和数据中心,这场豪赌不仅为应对ChatGPT等应用的需求激增,更是押注人类经济活动向机器转移的历史性转折。但现实给狂热泼了冷水:部分区域电力供应已跟不上芯片采购速度,崭新硬件在仓库积灰的荒诞场景正在上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AI对生产力的提升尚未体现在宏观经济中,"预期领先现实"的风险正在累积。
![]()
image
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对比令人心惊。纳斯达克当前涨幅的70%由七家科技巨头贡献,集中度甚至超过互联网泡沫顶峰时期。比尔·盖茨的警告振聋发聩:"当前AI热潮像极了2000年"。高盛最新研究更指出,随着高效模型出现,市场正在形成"用更少资源做更多事"的趋势,数据中心利用率峰值可能提前至2025年,这预示着基础设施泡沫或将率先破裂。
黄仁勋的反击与现实的裂缝
面对质疑,英伟达CEO黄仁勋在GTC大会上坚称市场需求真实可靠,新一代芯片有望创造5000亿美元收入。但资本市场用脚投票:英伟达产业链标的11月普遍回调,纳斯达克指数单日跌幅达2.29%。更残酷的数据是,AI产业每投入1元仅回收0.2元,商业化效率远低于预期。
![]()
image
花旗的操作堪称精分现场:一边将英伟达目标价从210美元上调至220美元,一边在三季度减持其股票。这种矛盾恰如行业缩影——机构既不敢错过AI革命,又警惕着重蹈互联网泡沫覆辙。德意志银行监测显示,"AI泡沫"讨论热度从8月峰值暴跌15%,但OpenAI的5000亿美元计划、Meta的千亿级数据中心投资仍在继续,资本狂欢与理性预警的拉锯战愈演愈烈。
泡沫争论中的两个真相
李彦宏的"倒金字塔"理论点破关键:AI不能光烧钱买硬件,必须创造实际价值。优步的案例佐证了这一观点——其技术帮助HarrisFarmMarket将派送成本降低40%,贝尔维尤本田汽车中心节省47%班车开支。这些成功样本却反衬出整个行业的尴尬:多数企业仍在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幻想买单。
DeepSeek的技术突破或许预示新方向。其R1模型训练成本仅为GPT-4的0.3%,证明低成本高效能路线的可行性。当美国企业深陷算力军备竞赛时,这种创新如同智能手机时代的降维打击,可能重构整个产业逻辑。
泡沫终局尚未可知,但桥水的持仓报告已写下注脚:当资本开始用减持投票,再炫目的技术叙事都需接受商业本质的检验。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2000年纳斯达克崩盘前夜,同样没人相信盛宴会散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