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圈主华川(川妈),育有一儿一女。曾留学欧洲,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和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在此与您分享二胎孕、产、育儿知识,以及自家俩宝的亲子教育经验。
昨天晚上,儿子耐心地教初中生妹妹做题,我拍照记录了这“美好”的瞬间,并且发到了家族群里,群里有个眼尖的妈妈提醒“这握笔的姿势不对。”
我仔细一看,姿势确实不标准,但若非有人提醒,我完全注意不到这个问题。
回想儿子刚上小学时,我也没少帮他纠正这个问题,后来感觉收效甚微,也因为精力有限,就逐渐忽略掉了这方面的习惯培养。转眼这娃已上高中,回头来看,好像也没啥大的问题。
那些没有改掉的坏习惯依然在,比如各种不正确的姿势;有些想养成的好习惯依然没养成,比如每天收拾整理好自己的房间。
当然,这娃身上的好习惯也有,比如按时睡觉,按时吃饭,坚持锻炼,按规矩使用电子设备,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我现在完全不用为他的学习操心。
习惯培养很重要,这事几乎所有家长都知道。但“习惯”到底指什么?究竟怎样培养才算合格?
今天再聊聊这个话题。
“习惯”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成年后的工作习惯、社交习惯,还有更高层面的思维习惯,等等。
这些习惯的重要性和培养次序存在着差异,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其次是“学习习惯”。在小学阶段,生活习惯甚至比学习习惯更重要。
生活习惯,主要就是吃和睡,以及锻炼。孩子从小学会按时睡觉不熬夜,健康饮食保营养,再加上坚持锻炼身体——这就打下了最重要的硬件基础。身体硬件没问题,能量充足,再去引导孩子学习、做事,就更容易水到渠成。
把“生活习惯”放在学习习惯的前面,意味着当两者发生矛盾冲突时,优先满足前者。
比如,当“按时睡觉”跟“高质量完成作业”发生冲突时,优先保证睡觉。可以允许作业延后,或完成得马虎一点。
在培养学习习惯时,“自驱自律”也要放在第一位。“由家长死盯着完成100分质量的作业,和“由孩子自己完成70分质量的作业。”选后者更优。
当然,如果家长孩子能量都强,也可以同时抓好各种习惯。比如有些家长,可以让孩子把作业写得又快又好姿势又标准,这的确令人钦佩。
作为普通家长和普通孩子,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就只能抓大放小。
将“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再细分成很多小类,里面也有一些是重要的,一些是次要的——咱们只能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这就势必很难养出一个习惯完美的孩子。
但把孩子养得身心健康,三观正常,并能主动完成分内的任务,并不算难。
能做到这一点,也算在“习惯培养”这个课题上合格了。
回想养娃这些年,我只算是一个60分合格的妈妈,俩娃也一样,我们互不嫌弃,亲子关系也挺好。这也让我知足了。
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华川(川妈),著有《温和而坚定地养儿育女—二胎妈妈正面管教践行记》,发送“书”字,了解详情。个人微信chuanhanma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