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拿下红军城,乌军防线命门被击穿?

0
分享至

俄军取得了2023年来的最大收获。

2025年10月28日深夜,红军村西郊,两架乌军的“黑鹰”直升机以树梢高度疾行,机上搭载的11名特战队员神情紧张,指节因紧握枪托而发白。

他们此行的任务,是在红军城西郊实施机降后,渗透进入红军城,协助友军夺回被俄军控制的红军城核心区。

特战队员才走出直升机舱门,俄军无人机已出现在他们的头顶上方,一架架FPV无人机俯冲而下,密集的炮弹也落在了地面上。

俄军披露的视频显示,一名被击中的乌军,在火海中绝望地翻滚。短短数分钟,11名特战队员,化作了11具冰冷的尸体,散落在了焦土之上。

乌军并未死心,他们很快赌上了更大的筹码。

10月30日,24名乌军精锐特战队员,分乘两架“黑鹰”直升机突入红军城。

这一次,俄军干脆不给乌军降落的机会,其中一架“黑鹰”刚到达红军城西郊,油箱就被击中,引发燃油爆炸,化为一团火球,机上的特战队员随之丧生。

另一架“黑鹰”同样被击中,飞行员试图一脚油门逃离,但机体受损严重,无法继续飞行,被迫硬着陆。

在俄军无人机和炮弹的轮番招呼下,机上的特战队员很快伤亡殆尽。

两次行动,35名特战队员无一生还。

就在乌军精锐化为焦尸的同时,俄军装甲洪流已碾过市中心的残垣。

红军城,就此易手。

毫不夸张地说,红军城的重要性,比此前俄军拿下的任何一座城市都要大,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人口50万的马里乌波尔

俄乌战争三年多,俄军推进艰难的核心原因之一,是乌军构建的顿巴斯要塞群。

2014年至2021年这八年间,乌克兰投入海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在顿巴斯地区打造了一套防御坚固、物资充足的要塞体系。

这套体系的核心支撑,是两大关键地域:

其一,是斯拉夫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德鲁士科夫卡和君士坦丁罗夫卡四座城市,俗称“乌东四要塞”。

四座城市的战前人口数,分别为11万、14.7万、5.3万和7万,放在乌东地区,其规模均不算小。

要知道,俄军开战至今夺取的城市中,除了50万人口的马里乌波尔,其他攻克的城市,人口最多不过7万。

四座城市不仅体量可观,且相互间距较近,加之区域内煤矿密布、地下通道纵横交错,为乌军提供了天然的隐蔽屯兵与物资存储条件,最终被打造成紧密联动的要塞带。

这里不仅设有地区军事指挥中枢,还有大量行政机构,是乌军在乌东的大本营。

另一处关键地域,是红军城(乌方称“波克罗夫斯克”),战前人口6万,红军城东侧,是战前人口同为6万的米尔诺格勒,两座城市相距仅数百米。

常规意义上的红军城,实际指“红军城地域”,涵盖红军城和米尔诺格勒。

红军城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后勤枢纽”,M30、H20、H32及T0504 四条公路穿城而过,另有两条铁路线在此交汇。

一条连接乌克兰中部与南部腹地,另一条直抵“乌东四要塞”所在的顿巴斯北部。

长期以来,乌军运送给顿巴斯地区的补给,会先在红军城汇集,再通过铁路或者公路转运,“乌东四要塞”的大部分补给便来源于此。


一个“要塞带”,一个“后勤枢纽”,共同构成了乌军顿巴斯要塞群的核心骨架,其余城市的防御体系,本质上是两大核心的延伸。

长期以来,俄军无法绕开要塞群,被迫一点一点地啃,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惨痛代价。

俄罗斯想加速战争进程,就必须快速攻破要塞群,有没有办法?

答案就是红军城。

从地图可见,红军城处于“乌东四要塞”的侧后方,俄军夺取红军城后,可北上捅“乌东四要塞”的屁股,而不用正面强攻“乌东四要塞”。

这不仅能大幅降低俄军的伤亡,更让彻底击破乌军的顿巴斯要塞群,成为可能。

同时,前面说过,红军城还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后勤枢纽”,它具备两大核心优势:交通网密集和人口体量足够。

前者保障补给物资的高效转运,后者则提供仓储空间、维护设施及基础人力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乌军仍握在手中的顿巴斯城市,要么人口体量达标,但交通线路单一,无法承接大规模物资周转;要么具备一定的交通基础,但城市规模过小,难以作为后勤枢纽。

即便是紧邻顿巴斯的第聂伯罗州东部,也没有符合条件的替代城市。无论乌军选择哪个城市作为替代,条件都不会有红军城这么好,补给效率也会下降。

资源本就紧张的乌军,后勤压力将进一步加剧。

所以,红军城的易手,绝非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有着全局性意义。围绕红军城所展开的一系列攻防,更是战场态势的缩影。

始于2022年2月24日的“俄乌战争”,截止2025年11月14日,已持续1360天。

这1349天,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年2月24日—2022年6月末;

第二阶段:2022年7月—2023年9月末;

第三阶段:2023年10月—2025年1月;

第四阶段:2025年2月至今。

首先来看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战场态势,呈现鲜明的“俄攻乌守 特征。

后续披露的信息显示,冲突爆发前,乌克兰方面对俄军行动的规模与方向存在严重误判,认为俄军仅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有限军事行动”。

完全没预料到,俄军会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步展开大规模攻势。当俄军行动规模远超预期时,乌克兰政府一度陷入混乱。

俄军抓住有利时机,推进态势迅猛,控制了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声势浩大,为了自保,顿巴斯方向的乌军(包括国民警卫队)纷纷收缩。

比如,亚速营收缩到大本营马里乌波尔,更多乌军则向“顿巴斯要塞群”靠拢。

彼时,舆论场普遍对俄军进展持乐观预期,“俄军很快就能拿下红军城和乌东四要塞,攻克顿巴斯地区”的预测,更是数不胜数。

但乌军在短暂懵逼后发现,进入乌克兰的俄军数量不多,加上卢、顿民兵,也不过十万人出头,光凭这点兵力,不可能拿下乌克兰。

从懵逼中清醒过来的乌克兰政府,开始进行总动员,快速扩充兵力,同时,西方对乌援助开始到位,为乌军提供了关键的装备、弹药与情报支撑。

到2022年6月末,乌军已稳住阵脚,虽然丢失了北顿、马里乌波尔等城市,但整个防御体系没有伤筋动骨。

俄军这边,在赢得“北顿战役”,完全拿下卢甘斯克州,能够给国内一个交代后,前线士兵大量放假回国,兵力逐渐空虚,进攻动能减弱。

打下红军城,短期内不可能实现了。

2022年7月,俄乌冲突迈入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俄攻乌守”的态势不同,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乌攻俄守”。

乌克兰抓住俄军前线兵力不足、战线拉得过长等问题,接连在哈尔科夫州和赫尔松州,取得大胜,收复哈尔科夫东部和赫尔松右岸。

2023年夏天,更是发起了“扎波罗热大反攻”,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反观俄罗斯,尽管此阶段并非毫无亮点,比如攻克了巴赫穆特,但整体表现堪称状况频出,不仅丢失了此前占领的大片领土,更爆发了“瓦格纳兵变”。

这场短暂却激烈的内部动荡,被视为俄罗斯在整场战场中最危险的时刻。

战场态势被动,叠加内部动荡,让俄罗斯阵营的士气与底气显著下滑,即便是对俄罗斯再乐观的人,这一阶段也不再提及“攻克红军城”的目标。

对当时的俄军而言,能守住现有占领区,体面停火,就已经很不错了。

和俄方底气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乌方阵营的信心,在第二阶段暴增。

2023年2月25日,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昂科夫在试驾了德国援助的“豹-2”坦克后,对着在场的众人问道,“去莫斯科怎么走?”

语气属于半开玩笑,但足见乌方的信心。

战局进入第三阶段(2023年10月—2025年1月),形势再度发生重大变化,特征是双方“互有攻守”。

经过一年的动员,到2023年10月,俄军前线兵力已超过60万,防线不再空虚。

反观乌军,在“扎波罗热反攻”中遭遇重创,新一轮巴以冲突的爆发,又令西方将援助资源向以色列倾斜,对乌克兰的援助减少。

俄军抓住有利时间,在顿涅茨克州、哈尔科夫州两地重新转入进攻,并在2024年8月兵临红军城外围。

俄军进攻,乌军也进攻。

2024年8月6日上午8点,乌军出动两万精锐,攻入俄罗斯本土的库尔斯克州,一度占领上千平方公里土地,俘虏俄军数百人。

乌军此举的意图很明显,一味地防守,只会越来越被动。

把战火引向俄罗斯本土,能迫使俄方分兵回防,缓解红军城方向的压力,另外,控制一块俄罗斯领土,等于拿到了一块谈判的筹码。

俄军高层如何决策,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结果来看,乌军的意图取得了部分成功。

在随后的半年里,俄军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收复库尔斯克州被占领土上,红军城方向的攻势放缓。

时间来到2025年2月,战争进入第四阶段,特朗普,是这个阶段最大的变量。

美国众议院10月末发表的报告《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2025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显示,美国对乌克兰的无偿援助已基本暂停,只剩下有偿援助。

而美国对乌援助的大头是无偿援助,以财政援助为例,根据“德国基尔研究所”统计,从2022年2月到2024年12月,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约506亿美元的财政援助。

其中,超过六成是赠款,无需偿还,只有不到四成是“有偿援助”。

没有了无偿援助,仅靠有偿援助,属实杯水车薪。

所以,乌军的战场态势迅速恶化。

3月,俄军完全收复库尔斯克州,7月,俄军正式启动“红军城战役”。目前,俄军已拿下红军城,米尔诺格勒被四面包围,整个“红军城地域”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2022年和2023年,资源充足的乌军,能够同时在赫尔松、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多个方向,发起大规模进攻。

2024年,乌军手头的资源,只能支撑库尔斯克一个方向的大规模进攻。

2025年至今,乌军再没有发起任何大规模进攻。乌军的进攻动能,呈现逐年衰减的态势,俄罗斯的综合国力优势,则日益凸显。

当俄军旗帜插上红军城核心阵地,这座顿巴斯地区的后勤枢纽,终于结束了三年多的拉锯。

从2022年俄军攻势猛烈,红军城看似触手可及,到2023年形势急转直下,红军城变得遥不可及,再到2024年,俄军兵临城下,却因库尔斯克局势的牵制而放缓脚步,最后在 2025年成功破城,围绕红军城的攻防起伏,见证了整场战争态势的变迁。

此前三年多的拉锯,本质上属于量变。

俄军深陷要塞群泥潭,乌军靠着要塞屏障、全国动员与西方援助,勉强与俄罗斯形成相持。

只要“红军城--乌东四要塞”的防御体系尚存,乌军便有固守顿巴斯的希望。

而红军城的陷落,让希望变得渺茫。

俄乌战争,正迈向质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有个学舞蹈的女友到底有多爽?看这些高难度姿势:秒懂恒大歌舞团含金量哈哈

有个学舞蹈的女友到底有多爽?看这些高难度姿势:秒懂恒大歌舞团含金量哈哈

斗图
2025-10-07 23:31:06
A股罕见,社保、北上资金同时重仓军工+芯片双龙头,储能+低空

A股罕见,社保、北上资金同时重仓军工+芯片双龙头,储能+低空

财报翻译官
2025-11-16 13:20:16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罗布泊惊现神秘干尸,警方侦查后震惊:竟是失踪58年的志愿功臣

浩渺青史
2025-11-10 16:19:39
“电磁炉”为什么突然没人用了?听内行人说完,恍然大悟!

“电磁炉”为什么突然没人用了?听内行人说完,恍然大悟!

小柱解说游戏
2025-11-16 10:52:51
蒋万安表示坚决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言辞也否认了统一的必要性…

蒋万安表示坚决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言辞也否认了统一的必要性…

福建平子
2025-11-16 06:36:44
狂降13℃!江苏“速冻”模式开启,18-19日迎最冷清晨

狂降13℃!江苏“速冻”模式开启,18-19日迎最冷清晨

扬子晚报
2025-11-16 21:26:36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51年一特务被捕后语出惊人:杨靖宇不是自杀,害他的人在北京当官

春秋砚
2025-10-27 21:06:10
港媒报道,钟嘉欣跟现任丈夫打官司!

港媒报道,钟嘉欣跟现任丈夫打官司!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14 22:24:37
或将致命!4岁男童肠子拧成两圈“大麻花”……医生:拉响最高警报

或将致命!4岁男童肠子拧成两圈“大麻花”……医生:拉响最高警报

极目新闻
2025-11-16 20:21:16
别再为孙颖莎“被骂”打抱不平了!张继科:她本就不只靠天赋赢的

别再为孙颖莎“被骂”打抱不平了!张继科:她本就不只靠天赋赢的

讯崽侃天下
2025-10-26 21:25:22
图赫尔:贝林独特的品质是能出现在9号位打进看似简单的进球

图赫尔:贝林独特的品质是能出现在9号位打进看似简单的进球

懂球帝
2025-11-17 01:28:06
心脏支架一放,人生倒计时开始了?医生说出实话:5点一定要注意

心脏支架一放,人生倒计时开始了?医生说出实话:5点一定要注意

医学原创故事会
2025-11-17 00:06:07
王长浩获十五运男子100米蝶泳金牌

王长浩获十五运男子100米蝶泳金牌

体坛周报
2025-11-16 19:52:08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何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何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掠影后有感
2025-10-08 12:35:51
鸡蛋是血管的良药!再次提醒:到了70岁,保护血管牢记3不要

鸡蛋是血管的良药!再次提醒:到了70岁,保护血管牢记3不要

涵豆说娱
2025-10-28 16:04:45
美国想要引进海外技术人才去培训美国工人,这个计划会成功吗?

美国想要引进海外技术人才去培训美国工人,这个计划会成功吗?

总在茶余后
2025-11-17 01:15:58
宋喆近况曝光:躲在小县城蜗居,骑着破电驴,彻底被马蓉抛弃了

宋喆近况曝光:躲在小县城蜗居,骑着破电驴,彻底被马蓉抛弃了

坦然风云
2025-09-08 00:05:12
杨紫啊!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你都33了

杨紫啊!实在不行你就退圈吧!主要是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你都33了

乐悠悠娱乐
2025-10-28 15:05:14
虐待继女致死的“蛇蝎继母”被决定执行死刑!生母也应该反思

虐待继女致死的“蛇蝎继母”被决定执行死刑!生母也应该反思

细品名人
2025-11-16 07:11:09
中国最珍贵的资源,不是煤炭,不是稀土,而是北方最常见的黄土层

中国最珍贵的资源,不是煤炭,不是稀土,而是北方最常见的黄土层

壹知眠羊
2025-11-16 07:14:20
2025-11-17 03:23:00
华山穹剑 incentive-icons
华山穹剑
军情解读,国防科技前瞻分析
11303文章数 537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教育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这些获奖摄影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教育要闻

妈妈晒高二儿子吃宵夜,女网友眼睛看直了:这颜值,小姑娘遭殃了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手机要闻

古尔曼:苹果iPhone正经历史上最大变革,iPhone 18/Pro分开发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