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茨人还没到中国,德国2700亿欧元资本已提前'跑路'!"
这则消息犹如一颗深水炸弹,在欧盟经济圈掀起巨浪。就在德国政府还在为"是否访华"争论不休时,德国企业和资本早已用脚投票,创下2706亿欧元的净资本输出纪录。
更讽刺的是,中德贸易额在2025年前八个月再次反超美德贸易。默克尔当年的警告言犹在耳,今天的资本流向已经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
一、资本大逃亡:2706亿欧元背后的真相
德国联邦银行的最新数据令人震惊,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1. 钱都去哪了?
2024年德国净资本输出高达2706亿欧元
对外资产存量攀升至3.45万亿欧元
"其他投资"和"直接投资"增长显著
这根本不是正常投资,而是大规模资本转移!
2. 企业用脚投票
宝马在沈阳追加200亿投资
巴斯夫湛江基地成海外最大单体项目
西门子实施"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这些巨头用实际行动打了政客的脸
3. 贸易数据打脸政客
2024年美国短暂成为德国最大贸易伙伴
2025年前八个月中国再次反超
1634亿欧元VS1628亿欧元
这点差距,说明了一切
![]()
二、德国生病的三大症状
资本外流的背后,是德国经济的深层次危机。
1. 审批慢如蜗牛
基础设施项目要5-7年才能落地
立法加速形同虚设
企业现金流等不起
这就是所谓的"德国效率"?
2. 能源价格要命
能源密集型企业苦不堪言
电价高企成首要风险
投资被迫转向北美和亚洲
本土产业正在被掏空
3. 成本居高不下
税负水平令人窒息
供应链效率持续下滑
"德国制造"成本优势不再
企业不出走才怪!
![]()
三、默克尔警告成真:脱钩就是个笑话
当年默克尔的话,如今一字一句都在应验。
1. 经贸纽带割不断
汽车、化工两大支柱产业
深度依赖中国市场
中间品供应难以替代
强行脱钩等于自杀
2. 企业比政客清醒
"在中国为中国"成为共识
"在欧美为欧美"同步推进
分区经营策略务实有效
政治口号忽悠不了企业家
![]()
3. 相互依存是现实
高端装备需要中国市场
化工原料离不开中国供应
中小企业更是依赖深厚
谁切割谁倒霉
四、德国政府的自救药方
想要留住资本,光喊口号没用,得拿出真本事。
**1. 提速!提速!再提速!**
建立跨部门"一站式"审批
推行限时办结承诺
设立四大行业绿色通道
"德国速度"必须赶上中国
**2. 降成本动真格**
降低电力税和电网附加费
设定容量电价上限
扩大长期电力购售协议
让企业用得起电
**3. 明确规则边界**
发布行业负面清单和白名单
建立合规边界管理体系
降低企业决策不确定性
别让政客折腾企业
![]()
五、中德关系的未来出路
面对现实,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1. 合作才能共赢**
深化汽车、化工、智能制造合作
维护供应链稳定
扩大共同利益
这才是正道
**2. 沟通必须畅通**
尽快安排高层互访
建立年度对话机制
减少误判摩擦
为企业指明方向
**3. 务实胜过作秀**
少一些政治表演
多一些实际行动
把时间用在发展上
而不是内耗上
![]()
结尾:
当2706亿欧元资本悄然离去,当德国企业纷纷东迁,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市场的选择,永远比政治的口号更有说服力。
默克尔当年的智慧至今闪耀:真正的危险不是与中国合作,而是让意识形态绑架经济利益,让政治作秀取代务实合作。
今天,德国站在十字路口:
是继续在"降低风险"的迷宫里打转,还是重拾务实传统,在合作中寻求发展?
是继续被盟友绑架,牺牲自身利益,还是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企业权益?
答案,就写在宝马沈阳工厂的流水线上,写在巴斯夫湛江基地的塔罐里,写在每一个选择与中国合作的德国企业的账本上。
![]()
资本永不眠,市场最诚实。
谁能提供稳定预期,资本就流向哪里;
谁能创造发展机遇,企业就选择哪里。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德国,也值得每一个陷入"脱钩"迷思的国家深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