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庸时总免不了犯一种“意难平”:有些角色刚出场,你拍着大腿喊“这绝对是主角”——名号够响、武功够飒、身世够传奇,结果翻完整本书才发现,人家戏份少得像客串,偏偏还留下一堆钩子,让你脑补出十万字前传。
就像有人调侃的:“金庸老爷子最牛的本事,不是写主角,是把‘准主角’写成龙套,还让你记一辈子。” 今天就扒扒这几位“自带主角剧本却跑错片场”的江湖大佬,每一位都值得单独开本小说。
陈近南:“为人不识陈近南”,结果活成韦小宝的背景板。
![]()
论“开局即巅峰,结局变炮灰”,陈近南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鹿鼎记》里一句“为人不识陈近南,便称英雄也枉然”,直接把他的江湖地位拉满——天地会总舵主,反清复明的核心人物,武功高到能在千军万马中救韦小宝,连康熙都得忌惮三分。这配置,放别的小说里妥妥的男主:心怀天下的英雄,带着一群兄弟搞革命,偶尔收个机灵徒弟传承衣钵,最后要么功成名就,要么悲壮牺牲。
结果呢?金庸偏要让他当韦小宝的“工具人师父”。戏份没多少,大部分时间在帮韦小宝擦屁股:韦小宝闯祸了,他来救;韦小宝要骗康熙,他来配合;甚至韦小宝自己都觉得“师父本事大,就是太傻”。最让人意难平的是结局——被自己效忠的郑克塽暗算,死在韦小宝怀里,临终前还在叮嘱“反清复明”。
![]()
你说他惨不惨?明明能写一部“陈近南传”:年轻时怎么创立天地会,怎么在清廷眼皮子下游走,怎么和康熙斗智斗勇,甚至和韦小宝的师徒情都能深挖。可金庸偏把他写成“英雄的注脚”,用他的悲壮衬托韦小宝的市井生存法则。读者看完都喊:“老爷子,给陈总舵主补个前传吧!”
卓不凡:自称“剑神”,却成虚竹的“背景板战神”
《天龙八部》里的卓不凡,绝对是“开局装最狠的逼,结局摔最惨的跤”的代表,偏偏这跤摔得太有戏剧性,让人忍不住想扒他的过往。
他出场时有多唬人?“剑神”的名号响彻江湖,自己也吹“我这把剑,二十年来未逢敌手”。背景更是硬核:福建建阳人氏,年轻时遭遇灭门惨案,躲在长白山练了二十年剑,把一把普通铁剑练得能发出“剑芒”——要知道,天龙里能练出剑芒的,也就乔峰、段誉这种级别的大佬,可见他的天赋和毅力。
![]()
这设定,标准的“复仇爽文主角”剧本:背负血海深仇,隐居苦练神功,出山后找仇家报仇,路上遇到红颜知己,最后成为一代剑神。结果呢?他出山后没找仇家,先去灵鹫宫挑衅虚竹。本来想在群雄面前露一手,结果剑刚刺出去,就被虚竹用北冥神功弹飞,剑还断了。卓不凡当场尴尬到抠出三室一厅,灰溜溜地跑了,从此再没出场。
读者看完都疯了:“二十年苦练就为了被虚竹秒?”“他的仇家是谁?他练剑时遇到过什么?” 金庸就这么把一个“复仇男主”写成了“虚竹升级路上的经验包”,偏偏这经验包的前半生太有料,让人浮想联翩:要是他没去惹虚竹,而是专心报仇,会不会成为和慕容复、段延庆比肩的人物?
王重阳:五绝之首,却活成“传说中的男人”
《射雕英雄传》里的王重阳,是江湖人公认的“天下第一”,可整本书里,他就没正式出场过——只活在别人的回忆和传说里,偏偏这传说比主角还精彩。
他的履历有多牛?抗金英雄,兵败后创立全真教,华山论剑力压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拿到《九阴真经》却不练,只用来镇教。更绝的是感情线:和古墓派创始人林朝英相爱相杀,两人武功不相上下,林朝英为了激他,还在古墓里刻下“玉女心经”克制全真武功。
![]()
这配置,妥妥的“武侠男主天花板”:家国情怀+绝世武功+爱恨情仇,随便拎一点出来都能写一部长篇。结果金庸只让他活在“背景板”里:周伯通聊起师兄时,提一句他的厉害;洪七公喝酒时,叹一句“我不如他”;甚至临终前还能重伤西毒欧阳锋。
最让人意难平的是他和林朝英的感情——明明是江湖最传奇的情侣,却连一场正式的对手戏都没有。读者只能从古墓的刻字、全真教的规矩里脑补他们的过往:当年两人是怎么相识的?王重阳为什么因为抗金而拒绝林朝英?要是他没当道士,会不会和林朝英成为江湖第一侠侣?这些疑问,金庸到最后都没解答。
张翠山:开局男主待遇,中期就领了便当
《倚天屠龙记》刚开篇时,谁都以为张翠山是男主——武当七侠之一,张三丰最疼爱的徒弟,武功俊朗、性格刚直,连奇遇都来得比别人早:在冰火岛邂逅魔教妖女殷素素,还和谢逊拜了把子,手里攥着“屠龙刀秘密”这张王牌。
这配置简直是武侠男主的“标准模板”:名门正派出身,有个神仙师父,偶遇魔教美人展开爱恨情仇,还和反派大佬结下复杂渊源,接下来本该是带着妻子回归中原,揭开屠龙刀秘密,带领武林对抗邪恶势力,最后成为一代宗师。
![]()
结果呢?张翠山夫妇一回到中原,就被武林各派逼问谢逊的下落。为了守诺,也为了护着妻子和师父的颜面,他直接挥剑自刎,死的时候全书才刚到第二十回。读者直接看懵了:“男主就这么没了?” 后来才发现,金庸是把他当“工具人爹”,用他的死引出主角张无忌的身世,铺垫武当和明教的恩怨。
最意难平的是他和殷素素的感情——明明是江湖最浪漫的“正邪恋”,从互相算计到生死相依,结果刚团圆就双双赴死。读者恨不得喊停:“让张翠山活下来!我想看他和殷素素联手闯江湖!” 可金庸偏要让他用生命成全儿子的主角路,妥妥的“父爱如山式龙套”。
金蛇郎君夏雪宜:从未出场,却活成全书“精神图腾”
《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夏雪宜,是金庸笔下最“神隐”的准主角——全书从头到尾,他都只是个死人,却比主角袁承志还让人印象深刻,连书名里的“金蛇”都指他,不是袁承志。
他的故事有多传奇?出身贫寒,全家被温家五老杀害,为了报仇,他潜入云南五毒教,偷学武功、盗走金蛇剑和金蛇锥,还掳走温家女儿温仪,结果两人在相处中动了真情。最后他被温家暗算,中了剧毒,临死前把武功秘籍和自己的故事刻在山洞里,成了袁承志的“隐形师父”。
![]()
这剧情,比袁承志的“正人君子闯江湖”带感十倍:复仇爽文+禁忌之恋+悲剧英雄,随便拍都能成爆款。结果金庸让他“死在开篇前”,只通过温仪的回忆、山洞的秘籍、金蛇剑的传说来塑造他。袁承志拿着他的剑、练着他的武功,却永远活在他的光环下——读者记住的是“金蛇郎君”,反而忘了主角叫啥。
读者最纠结的是他和温仪的感情:明明是仇人,却偏要相爱;明明有机会报仇,却为了爱人犹豫;最后被爱人的家人害死,连尸身都没留下。这种“求而不得、爱恨交织”的悲剧,比袁承志和温青青的平淡爱情有张力多了。不少人读完都喊:“《碧血剑》应该改叫《金蛇郎君传》!”
风清扬:独孤九剑传人,却甘当“隐居的扫地僧”
《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是“隐士高手”的天花板,也是读者最想挖的“宝藏角色”。
他的设定有多带感?华山派剑宗传人,独孤九剑的唯一传人,武功高到能轻松秒杀辟邪剑谱加持的岳不群。年轻时是华山派的希望,偏偏在剑宗和气宗的争斗中,被气宗算计,误以为有外敌入侵,下山驰援,结果错过决战,剑宗惨败,他只能隐居思过崖。
![]()
这个故事,标准的“逆袭男主”剧本:被陷害后隐居,偶遇少年令狐冲,传他绝世武功,最后重出江湖,整顿华山,报仇雪恨。结果风清扬偏不:传完令狐冲武功后,就说“以后别来找我”,从此再没露面。哪怕岳不群搞垮华山,哪怕令狐冲被追杀,他都没再出山。
读者急得跳脚:“风清扬当年下山时遇到了什么?他和独孤求败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宁愿看着华山衰落也不出手?” 金庸偏不解释,只留下一个“看淡江湖的隐士”形象。可越是这样,读者越好奇:这个能把独孤九剑练到极致的男人,年轻时到底有多少故事?
林朝英:不输王重阳的女中豪杰,却只活在古墓传说里
作为金庸笔下“武功最高的女性之一”,林朝英的存在感比王重阳还低,却让无数读者为她意难平。
她的本事有多强?创立古墓派,武功比王重阳还略胜一筹,发明的“玉女心经”专门克制全真教武功。性格更是刚烈:喜欢王重阳,就大胆表白;被拒绝后,就自创“玉女心经”明着告诉他“我比你强”。甚至她的门派规矩,都带着对王重阳的“赌气”——比如“男人不准进古墓”。
![]()
这设定,放现在就是“大女主”剧本:出身名门,武功盖世,敢爱敢恨,创立自己的门派,和心上人相爱相杀,最后成为一代传奇。结果呢?她只活在全真教和古墓派的传说里,连一张正脸都没露过。读者只能从杨过和小龙女的对话里,拼凑出她的故事:她和王重阳到底有没有爱过?她建古墓时是什么心情?她临终前有没有后悔过?
最让人可惜的是,她明明是“打破武侠女性刻板印象”的先驱,却被金庸写成了“王重阳的感情附属品”。不少女读者喊:“给林朝英写本《古墓派传奇》吧,比小龙女的故事带感多了!”
独孤求败:零出场却封神,江湖只敢传他的传说
要是评选“金庸最牛隐形主角”,独孤求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从没在任何一本书里正式露面,连回忆杀都没有,却靠“剑魔”的名号和一座剑冢,成了无数读者心中的“武功天花板”。
他的人生剧本有多疯?年轻时用利剑闯荡江湖,“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后来用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再到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最后“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一生都在追求“求一败而不可得”的境界,最后隐居山谷,与雕为友。
![]()
这简直是“武侠男主终极形态”的剧本:从年少轻狂到返璞归真,武功一路升级,连人生感悟都自带哲学味。结果金庸只让他活在“台词和道具里”:杨过在剑冢发现他的遗言,靠他的玄铁剑和练功法门逆袭;风清扬练的“独孤九剑”是他的传承,连令狐冲都得喊他一声“祖师爷”。可他自己的故事呢?全是空白。
读者最挠心的就是这点:他误伤的“义士”是谁?年轻时和哪些高手交手过?为什么偏偏和雕成了伴?甚至有人脑洞大开:“他会不会和王重阳交过手?” 金庸偏偏啥都不说,只留下一句“求败”的传说。偏偏就是这份留白,让他成了江湖里最神秘的“传说”,比任何出场的主角都让人着迷,无数人跪求老爷子补写《剑魔传》。
金庸的“小心机”:龙套越传奇,江湖越真实
其实金庸不是“浪费设定”,反而藏着大心思:真正的江湖,从来不是只有主角的舞台。
陈近南的悲壮,让韦小宝的市井生存更有张力;卓不凡的尴尬,让虚竹的“开挂”更显合理;王重阳和林朝英的传说,让射雕的江湖更有厚度;风清扬的隐居,让令狐冲的成长更显自主;就连零出场的独孤求败,都用他的“求败”哲学,给整个金庸武侠的武功体系定了调。这些“伪主角”的存在,不是为了打酱油,而是为了让整个江湖更真实——就像现实里,总有一些人带着主角的天赋,却活成了别人的背景板,可他们的故事,照样精彩。
或许这就是金庸的高明之处:他不仅写活了主角,更写活了“江湖里的每个人”。而那些没讲完的故事,就留给读者去脑补,这才是武侠的魅力所在。
除了这几位,你还觉得金庸笔下哪个“龙套”该当主角?评论区聊聊,说不定能凑出一本“金庸伪主角合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