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主要离子和pH对水体及养殖的影响,主要对水质的影响较大。
![]()
一、水体中的主要离子和pH
在水体中溶存数量多的离子称为主要离子。无论是海水还是淡水,主要离子都是钾离子(K+)、钠离子(Na+)、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碳酸根离子(CO32-)、碳酸氢根离子(HCO3-)、硫酸根离子(SO42-)、氯离子(Cl—)等,其数量占水溶解盐类总量的90%以上。不过,各种水体中各种离子的数量比例却有极大差别,对水体pH(酸碱)有重要的影响。
淡水养殖水体的pH值通常为6.5~8.5,中性偏弱碱性。养殖水体pH值有明显的日变化,早晨天刚亮时pH值低,下午pH值较高。据测定,表层水pH值日变幅可达1~2pH值单位。
养殖水体有维持pH值的能力,即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以下几种缓冲系统对一般淡水的缓冲能力影响较大:①CO32-—HCO3-—CO2缓冲系统;②Ca2+—CaCO3固体缓冲系统;③离子交换缓冲系统;④其它有机酸、腐殖质缓冲系统。
![]()
二、pH值对水体及水产养殖的影响
淡水养殖水体的pH值通常为6.5~8.5,中性偏弱碱性。养殖水体pH值有明显的日变化,早晨天刚亮时pH值低,下午pH值较高。据测定,表层水pH日变幅可达1~2pH值单位。
pH值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及生态因子,对水质及生物有多方面的影响。
(1)对水中物质存在形式及迁移过程的影响。水的pH值下降,水中弱酸根离子减少,它们的阴离子(CO32-、S2-、PO43-、SiO32-、有机酸根)程度不同地转以分子形式存在,浓度下降,因而含这些阴离子的络合物及沉淀也会分解或溶解,游离态金属离子浓度增加。相反,水的pH值升高,则弱碱电离减小,转以分子形式存在;弱酸电离增大,改以酸根阴离子存在;金属离子水解加剧,常形成氢氧化物、碳酸盐的沉淀或胶体,使水中游离的离子浓度下降。
(2)对水体中生物活动的影响。有些物质在化学形式改变时,对生物的影响也随之改变。例如,当铵(NH4+)、硫(S2-)、氰(CN-)、碳酸氢(HCO3-)等,在pH值低的环境条件下,分别转化为氨(NH3)、硫化氢(H2S)、氰化氢(HCN)、二氧化碳(CO2)时,对鱼类的毒性增强;铜(Cu2+)、铅(Pb2+)等重金属子转以络合物或被胶体吸附絮凝时,对水生经济动物的毒性会降低。
(3)对水生经济动物的直接影响。酸性水可使鱼类等的血液pH值下降,削弱血液对氧的运载力,使血液中的氧分压度小,造成缺氧症;碱性过强会严重损坏鳃组织,使鱼类鳃分泌的黏液增多,造成呼吸困难。
鱼类及其它水生经济动物最适pH值为7.0~8.5。利用生石灰清塘,pH值必须大于11,才能杀死有害生物,确保清塘效果;放苗种时,必须等待水体毒性消失;养鱼苗时以弱碱性为宜,pH值在8.0左右时,鱼苗培育效果较好。
pH值变化过于频繁、幅度过大,则生物苦于调节适应于生长不利。因此,必须提高水体的碱储,总碱度以大于1mmol/L为宜。但是,如果水体中的有毒物质比如氨、硫化氢、氢氰酸、次氯酸等过多,pH值在允许范围内也不利于水生动物的生存。
作者(致谢):梁洪
备注:西南渔业网对内容略有改动并配图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