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讲坛上,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对着台下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她说,五角大楼内部正在“讨论”一个计划:世界被非正式地划分为三块。
俄罗斯被允许在东欧当老大,中国则在东亚扮演中心角色,而美国战略重心彻底收缩,回归西半球。
![]()
她明确表示,这种“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可能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
那么,希拉里口中的“划分势力范围”,到底只是内部讨论,还是美国战略大势的真实走向?
![]()
老帝国的情怀债
就在人们消化这则重磅信息时,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这位共和党的鹰派干将、希拉里的政治宿敌,居然公开表态,称自己与希拉里的观点“几乎完全”一致。
![]()
对于希拉里和蓬佩オ这一代传统的政治精英来说,任何形式的战略后撤,都等同于自毁长城。
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是一个紧密咬合的链条,任何一环的松动,都可能导致整个霸权网络的连锁崩溃。
希拉里本人就是当年“亚太再平衡”战略最核心的推手。
![]()
那个战略的精髓,就是要把美国海军六成的最精锐力量,全部压到太平洋,顶在中国的家门口。
这种“寸土不让”的思维,正是他们那一代人维护霸权的肌肉记忆。
因此,当他们听到“承认势力范围”这种说法时,第一反应就是背叛。
![]()
在他们看来,这等于公开告诉日本、韩国、菲律宾这些盟友:“美国不行了,靠不住了”。
这会逼着这些国家重新站队,甚至可能选择与中国妥协,这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所以希拉里的定性才会如此严厉,称其为“灾难”。
![]()
而蓬佩奥的批判则更为露骨,他认为这种做法就是一种“投降”,是在主动削弱美国的影响力。
放弃东欧,等于把那些国家推回俄罗斯的阴影下。承认中国在东亚的核心地位,等于默许了另一种发展模式的成功。
对他们来说,这不只是地缘上的失利,更是精神上的“投降”。
![]()
当然,也有尖锐的批评声音指出,这两位早已不是在位官员,他们的慷慨陈词多少有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味道。
毕竟,他们无需为维持这些高成本全球战略的现实困境去国会伸手要钱,也无需对战场上可能出现的后果负直接责任。
他们的观点,代表着一种旧有的政治惯性与帝国情怀,却可能与当下的现实脱了节。
![]()
新管家的算盘经
与充满情怀和历史使命感的老一辈不同,以特朗普政府为代表的战略收缩派,在他们眼里,继续不计成本地透支国力去维持一个摇摇欲坠的全球霸权,是一笔注定要亏本的买卖。
及时止损,保住核心资产,才是最理智的选择。
![]()
美国背负着高达34万亿美元的国债,财政赤字问题日益严峻。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从巅峰时期的约25%一路下滑到了15%左右。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这是个谁都无法回避的现实。
![]()
更要命的是,俄乌冲突像个无底洞,严重消耗了美国和欧洲的军事库存与财政资源。
光是对乌克兰的援助,就已经达到了千亿美元的级别,但战场的僵局却看不到尽头。
美国的军工复合体甚至暴露出了产能不足的窘境,连炮弹供应都捉襟见肘。
![]()
他们正在拟定的新版《国防战略》,核心思想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遏制中俄不再是首要任务,战略重心必须转向美国本土与西半球。
在欧洲,美军宣布将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等地,撤回主力轮换的步兵旅,只在东欧保留一些象征性的兵力。
![]()
在西半球,美军以“反贩毒”为名,向加勒比海地区大规模增兵。
派遣的阵容堪称豪华,包括大型舰船、数千名士兵,甚至还有核潜艇与F-35战斗机。
这支重兵集团,就是为了加强对委内瑞拉的军事包围与潜在打击能力,确保“美国后院”的绝对安全和控制。
![]()
而在五角大楼的多次兵棋推演中,模拟美军介入台海等潜在冲突的结果,据说屡次都是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在远离本土的两条战线上同时进行高强度对抗,已经超出了美军的实际能力。
![]()
最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精准地迎合了美国国内民众普遍存在的厌战情绪。
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无休止的海外干预感到反感,他们更希望政府“把钱花在美国人自己身上”。
坚实的民意基础,让战略收缩变得顺理成章。
![]()
两条路都指向中国
尽管希拉里和特朗普这两派人的战略路径看起来南辕北辙,一个要管全世界,一个只想管好美洲。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他们最终的战略坐标系,都指向了同一个地方——中国。
![]()
以希拉里和蓬佩奥为代表的“帝国情怀派”,他们的遏制逻辑是全球性的、主动出击的。
他们主张不惜代价,在全球各个角落与中国进行正面“硬刚”。
通过不断强化美日韩三边合作这类“小圈子”,编织更紧密的联盟体系,进行高强度的军事威慑和外交施压,以此来阻止中国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
![]()
而以特朗普政府为代表的“帝国算盘派”,他们冷静地分析后认为,在中国的地缘优势区,比如东亚,进行一场军事豪赌,成本太高,胜算又太低。
如今的中国海军已经实现了远洋化,拥有了航空母舰和高超音速武器这类尖端装备。其军事力量高度集中于本土周边,形成了强大的区域拒止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对抗,很可能导致美国霸权的彻底葬送。所以,他们的选择是避免这场决战。
![]()
承认中国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做出一定的让步,本质上是为了规避一场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的冲突。
他们倾向于将竞争的重心,从军事领域转移到更为持久的经济和科技领域。这是一种“防守型竞争”,先求自保,再图后策。
![]()
结语
未来的世界格局,将不再由白宫的某份战略文件来决定,而是由多个力量中心之间的复杂互动所共同塑造。
因为,无论美国内部“情怀派”和“算盘派”的这场争论最终谁会占上风,其角色都将从“全球主宰”转变为“区域强权之一”。
![]()
参考资料:
特朗普和中俄划势力范围”,希拉里和蓬佩奥急得蛇鼠一窝——观察者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