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锁技术锁前路,自主创新破重围
![]()
中美在芯片上的那些事,总觉得像场拉锯战,一头是美国想死死攥住老大位置,另一头是中国稳扎稳打往前拱。前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2024年1月3日在CNBC节目里直截了当抛出话来,美国就是不乐意中国自己搞出尖端芯片的设计和制造。他点明,这事关乎高科技领域的平衡,要是中国真追上来了,美国的领先优势就得打折扣。
骆家辉这番表态不是空穴来风,早从2018年美国就把华为拉进实体清单开始,这场科技摩擦就没消停过。那时候,美国商务部一纸禁令,直接断了华为从高通、英特尔那儿拿货的路子。结果呢,中国企业没趴下,反而咬牙往本土供应链上靠。
![]()
到了2020年,疫情闹得全球乱套,美国还推行政令,拦着自家企业投中国科技公司。日本、韩国也跟着掺和,出口审批一层一层卡得死死的。2022年10月,拜登签的新规更狠,英伟达的A100、H100这些高端计算芯片,直接对华出口关门。
骆家辉在节目里还提了荷兰阿斯麦的光刻机,这是芯片制造的命根子,美国游说荷兰政府,从2023年起就把EUV设备的对华出口给毙了。阿斯麦的NXT系列机器,本来订单堆着,结果许可证一撤,几家中国客户傻眼了,价值好几亿美元的货就这么黄了。
![]()
骆家辉的话听着刺耳,可他也戳中了美国那点小九九:不希望中国在短时间内翻盘。华盛顿的官员们在听证会上摊开地图,标着中国工厂的位置,估算着差距。结果,中国没闲着,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从2014年起步,到2023年投了超3000亿,北京的中关村天天开会,审项目、批资金。
企业们加班加点,工程师们围着白板画图,算法一改再改。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全都上阵。这封锁啊,反而逼着中国认清自给自足的道理。2024年上半年,美国的许可批准率掉到25%,中国企业就更得硬扛,国产设备研发提速,汽车芯片渗透率蹭蹭往上窜。
![]()
这事搁谁身上都得掂量,美国的遏制策略听着霸道,可它也暴露了底气不足。中国市场大,全球芯片一半消费都在这儿,美国企业离不开这块肥肉。高通、英伟达的财报里,中国订单占大头,禁了半天,自己也心疼。
骆家辉说这些时,估计也知道,这场战不是一锤子买卖,得长线拉锯。事实证明,美国的墙越高,中国跳得越起劲儿。封锁技术是想锁前路,可中国这自主创新的劲头,硬是破了重围,步子稳稳往前。
压力倒逼求突破,机遇孕育新格局
![]()
转眼到2024年,骆家辉那话刚落地,中美芯片摩擦就没停过弦。华为8月29日推Mate 60手机,搭载的麒麟9000S芯片用中芯国际7纳米工艺,全球媒体炸锅了。
拆机报告一出,自研调制解调器亮堂堂的,5G信号稳。这不光是手机的事儿,它戳中了美国神经:中国真能在高端节点上动刀子了。华盛顿那边,商务部赶紧更新规则,AI芯片的管制网织得更密,硅谷的律师事务所文件堆成山,一笔笔交易审得鸡飞狗跳。
![]()
可中国企业没被吓住,反而借着这压力往前冲。国家基金二期1000亿砸下去,中芯国际的上海厂扩建不停,挖掘机挖土的声音没断过。2024年下半年,营收涨15%,28纳米良率破90%,7纳米N+2工艺上线测试。
YMTC的NAND闪存层数超200层,武汉厂的工程师调参数时,屏幕曲线拉得平直。汽车业更接地气,比亚迪的西安线,国产芯片嵌入仪表盘,质检一过就下线。渗透率到60%,欧洲车厂眼红了,订单转本土供应商,仓库的叉车忙活起来。
![]()
美国那边呢?2025年开年又加码,计量软件、EDA工具全进管制名单。国会听证会敲槌声不断,专家报告一摞摞递上去。荷兰阿斯麦的业务占比降到20%,CEO在财报会上翻页讲解,投资者追问中国市场。3月,日本东京电子的浸没式光刻机也卡了出口,工厂技工贴标签时手顿了顿。可这没白费,中国光刻机项目获批,实验室原型机转得嗡嗡响,自给率从30%爬到40%。
这压力简直是把双刃剑。美国想用它压垮中国,结果倒逼出新路子。中国芯片商们聪明着呢,工具拉到极限用,大集群处理器凑数,硬件软件融一块儿,性能硬生生挤出来。《经济学人》10月那篇报道说得准,中国企业绕着限制转,创新花样百出。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营收2170亿刀,市场规模3440亿,消费占比40%,制造份额18%。深圳的电子展上,展台挤满买家,触摸屏演示国产芯,销售员递名片时笑眯眯的。华为Mate 70系列9月亮相,AI功能一秀,消费者试用时眼睛亮堂。
机遇就藏在夹缝里。美国封锁越紧,中国越得自力更生。人才回流超4500人,大学实验室学生焊板卡,导师巡视时点头。政策上,“十四五”规划目标自给率70%,资金、税收全跟上。企业加大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差距虽在,但缩得飞快。5纳米测试线10月启动,上海厂夜灯亮堂,产能每月增10万片。全球看,中国已占产业链一席之地,谁也忽视不了这市场份额。
![]()
长远博弈定乾坤,稳健前行铸基石
眼下,中美芯片战还没见底迹象。Nexperia危机刚缓,Meketa的分析就说,后续摩擦得更烈。拜登走人前,华盛顿又收紧先进半导体控制,盟友圈子拉得更大。CEPA的报告直指,西方想守住芯片控制权,每样电器都离不开这小玩意儿。中国呢?没急着硬碰硬,而是稳扎稳打,创新绕着弯走。
长远看,美国的策略有它的逻辑。芯片关乎军工、AI、5G,丢了优势,全球话语权就弱。CHIPS法案砸钱建厂,俄勒冈的英特尔线扩建,模块吊起时稳稳的。台积电亚利桑那厂也上马,工人爬脚手架系安全带。可这投资见效慢,2025年美国制造份额才回升5%。
![]()
中国这边,自给率40%,但高端仍落后两代。差距是事实,可中国不急,步子小而密。光刻机国产化提速,上海微电子的设备迭代,参数调得准。长江存储的3D NAND,良率追平国际,存储市场份额稳升。
博弈这东西,得看全链条。美国卡设计、制造、设备,中国就从下游抓起。消费电子、汽车芯片先本土化,华为、小米的中低端芯用得溜。2025年,渗透率汽车达60%,手机超50%。全球供应链重塑,中国出口东南亚、非洲,订单源源不断。
![]()
美国那边,内部也纠结。高管们财报会上愁眉,市场丢了,中国消费者转本土,英伟达的H100卖不动。盟友不齐心,荷兰阿斯麦声明中透着无奈,与美讨论管制范围时,估计得权衡半天。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文件盖章,快递送达企业,可本土车厂也喊缺芯。全球看,这战拖长了,谁也讨不了好。汽车短缺闹到减产,消费者买车等半年,怨声载道。
中国立场稳,自强不息。骆家辉的话听着像警告,可它也提醒大家,路得自己走。长远博弈,定的是乾坤。中国这基石铸得牢,创新火种点着了,未来节点虽不确定,但势头向上。稳健前行,步步为营,总有那天,芯片自主不再是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