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是书桌上的文字游戏, 而是发生在人间烟火里的生死判决。
山西长治, 正月初二, 一条狗咬了人被摔死, 当晚7点, 狗主人带着亲属砸门破窗闯进邻居家, 混乱中, 被告申红良抓起窗台边的刀挥刺, 一死三伤, 11月13日, 这起案件在长治中院开庭6个小时, 法官没当庭宣判, 争议的焦点只有一个:这到底是正当防卫, 还是故意伤害?
![]()
一、律师的一句话, 戳破了司法的假象
庭审后, 申红良的律师说了句话, 让很多人沉默了。
他恳请法官能去案发现场看看, 尤其是晚上7点天黑以后。
这话听着简单, 实际上在质问整个司法系统一个根本问题:你们看到的案发现场, 和当事人经历的案发现场, 是同一个世界吗?
![]()
卷宗里的现场是什么样的?灯火通明, 窗明几净, 侦查人员拿着相机, 从容地给每个血迹编号, 给每件物证拍照, 笔录整整齐齐, 证据清清楚楚。
可真实的现场呢?
正月初二晚上7点的山西农村, 天早就黑透了, 院子里光线昏暗, 几个人影晃动, 根本看不清谁是谁, 一家人正吃着饭, 突然玻璃被砸碎, 大门被踹开, 惊恐、混乱、肾上腺素飙升。
![]()
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法官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 翻看整理好的卷宗, 看到的是"事后回放", 申红良站在漆黑的院子里, 面对的是"生死瞬间"。
![]()
你能要求一个在黑暗中被围堵的人, 做出一个法学教授才能完成的"精准、适度、完美"防卫动作?
![]()
二、昆山的5天, 长治的10个月
很多人想起了2018年的昆山龙哥案。
那个骑自行车的于海明, 被"龙哥"刘海龙拿着长刀追砍, 刀脱手后, 于海明抢到刀, 7秒内连捅5刀, 把刘海龙砍死了。
![]()
当时质疑声一片:刀都掉了, 你为什么还要追着砍?这不是防卫过当吗?
但检察机关只用了5天, 就给出了答案:正当防卫, 不负刑事责任。
理由很简单, 一个刚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的人, 他的恐惧和应激反应, 不可能在0.1秒内瞬间归零, 你不能用"上帝视角"去要求一个普通人变成冷静的法律专家。
![]()
昆山案打开了一扇门, 它告诉全社会, 法律愿意站在防卫人的角度, 去理解他的恐惧。
可7年过去了, 申红良案已经过了10个月还没判。
为什么?
因为那场"卷宗主义"与"真实情境"的博弈, 从来没有停止过。
![]()
三、黑暗里的7秒钟, 到底发生了什么
起诉书说得很清楚。
![]()
下午3点, 申红良的儿子被郭勇刚家的狗咬伤, 一怒之下把狗摔死了, 双方微信协商没谈拢, 申家报了警, 民警让郭家人去派出所处理, 对方不配合。
![]()
晚上7点, 郭勇刚的妻子赵某晖带着妹夫和外甥, 三个人来到申家门外, 砸门、砸窗、踹门。
![]()
申家人此前已经把门反锁了。
门被踹开, 三个人冲进来, 混乱中, 申红良抓起窗台边的刀, 胡乱挥刺, 郭勇刚被刺中, 抢救无效死亡, 另外三人受伤。
检方认为:故意伤害, 证据确实充分。
辩方认为:正当防卫, 对方非法侵入住宅在先。
![]()
关键在哪?
在那个漆黑院子里的7秒钟。
申红良能看清对方有几个人吗?能判断对方手里拿着什么吗?能预判对方下一步要干什么吗?
都不能。
![]()
他只知道, 有人破门而入, 气势汹汹, 很可能要伤害他和家人。
这种情况下, 你还要求他"精准控制力度""只刺不致命部位""计算防卫限度"?
别开玩笑了。
![]()
四、法官的袍子, 不该是隔绝人间的屏障
最高检早就发过文。
2020年, "两高一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适用正当防卫制度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防止"谁能闹谁有理""谁死伤谁有理", 坚决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指导性案例也出了一批, 昆山案、赵宇案、涞源反杀案, 一个接一个被认定为正当防卫。
可为什么到了具体案子, 又回到了"卷宗主义"的老路?
![]()
因为很多司法者习惯了坐在办公室里, 通过整理好的材料做判断, 他们看到的是"结果":一个人死了, 三个人伤了。
他们没看到的是"过程":黑暗、混乱、恐惧、威胁。
申红良的律师提交了晚上7点到8点的现场视频, 他就是想告诉法庭:别只看卷宗了, 去现场感受一下那种黑暗。
![]()
在那样的环境里, 你分得清谁是谁吗?你能看清对方拿着什么吗?当几个人围着你, 你还有退路吗?
如果这些都做不到, 凭什么要求一个普通人做出完美防卫?
法官的袍子, 不该是隔绝人间烟火的屏障, 而应该是走进真实世界的通行证, 只有司法愿意俯下身子, 去触摸那些粗糙和混乱, 它做出的判决, 才能真正抵达人心。
![]()
法律如果永远悬在天上, 就保护不了地上的人, 这次, 希望它稳稳站在这片土地上。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探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