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黄金市场堪称“过山车”,前七个月国际金价从3000美元/盎司一路狂飙至4000美元/盎司。
10月20日COMEX黄金更是触及4398美元/盎司的历史峰值,可次日就暴跌5.07%创下上市以来单日最大跌幅,截至11月15日,伦敦金现报4080.47美元/盎司,较峰值仍有明显回撤。
菲律宾央行透露可能减持黄金的看空信号,是高盛上调2026年金价预测至4900美元/盎司。
普通投资者难免困惑:现在黄金到底还能不能买?
![]()
黄金未到顶,但暴涨时代已结束,当下配置黄金的核心逻辑,早已从“追高获利”转向“风险对冲”。
支撑黄金长期走强的底层逻辑并未动摇。
首当其冲的是全球央行的持续购金潮,这成为金价的“压舱石”。国际金银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央行购金量首次突破1000吨,2024年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
截至2025年8月,中国央行已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量达2303.52吨,较2018年末增持449.75吨。
德国、俄罗斯等国也在持续优化黄金储备,欧洲多国更启动了黄金运回计划。
![]()
95%的受访央行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这种集体行动本质上是对美元信用的对冲,毕竟当前美国债务规模突破36.2万亿美元,财政赤字货币化让全球对美元贬值忧心忡忡。
美联储的降息政策也为黄金提供了有力支撑。2025年美联储已累计降息75基点,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2.9%,实际利率的下行大幅降低了黄金的持有成本。
作为无息资产,黄金的吸引力往往随利率走低而上升,而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后续可能继续宽松,这一利好将长期存在。
与此同时美元指数2025年上半年从108跌至97.62,跌幅超10%,创2008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对全球投资者而言,性价比持续提升。
![]()
值得注意的是,黄金的工业需求正在成为新的增长引擎,这是此前金价上涨周期中较少凸显的亮点。
黄金具备优异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在芯片制造、数据中心散热领域不可或缺,2024年科技用金同比增长7%。
随着中美两国全力推进AI发展,美国发布的《赢得竞争: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和中国对新质生产力的聚焦,都将带动科技领域用金需求增加。
光伏产业扩张也推动黄金在导电材料领域的应用,2025年全球光伏用金预计突破50吨,工业需求的增长为金价提供了额外支撑。
不过短期来看,黄金市场的波动风险必须警惕。
![]()
除了近期的价格回调,市场看空力量也在积聚,CME Delta敞口数据显示,4000 - 3900美元区间累积了约5.2万手看跌期权卖盘。
更重要的是,地缘风险的边际效应在减弱。虽然俄乌冲突、中东局势等仍在发酵,2025年地缘风险指数较2024年上升23%,但市场已逐渐适应这种“常态风险”,单一事件对金价的提振作用越来越短暂。
此前金价的暴跌,就源于避险情绪的突然降温,这也印证了短期波动的不可预测性。
![]()
对于普通投资者,当下配置黄金需选对方式、避开误区。11月1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的黄金税收新政至关重要:2025年1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非交易所渠道购买的实物黄金需缴纳13%增值税,商家大概率会转嫁这部分成本。
而黄金ETF作为“金融商品”免征增值税,且流动性强、成本透明,近期交易数据也印证了其吸引力,11月10日黄金ETF单日成交金额达105亿元,涨跌幅达3.51%。
相比之下,实物金条不仅有税收成本,还存在存储、变现的不便,更适合长期收藏而非短期投资。
投资策略上低吸是核心原则。当前金价处于震荡区间,11月15日上海黄金现货黄金T+D报933元/克,较前期高点回调明显。
![]()
投资者可借助黄金ETF的高流动性,在金价回调至关键支撑位时分批布局,切忌追高。
同时需控制仓位,将黄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控制在10%-15%,使其真正成为股市等风险资产的“安全绳”。
黄金的长期上涨趋势有央行购金、美元宽松等多重因素支撑,但其短期波动会成为常态。
对于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黄金已非最优选择;但对于想为资产组合筑牢“防火墙”的投资者,现在仍是配置黄金的合适时机,只不过要摒弃赚快钱的心态,以理性的对冲思维看待这份“资产保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