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这美国和印度是不是约好的,居然在中国“福建舰”正式入列服役的紧要关头,一个劲儿地“挑毛病”,似乎只要打打“嘴炮”,就能对中国的新航母造成真实伤害一样。
先是印度著名媒体《欧亚时报》跳出来“攀咬”,言之凿凿地宣称福建舰存在所谓的“重大设计缺陷”,试图让世界认清中国军工的“真实能力”。
紧接着,美国CNN也跑过来“凑热闹”,援引几位美军前官员的观点,高呼福建舰的“水平有限”,宣称其战斗力甚至只有美国50年前“尼米兹号”航母60%的水平。
这套“组合拳”打得煞有介事,仿佛一夜之间,万众瞩目的福建舰真就被他们的“嘴炮”打得“原形毕露”。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但可笑的是,CNN在找中国“黑料”的时候,显然忘了最近“尼米兹号”航母在中国南海“连坠两机”的巨大洋相。
印媒在指点江山的时候,也忘了自己试图追赶福建舰的国防计划,还要再拼15年才能达到与中国航母抗衡的水准。
事实证明,媒体的宣传造势,并不能遮掩美印的焦虑,反而尽显两国“破防”的丑态,而这一切,居然皆是因福建舰的服役而起,这艘航母,究竟有何种巨大的威力呢?
掩耳盗铃
不妨先说一下美印媒体口中对福建舰的各种“指摘”,虽然听起来很唬人,但其实只要了解过这艘航母的建设历程,便会知道,这些说法全都不堪一击。
就像他们口中的“重大缺陷”,指的就是在卫星图中,福建舰的2号弹射器“侵入”了甲板斜角的降落区域。
因此,他们就得出了结论,这将导致福建舰无法同时进行“起飞”和“降落”作业,也会严重影响其作战效率。
诚然,福建舰的2号弹射器确实与降落区存在部分的重叠,但这却并非美印媒体口中的“设计失误”,恰恰相反,这还是中国航母设计团队的“创举”与“巧思”。
当初,福建舰的船体设计方案敲定,最开始的计划确实是像美国“尼米兹号”一样,搭载传统烧锅炉的“蒸汽弹射器”,而这,也是中国当时能拿出的最稳妥方案。
但就在船体建造期间,一个“变量”出现了,马伟明院士团队在“电磁弹射技术”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两相对比之下,电磁弹射展现了碾压级的优势。
![]()
于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就摆在了航母建造团队的面前:是坚持原计划,一切维稳?还是推倒重来,为电磁弹射重新设计船体?
前者,自然是最不会“出错”的方案,毕竟,一旦重建船体,就意味着前面的工作全部浪费,而且,整个项目的工期也至少要推迟5年才能竣工。
可就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福建舰的设计师们却没有墨守成规地“求稳”或“浪费”,而是活生生磨出了第三条路:在基本不改动原方案的前提下,单独对电磁弹射系统进行替换。
那么问题就来了,电磁弹射器的轨道长达110多米,比蒸汽弹射器足足长了20米,要如何适配原有的船体呢?
![]()
最终,中国设计团队给出的解决思路是,将其整体后移,而这一移,便导致了2号弹射器挡焰板“侵入”了着舰区。
因此,与其说这是福建舰的“设计缺陷”,倒不如说是用一个“小遗憾”,换取了一次内核的“大升级”。
而这个结果就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从冷启动到准备发射,只需要15分钟就能完成,相比之下,“尼米兹号”的蒸汽弹射,却需要长达数小时的预热时间,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印之所以选择性地忽视了电磁弹射系统的关键细节,不过就是不敢承认福建舰舰载机的日均出动能力,已经完爆“尼米兹号”的沉痛现实。
在这个基础上,电磁弹射技术的“可控性”也不容小觑。
![]()
它不仅仅能弹射轻型无人机,更是可以将“国之重器”空警-600预警机送上高天,这才是当初造舰之时,科研团队攻坚克难的关键所在。
空警-600预警机的上舰,让中国航母对广袤海疆的监测,从舰载雷达的几十公里,一举跳跃到500公里之外,这是“尼米兹号”做梦都不敢想的“体系革命”。
即便美国最新的“福特号”航母也使用了电磁弹射装置,但因为他们的系统采纳了“偷工减料”的技术路径,直接让这艘“海上要塞”变成了“移动灾难”。
自2017年服役以来,不仅始终无法实现对自家F-35C隐身舰载机等多机型的适配,更是故障频发,投入了堪称天价的保养维护费。
![]()
相比之下,说福建舰水平有限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而中国,也凭借“以空间换时间”的随机应变与战略远见,对美国航母实现了“完杀”,也难怪他们会“破防”了……
真实伤害
虽说,技术上的领先,已经足够让美印难以接受了,但除此之外,中国航母令人窒息的“进步速度”,才更是成为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恐惧之源”。
2012年,由“瓦良格号”改造的“辽宁舰”服役,面对当时只具备改造能力的中国,美国专家们甚至做出了“至少需要10年才能基本掌握”的判断。
然而,后续的发展显然超出了美国的想象,仅仅4年后,辽宁舰就率领编队,前出西太平洋,进行了实战打靶演习,用行动打破了美国的“十年诅咒”。
![]()
这件事,显然让美方的技术专家们“大受震撼”。
于是,在2019年山东舰服役之时,他们便开始到处寻找新的“槽点”,指着两舰相同的滑跃甲板,硬说山东舰是苏联航母的复制品,只为证明“十年掌握”的判断没有出错。
但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山东舰从服役到形成战斗力,只花了短短两年出头,这个速度,不仅远超美国海军的传统经验,更是比他们引以为傲的“福特号”用时都短。
这下,这帮专家媒体们才开始感到“汗流浃背”了,咋用了几十年的判断标准,一套用到中国身上,就全都不准了呢?
可还不等他们做出应对,2025年的福建舰便“再展神威”。
![]()
不仅通过“一舰三连”的多机型弹射,开拓了更为广阔的作战体系,还凭借187次的零事故弹射,充分验证了中国电弹系统的可靠。
所以,你说美国它能不“破防”吗!
要知道,美国的“福特号”从下水到勉强服役可是足足用了2200天,这还不包括后续的调教整改,而中国呢,不仅花费的时间不相上下,还一上来就是完全体,美国它不要面子的吗?
更让他们感到绝望的是,在中国大连、江南两大造船厂忙得热火朝天之际,美国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却连一艘“肯尼迪”号都造得“步履蹒跚”,至今都尚未实现海试。
这就更扎心了!
![]()
美国的海军,早已习惯了手握海洋霸权的日子,所以他们更加难以接受,那个曾经需要“踮起脚尖”才能观摩美军装备的中国,如今在航母领域,已经快要成为超越自己的存在了。
这种被超越的窒息感与光辉不复的破碎感,或许才是他们“破防”的根源。
不过,在“比惨”这件事上,即便美国已经“拔得头筹”,也还是有一个国家能“更进一步”,这便是印度。
试想,中国航母的进步之神速,让美国看了都无法接受,那印度这个号称二战后亚洲最先拥有航母的国家,又怎么能忍耐心中的“委屈”?
看看印度目前的主力航母,维克拉玛蒂亚号(超日王号),明明与中国辽宁舰(瓦良格号)一样都是重金买下的“二手货”。
![]()
但中国用老旧的躯壳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航母之路,而印度花几十亿美元买回来的,却到现在都还是一个“空壳子”。
即便是印度花14年打造出来的维克兰特号,也不过是排水量4万吨级的滑跃航母,与中国8万吨级的弹射航母福建舰可谓有着天壤之别。
而更无法比较的是,印度这艘“国产的希望”,还在建造过程中反复下水了三次,状况频出。
甚至就连莫迪视察的时候,这艘号称能载30架战机的航母,也只能摆出寥寥数架舰载机,与其宽阔的甲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以至于,为了强撑最后的排面,空荡荡的甲板活生生被莫迪打造成了瑜伽训练场。
试想,中国的福建舰在测试“电弹三杰”的时候,印度维克兰特号却只能验证“瑜伽垫”的防滑性,如此对比之下,你能想象印度人心底得涌现出多么剧烈的“绝望”嘛……
![]()
毫不夸张的说,福建舰的正式服役,对现在的世界来说,已经不再是简单对中国军工的展示,更是对美印这些国家发展能力的“拷问”。
它深刻地揭露出昔日的海上霸主,是如何深陷技术停滞与工业空心化的“绝境”。
又无情揭开了自诩“有声有色”的大国,与真正工业强国之间那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当空警-600预警机从那条被“污蔑”的2号弹射器上腾空而起,当歼-35隐身战机的利刃指向第二岛链之外的广袤大洋,或许直到此时,美印才能真正意识到:
新的全球海洋秩序,已经开始书写,而旧的霸权规则,终将走向灭亡……
参考文献
《福建舰不如美国50年前的老舰?美国媒体强行碰瓷,水平很拙劣》邵永灵(国际关系学者)
《福建舰即将入列,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开启,三项世界第一震撼亮相》王云飞评论(作战与武器装备军事专家)
《排水量8万余吨,揭秘福建舰的隐藏硬核实力》央视新闻
《电磁弹射为福建舰带来独特能力》环球时报
《福建舰和它的“超级弹弓》朝夕
《官宣:福建舰入列进入“攻坚”时刻》环球时报
《图解舰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Digitalunit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