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百模论剑·第二届全国“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创新大赛颁奖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成都站)启动大会在成都举办。大赛评出了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3项,来自成都的多个项目获奖。
![]()
▲获奖项目
据了解,本次活动在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数字经济专委会与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联合主办,既是全国科技创新力量的集中亮相,也是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实力的全面展示。2025年1-9月,成都人工智能产业保持了35%以上的高速增长。本届大赛中涌现出的多个优质项目已与成都相关区(市)县、产业园区及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在此次大会上签约。
去年11月,“百模论剑”首届大赛就在成都举办,参赛队伍涵盖智能制造、数字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多个关键领域。本届大赛在上一届的基础上全面升级,总决赛现场,55个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项目展开激烈角逐,在11月13日全部完赛,25个项目脱颖而出。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更在应用落地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获得了产业界、投资界的重点关注。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在获奖项目中,来自成都的团队表现亮眼。例如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的“迈克「智汇」实验室”荣获企业组一等奖,该实验室是以临床需求和质量管理为核心,通过融合自动化、数字化、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实验室在工作流、信息流和决策流三个层面全面智能化升级的新型实验室模式。
“成都市树德中学‘树德号’智能体项目”同样荣获企业组一等奖,该项目聚焦大规模因材施教和人机协同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索AI教育与AI技术赋能教学,构建“教学准备-课堂实施-课后辅导-教学研究”支持体系,落地“助教-助学-助评”智能化应用。今年5月,“树德号”智能体教育案例被2025全球人工智能大会收录;今年8月,该案例再次受到肯定,被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评为优秀案例。
![]()
▲一等奖颁奖
此外,还有多个来自成都的项目令人瞩目,例如四川大学“基于大模型的全自动渗透测试平台”项目荣获高校组二等奖;电子科技大学“蓉途无忧——基于多模型协同的智能交通隐患识别与管理系统”与“基于大模型驱动的高经济浆果智慧种植技术产业化发展”均荣获高校组三等奖。
据了解,本次大赛还吸引了全国超1500名青少年参与,在颁奖典礼上,特别为青少年组一等奖获奖选手颁奖,新生代卓越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大赛上获得展现空间。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欧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