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背景
11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有关工作。
“两重”建设,涵盖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强化部门协同,注重软硬结合,推动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稳步提升。
会议要求,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节奏,强化项目和资金匹配,积极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等资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放大“两重”建设效应。
聚焦·嘉宾
黄汉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
黄汉权。受访者供图
在“十四五”即将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之际,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实施“两重”建设工作,并强调将其放在“十五五”全局中谋划和推进。黄汉权认为,就是要突出实施“两重”建设的当前任务与长远规划,紧紧抓住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要求。
封面新闻记者 赵雨笙
“两重”建设涉及面广
部门间协同十分重要
黄汉权表示,“两重”领域建设涉及面广,交通、水利、住建、农业等相关部门间的政策协同十分重要,同时应注重“软硬结合”,进一步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资效率。
据了解,“两重”建设一年多来,围绕“硬投资”项目实施,一些部门和地方在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领域推动“软建设”举措,发挥了持续补短板、夯基础、利长远的作用。
黄汉权指出,“两重”建设中注重“软硬结合”,要坚持项目建设和配套改革结合起来,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办法和创新举措破解深层次障碍。
注重无形资产投资
注重创新要素投入
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优化项目审核,更加注重创新要素投入、无形资产投资,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黄汉权认为,“两重”建设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舞台。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在“两重”建设中更应注重创新要素投入。
他认为,要让整个创新链的不同阶段都有跟它相匹配的资本投入,从而形成一个资金投入的闭环。而无形资产投资,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他表示,“两重”建设还要将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结合起来,把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结合起来,打造一批标志性工程,推动办好一批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
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
需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
数据显示,今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领域。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与资金拨付节奏,强化项目和资金匹配,积极撬动超长期贷款、政策性金融等资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参与。
记者注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强化超长期贷款等配套融资,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
在黄汉权看来,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集中力量支持了一批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特别是实施了一批跨区域、跨流域,对项目统筹协调能力要求高的重大标志性工程。
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两重”建设?他表示,去年我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5.8%,比全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高出1.4个百分点。“两重”建设投资经营和综合收益比较稳定,是民营企业一直希望积极进入的领域,要更大力度向民间资本推介优质项目,同时要加大对民间投资的投融资政策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