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央视财经频道《乡村振兴中国行》栏目播出专题节目《守万家灯火 让山海生金》,深度报道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实施新时代电力“双满意”工程,服务宁德西洋岛海洋渔业可靠用电、助力福清鳗鱼养殖产业发展、服务龙岩新罗区发展振兴、推动三明尤溪农业生产电能替代的生动实践。
位于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的西洋岛,是闽东渔场的核心区域,渔业资源丰富。作为福建省内人口最多的远海岛屿,西洋岛早前仅通过一条海缆与陆地电网相连。2021年,国网福建电力在西洋岛建成了风光储微电网,与原来的海缆供电系统互为补充,为岛上的供电提供了双重保障。2024年,西洋岛风光储微电网发电量达1500万千瓦时,不仅满足了全岛的用电需求,还有富余的发电量通过海底电缆输送回陆地大电网。如今,风光储微电网让西洋岛电力稳定,民宿、渔业、加工业“多点开花”,出海捕捞、海钓等体验项目备受青睐,渔旅融合愈发红火。2024年西洋岛及周边海岛接待游客7.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9100万元。
鳗鱼无法通过人工繁殖,只能捕捞野生鳗鱼育苗,加上营养成分高,被称为“水中软黄金”,受到很多食客的欢迎。在素有“鳗鱼之乡”之称的福清市,为支持当地特色鳗鱼产业发展,满足养殖户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建立“一对一”24小时电力保障服务机制,安排网格员与养殖户对接,量身打造用电方案并提供定期上门巡检服务。在鳗鱼养殖大镇渔溪镇,当地鳗鱼养殖场有130家,在可靠供电的保障下,鳗鱼产业带动直接就业一千多人,已形成从鳗苗培育、专业化养殖到烤鳗加工、出口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白沙镇是龙岩市新罗区的油茶种植大镇,国家电网公司从2021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罗区,在白沙镇建设电气化小镇项目。国家电网公司捐赠项目——白沙镇电气化公共榨油中心每天可以加工8000斤山茶籽,出油率较传统手工高温压榨提升10%,让更多种植户从传统的榨油方式中解脱出来,助推茶油产业链发展。依托国家电网与省、市、区多层协同机制,国网龙岩供电公司持续强化电网基础支撑和能力建设,同时在新罗区白沙村建成福建省首家“电力爱心超市”,通过“小积分”激发乡村治理,激励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公共服务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营造文明乡风建设氛围;以电力科普馆为载体,通过科普体验、科普课堂等形式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童心深处,目前科普馆已经接待青少年研学1.5万人次。如今,白沙镇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3.45万元。
三明市尤溪县是全国制种大县,全县制种面积4万亩,产量达800万公斤。当地村民研发改造种子电烘干机,10台设备单次可烘干100吨种子。由于烘干种子其中一个环节是用生物燃料加热,烘干成本较高,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主动上门为村民算了一笔“电能替代”的经济账,经测算,一台设备能节约用能成本240元,单次10台烘干设备共可节约2400元。目前,国网尤溪县供电公司正全面推广全电烘干技术,推动制种基地实现“零燃煤、低能耗、高效率”升级。同时,该公司还响应用户用电需求,义务提供用能测算、用电检查等服务,切实帮农户降本,保障种子烘干用电,让农户种得更安心、对收成更有信心。
自2001年实施电力“双满意”工程以来,国网福建电力坚持不懈践行“绿色、便捷、可靠、贴心”品牌核心价值,让电力“双满意”点亮万家灯火。从一粒种子到一条鳗鱼,从一座小镇到一片海岛,创新的活力与智慧的力量深深融入八闽大地特色产业的发展脉络,谱写出因地制宜、山海共赢的振兴篇章。
内容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