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0岁以上注意!消化专家提醒:定期做这项检查,能避开消化道癌风险

0
分享至

11月15日上午,2025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开幕。本次会议聚焦消化系统疾病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热点,吸引了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科发展方向,交流临床实践经验。



早癌防治成效显著,基层能力提升成关键

“今年的会议亮点纷呈,全国众多消化领域的顶尖专家、院士以及各级委员齐聚,带来了最前沿的学术分享。”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主委、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缪林表示,本次会议专门设置了早癌诊治会场,并安排了几十台复杂内镜手术演示,包括超声下治疗、超微创胃肠吻合等前沿技术,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学习机会。


记者了解到,整个会议历时三天,将有多场专题学术报告以及操作演示,涵盖了目前国内消化系统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具体包括提升早期胃癌诊断能力的临床及培训模式探讨、胃癌前病变干预性治疗研究进展、微生态医学前沿、消化内镜机器人的现在与未来、中国超级微创的现状与发展、AI赋能内镜数智化升级等议题。

“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晚期肿瘤的患者在减少,有赖于早癌的检出率大大提升。”缪林说,如今我国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已经超40%,但距离国际上不少国家70%的标准还有差距,因而还要继续推广早癌诊断和治疗技术,让更多基层医生都能掌握。同时,缪林呼吁,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定期做胃肠镜体检,如果有家族史,检查的年龄还要相应提前。

专委会成立搭建桥梁,全周期预防守护健康

会议同期,江苏省预防医学会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作为该专委会主委,南医大二附院消化医学中心主任医师季国忠表示,预防是健康管理的核心,消化道作为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重要通道,做好其防护可预防50%以上的相关疾病。


“我们要树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理念,从出生到老年都重视消化道健康预防。”季国忠指出,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症状不明显,鉴别诊断难度较大,因此构建“防-筛-诊-治-康”全链条管理体系至关重要。专委会将重点开展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等工作,推动预防与治疗深度融合。

针对消化道肿瘤等重点疾病,季国忠介绍,专委会将联合公共卫生领域专家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方式,探索疾病成因与防治规律。同时,将加强健康科普宣传,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引导公众养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等高发疾病的发生。

据了解,首届专委会由102位委员组成,涵盖消化科专家、公共卫生学者、慢病管理专家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80多位常务委员和20多位年轻委员,将为消化系统疾病防治工作注入多元力量。

微生态医学新刊上线,解锁消化道健康新密码

本次会议的另一大亮点,是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创办、Wiley全球发行的英文期刊《Microbiota Medicine Research》正式上线。南医大二附院副院长、微生态医学中心主任张发明表示,该期刊将为全球微生态医学研究提供重要交流平台。

“人类的生存繁衍离不开共生的微生物群体,很多医学问题的答案都能在其中找到。”张发明介绍,微生态医学是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而消化道尤其是大肠,是微生物最集中、最重要的部位。肠道菌群失调不仅会引发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还可能影响神经精神系统,与糖尿病、焦虑抑郁等多种疾病相关。


张发明团队创立的肠道菌群移植技术,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手段。“对于抗生素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感染,肠道菌群移植能快速救治危重患者。”他还提到,微生物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些细菌可能导致肿瘤细胞转移或快速进展,这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他提醒,抗生素滥用、长期服用胃药、熬夜、酗酒、吃烧烤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疾病。“‘病从口入’不仅指食物,也包括药物,大家要重视饮食和用药健康,守护肠道微生态平衡。”

此次2025南京整合消化内镜学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我国消化内镜领域的学术实力与发展成果,更通过专家分享与经验交流,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疗、预防与研究指明了方向。随着早癌防治技术的推广、预防体系的完善以及微生态医学的发展,将有更多人受益于学科进步,筑牢消化道健康防线。

通讯员 陈艳萍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张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3岁男童高烧39.8℃ 1天后不幸去世 爸爸:最初诊断为普通感冒……

3岁男童高烧39.8℃ 1天后不幸去世 爸爸:最初诊断为普通感冒……

半岛晨报
2025-11-15 17:00:03
越来越难了!深圳一工厂订单不足加班少了,发文激励员工跨区工作

越来越难了!深圳一工厂订单不足加班少了,发文激励员工跨区工作

火山诗话
2025-11-15 17:55:20
中方决定擒贼先擒王,反击第一枪打向德国,更多手段还在后头

中方决定擒贼先擒王,反击第一枪打向德国,更多手段还在后头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1-15 18:08:51
韩媒:涉独岛问题,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驻韩外交官提出严正抗议

韩媒:涉独岛问题,韩国外交部召见日本驻韩外交官提出严正抗议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19:47:24
让日本开第一枪

让日本开第一枪

求实处
2025-11-14 21:40:03
西班牙王后女保镖火了!1 米 8 口袋鼓出棱角,腰部发力走路帅到犯规

西班牙王后女保镖火了!1 米 8 口袋鼓出棱角,腰部发力走路帅到犯规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6:44:50
1万助攻+205次三双!威少刷8纪录成历史首控 国王360万真签到宝

1万助攻+205次三双!威少刷8纪录成历史首控 国王360万真签到宝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11-15 11:54:02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杨兰兰最新消息!拒绝认罪,第四次庭审仍不现身

霹雳炮
2025-11-14 19:22:49
吉林45岁卡车司机在俄罗斯不幸遇难,同事:他装了货准备回国,下车检查时被撞

吉林45岁卡车司机在俄罗斯不幸遇难,同事:他装了货准备回国,下车检查时被撞

极目新闻
2025-11-15 00:17:42
橡皮1999元,马克笔2232元!知名演员吐槽上海一商店文具昂贵,橡皮品牌客服:适用于收藏

橡皮1999元,马克笔2232元!知名演员吐槽上海一商店文具昂贵,橡皮品牌客服:适用于收藏

极目新闻
2025-11-14 13:09:13
专家挖开刘罗锅墓葬,棺材打开后专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专家挖开刘罗锅墓葬,棺材打开后专家直呼:野史根本不可信!

瑶卿文史
2025-11-14 09:52:18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11 月 11 日日本政府官宣 2026 年上调签证费

日本政府正式宣布!11 月 11 日日本政府官宣 2026 年上调签证费

南权先生
2025-11-13 15:52:13
赛点被吹发球违规!何卓佳输球后落泪:找裁判当面理论 满脸委屈

赛点被吹发球违规!何卓佳输球后落泪:找裁判当面理论 满脸委屈

风过乡
2025-11-15 18:22:09
快报!快报日本突然宣布了

快报!快报日本突然宣布了

忠于法纪
2025-11-15 09:22:48
豆芽立大功!新发现:豆芽竟能在36小时清除50%的肠道垃圾

豆芽立大功!新发现:豆芽竟能在36小时清除50%的肠道垃圾

涵豆说娱
2025-11-14 15:47:49
展望同樊振东的乒乓球男单决赛,林诗栋这样说……

展望同樊振东的乒乓球男单决赛,林诗栋这样说……

上观新闻
2025-11-15 16:28:04
00后沪漂女孩发文:将永远维护上海人!

00后沪漂女孩发文:将永远维护上海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9:44:16
11月15日俄乌:又一次最远的袭击

11月15日俄乌:又一次最远的袭击

山河路口
2025-11-15 17:58:55
再见,皇马!西媒曝老佛爷即将离任,最大目标已完成,拿下7欧冠

再见,皇马!西媒曝老佛爷即将离任,最大目标已完成,拿下7欧冠

祥谈体育
2025-11-15 11:30:55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深度 | 这,才是驯服日本的唯一方法!

宇视天下
2025-11-13 22:36:36
2025-11-15 20:31:00
现代快报 incentive-icons
现代快报
以“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为办报宗旨、以“新新闻新文化”为特色定位的新型主流媒体。
104752文章数 1406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邹小兵郭延庆袁巧玲:孩子情绪行为问题频发,备好这个“救火”工具!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