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在学校担任办公室主任和副校长,她从2016年开始收受回扣,先是报刊征订方面,后来涉及艺术培训,到2020年升职后,她胆子变大,直接打起了学生培训费的主意,对外声称每人交240元,实际只给老师170元,中间70元被她收入自己口袋。
这件事持续干了四年,每学期每个学生都要被收取一次费用,总共算下来侵占了41万多,此外这位负责人还把学生的培训费拿去自己周转,挪用了75万多,连产生的利息都接近四千块,钱本来不属于她,但她用起来却很顺手,也没有人出面阻止,学校的财务监管如同虚设,根本没人认真核对账目。
她是怎么做到的呢,其实过程很简单,她一个人负责确定价格、收取款项、拨付资金,整个流程都由她经手,她说成本是二百四十元,但合同上写明的是一百七十元,学校委员会那边完全不了解实际情况,账面看起来一切正常,实际上钱款早就被她悄悄转移走了,这种做法没有直接偷抢,却比偷抢更加隐蔽,是从制度漏洞中滋生出来的一种腐败行为。
2025年3月,她被带到廉政教育中心,这才把事情全都交代清楚,退回了贪污、受贿和挪用的钱款共计51万余元,法院判处她四年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0万元,由于她是被带走的而非主动投案,未认定自首情节,坦白与退赃成为她唯一能够争取从轻处理的途径。
这类案子越来越多,以前是老师收红包,现在变成校长搞定价游戏,艺术培训这种非主课项目没人盯着,家长也以为是自愿的,结果就变成了灰色地带,教育部去年开始查收费问题,就是因为这种表面合规、实际违规的做法太普遍,学校不是公司,钱也不是校长的私房钱,可她还是把学校当成提款机用了四年。
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她贪污的金额,而是整个系统里居然没有人发现这件事,一个副校长能够独自决定定价、收取款项、办理转账,这说明监管机制早就形同虚设,这已经不是她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制度本身的问题,等到事情查清楚的时候,钱已经用完了,学生也毕业了,一切都来不及挽回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