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切鸭,又称白斩鸭,是广东省湛江市的特色名菜,属粤菜系,以肉质细嫩、润滑清甜、无膻味为特点,常与白切鸡、白切狗并列为当地传统名食。其选用本地细骨农家鸭或番鸭为原料,该菜以“补中养胃、滋阴润肺”为营养价值,体现了粤菜保留食材本味的烹饪理念,今天分享一个白切鸭的商业制作配方,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收藏。
![]()
一、核心原料选择
1. 主料:鸭的选择
品种:优先选用农家放养130-150天、完成第二次换毛的番鸭(西洋鸭)(如博白青头鸭),此类鸭肉质紧实、脂肪适中,无土腥味。
规格:体重控制在2.5-3.0kg/只(活鸭),确保出肉率(约70%)及出品一致性。
2. 卤水原料(商业批量配方,以10只鸭计)
生姜(拍扁) 250g 去腥增香,提升卤水底味
草果 10g 增加复合香气,抑制鸭肉腥味
沙姜 25g 核心风味原料,赋予卤水独特辛香
陈皮(干) 15g 中和油腻,增加果香
桂皮 20g 提升卤水层次感,增强肉香
香叶 5g 增加清新香气
盐 250g 调味基础,促进鸭肉入味
味精 150g 提升鲜味(商业生产中可替换为鸡汁或酵母抽提物,更符合健康趋势)
清水 17.5kg 卤水载体
3. 蘸料原料(商业批量配方,以10只鸭计)
沙姜(新鲜) 150g 核心蘸料原料,辛辣中带清香
紫苏叶(新鲜) 50g 增加清凉感,平衡油腻
食盐 50g 调味基础
白糖 30g 提升鲜甜度
白芝麻(炒香) 20g 增加坚果香,提升口感层次
花生油 800-1000g 。
![]()
二、制作流程
1. 鸭初加工(规模化处理)
宰杀放血:活鸭采用割颈放血法(放血3-5分钟),放净血后立即煺毛(需在放血后3分钟内完成,避免羽毛残留)。
去内脏:下腹开口,去除内脏(包括喉、肺、鸭油),清理腹腔内杂质,确保无残留。
清洗沥干:用清水冲洗鸭胴体2-3次,沥干表面水分(可采用离心脱水机,转速500-800rpm,时间1-2分钟)。
2. 卤水熬制
步骤:将生姜、草果、沙姜、陈皮、桂皮、香叶放入纱布袋(避免杂质进入卤水),加入清水、盐、味精,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制30分钟。
关键控制:卤水温度保持在90-95℃(避免沸腾,防止香料味过浓),熬制过程中需搅拌2-3次,确保香料出味均匀。
3. 浸烫卤制
设备:采用不锈钢浸烫锅(容量≥200L),配备温度控制系统(保持水温90-95℃)。
步骤:① 将鸭胴体放入烧开的卤水,提起鸭头浸4秒定型(避免鸭身卷曲),再放入卤水;② 第一次卤制:小火保持水温90-95℃,卤制3分钟后,将鸭提出浸入冰水(0-5℃)1分钟(使鸭皮紧致,停止余温加热);③ 第二次卤制:继续卤制20-25分钟,再次提出冰水浸泡1分钟;④ 第三次卤制:卤制10分钟,提出后用冰水冲洗表面(去除多余油脂,使鸭皮更脆)。
熟度判断:用竹签插入鸭胸部,拔出后无血水流出即为熟。
4. 晾凉与切件
晾凉:将卤制好的鸭胴体吊起晾30-35分钟(温度20-25℃,湿度60-70%),期间在鸭身表面涂抹花生油(防止干燥,保持皮色光亮)。
切件:① 斩下鸭脖、翅及爪,斩为0.8-1.2cm均匀块状;② 从鸭腹两侧进刀取下胸肉,沿脊骨斩背为两半,斩下鸭腿后同样斩为均匀块状;③ 根据客户需求,可整鸭装盘或小件装盘(如快餐用小份装)。
5. 蘸料制作
步骤:① 将沙姜、紫苏叶剁成碎末,加入食盐、白糖、白芝麻拌匀;② 起锅倒入花生油,烧至185℃(冒青烟),倒入上述原料中,快速搅拌均匀(激发香味);③ 冷却后装入消毒后的容器,密封保存(24小时内使用最佳)。
![]()
三、控制要点
温度控制:卤制过程中水温需保持在90-95℃(避免沸腾导致鸭肉散碎),冰水温度需≤5℃(确保快速降温)。
卤水复用:卤水可循环使用(每次卤制后过滤杂质,补充盐、味精及香料),越老卤水味道越醇厚(需定期更换,每10次卤制后更换新卤水)。
沙姜、紫苏叶需选用新鲜原料(当天采购当天使用),花生油需熬制24小时(去除生味,增加香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