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是地理原因。世界上其他文明在有一个时间里齐齐断代,那就是距今约4300年前的全球大洪水。大洪水由海啸倒灌陆地而成,在中国一直淹没了渭河平原,四川盆地。在世界七大洲中,大多数陆地都曾被淹没,只有像墨西哥高原一样的高海拔地方,以及一些高山没有被淹没。
除了高山之外,还有个躲过大洪水的原因是距离海洋非常远。因为海啸随着进度而衰减,如果距离足够远,哪怕海拔并不高,威力也会消失,海啸也会达不到。
![]()
而中国的地形非常特殊。首先是西高东低,海啸从西向东倒灌,总体来说衰减很严重,所以虽然也是损失惨重,但是中西部有很多地方是躲过了大洪水的。具体来说,中部的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区,以及整个陕西以西一直到帕米尔高原,这些中华民族远古时候活跃的地方,是没有受到大洪水影响的。
当然,大洪水不只是单纯的灾害,还带了一系列次生灾害,比如地震等。所以在中国西部依然有一些地形地貌被影响到了,所以大禹治水,也就是这里陆地上的大洪水是从黑水开始的。但这样的次生灾害并不是致命的,只是影响到其中的一部分。
人是文明的承载者。在大洪水当中,许多地方的人被淹死,文明也就断绝。而中国的中西部有大量的人存活了下来,所以文明也就延续下来了,并在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又蔓延回东部和四川平原等地。
![]()
中华民族没有灭绝的第二个原因是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产业形态。这个世界的产业形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农耕文明,一种是游牧文明。
游牧文明有其特殊性,首先是逐水草而居,这决定了游牧部落居无定所,游牧到了哪里,文明就带到了哪里,所以很难在同一个地方延续千百年的文明。其次是掠夺性。掠夺和扩张是草原法则的主要内容之一。扩张本来是文明弘扬的方式之一,但是长年累月的战争,世世代代的战争,总会导致一个民族的毁灭。在中国历史上,那些曾经给中国带来重大影响的民族,比如匈奴,突厥,柔然、契丹等等,都是有过世界级影响的,但至今已经不知去向,他们的文明也大多消失无踪。世界的影响就是扩张,而不知去向就是扩张带来的后果,这也是游牧文明难以永远延续的症结。
![]()
中国和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主体,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哪一个农耕民族体量有这么大,这也导致了他们很多在草原民族的冲击中文明被毁灭。而越往古代,这个星球上的草原民族就越多,比如远古时代,生活在欧洲,中亚,西亚等地的,大多数都是草原民族,而这些民族的文明就被毁灭了。所以欧美的主体民族历史都比较短,当然,文明的深厚程度也就远远不如华夏文明。
![]()
除了以上两大原因之外,中国的古典易学对文明的和延续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古典易学是阐述世界本源逻辑的学问,这种学问后来诞生了周易,并进一步诞生了诸子百家。在诸子百家当中,儒家后来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不管是在古典易学当中还是在儒家当中,强调的是世界的发展逻辑,他们就会主动遵循这样的逻辑。而侵略和扩张是反逻辑的,所以中华民族自古不尚侵略。也就是很少主动输出战争。而战争带来的文明的毁灭,在上一段已经详细讲述过了,这里就不再啰嗦。
![]()
如果根据山海经等书的内容来分析,地球上的大洪水是周期性的,每隔5000多年就会发生一次。山海经的大荒时代,讲述的是天地阴暗,尘沙乱飞的场景,这样的场景距今约8500年到7500年。而形成这种场景的原因,就是在距今约9500年的时候,发生过另一次大洪水。那一次没有大禹治水,所以地面上的洪水是自然干涸的,这造成了东部大面积的土地上植被缺失,泥土裸露,因此形成了旷世长风,飞沙走石。这样的生活威胁着地面生物的生存,所以帝俊和他的妻子们制造了10个太阳和12个月亮,让中华民族得以生存下来。关于这点,我在之前的大量文章中都已经阐述到过,在本文就不去证明了,因为要证明所需的文字非常多,会喧宾夺主。
大洪水是毁灭文明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两次大洪水对世界上中国以外的其他大多数地方形成毁灭,中国却都躲过了。所以华夏文明从诞生以来就从来没有断代过。关于大洪水的讲述,是我这些年的出来的个人见解,社会上很多专家并不承认,请大家理性看待。#中华文明5000年为何未能断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