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时间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容易导致肩膀和颈部肌肉僵硬、酸痛,甚至会感觉脑袋特别地沉,脖子都快扛不住了。
这个时候,不妨试试放松这2个关键部位,只要几分钟,或许就能舒坦许多。
肩颈酸、脑袋沉?
先找到这两个部位的肌肉
1、斜方肌上段
斜方肌上段位于脖子两侧,一直延伸到肩膀,它是维持头颈姿势、肩部姿态的重要肌肉。日常抬头、转头、抬肩膀等动作,都少不了它的参与。
![]()
当我们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者弓着背敲键盘时,斜方肌会持续处于“紧绷用力”的状态。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酸胀、僵硬甚至疼痛。
![]()
大家可以借助下图中的拉伸动作,感受到它的存在,以及是否紧张。
![]()
步骤:
1、坐在椅子上,背挺直,肩膀放松。
2、右手覆于头顶,左手自然垂放或抓着椅子边缘(避免拉伸过程中左肩跟着往上抬)。
3、右手把脑袋缓缓地往右侧拉,让右耳靠近肩膀,然后将脸朝向腋窝方向。
4、保持15-30秒,感受拉伸感。
结束后,别猛抬头,可缓缓松开手,并让脑袋缓缓回正。然后换下一侧。
2、枕下肌群
枕下肌群位于后脑勺,并不像斜方肌这么耳熟能详,但我们常常会用到它。
![]()
我们低头玩手机时,枕下肌群就几根紧绷的小绳子,持续“拽”着往前探的脑袋。时间长了,紧张的肌肉不仅会让我们抬头、转头时有“卡顿”感,还可能引发一些“连锁反应”。
由于枕下肌群的位置非常特殊,处在颅底与上颈椎交界处,枕神经、 椎动脉 就在这附近,肌肉过度紧张时,容易对它们造成压迫或牵拉,出现下列表现:
脑袋发沉发紧:后脑勺到头顶出现“紧箍感”,或者感觉整个脑袋沉沉的,这可能和神经受到压迫、供血被影响有关。
眼睛酸胀难受:这和人体自带的“眼–颈反射”有关。我们转动眼球时,枕下肌群会同步地发生轻微收缩。而肩颈肌群的高张力,也会通过筋膜链,影响控制眼部活动的肌肉(眼外肌),引起酸胀感或视疲劳感。
题外话:“眼球转动”可以帮我们定位枕下肌群。手指放在颈后侧、发际线附近的凹陷处,然后转动眼球,可以感受到肌肉轻微的收缩。
可借助筋膜球
松解这两部分的肌肉
想必大多数朋友都发现了,自己用手揉捏、捶打肩颈,带来的改善很有限。
这时,一个小小的筋膜球就能帮上忙。
![]()
它的优点是,精准度更高、力道可控。
它的原理很简单,通过在身体表面的滚动或点压,来轻轻牵动下方的肌肉、筋膜,松开它们之间的“粘连”,让肌肉恢复弹性。并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清除代谢产物。
筋膜粘连
![]()
此外,筋膜球的按压还能刺激局部机械感受器,向神经系统传递“放松信号”,以解除紧张状态。
而且筋膜球体积小、重量轻,塞在抽屉或随身包里,累了就能拿出来用,完全不占地方。
怎么用筋膜球松解?
使用筋膜球按压时,应以“酸胀但不刺痛”为准,不要用力过猛。
1、松解枕下肌群
枕下肌群是位于颅底的核心肌群,主要负责头部的精细调节和姿势控制。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低头)或精神压力,都极易导致该肌群紧张劳损。
方法一:靠墙滚压
*在办公室也能悄悄放松。
动作示范:卓正物理治疗师 王钰惠
步骤:
1、定位:先用手触摸颅底凹陷处,转动眼球,感受枕下肌群的位置。带着这种“觉察感”去放松,会更安全、更有效;
2、靠墙:背靠墙壁,将筋膜球置于颅底凹陷处,注意避开颈椎;
3、姿势:轻收下巴,类似于微微“点头”;
4、点压滚压:利用身体靠墙的压力,产生轻柔的点压,然后小幅度地、缓慢地滚动球体;
5、重复:换至另一侧重复以上步骤。
时间:每侧1-2分钟。如感到头晕、恶心、眼睛胀痛,立即停止。
方法二:卧姿滚压 *可在睡前进行,但建议在地面铺上瑜伽垫完成,过软的床垫会影响效果。
动作示范: 卓正物理治疗师 王钰惠
步骤:
1、准备:2颗筋膜球并排放入弹力网套/袜子中固定(可参考下方第二段视频演示);
2、定位:先用手触摸颅底凹陷处,转动眼球,感受肌肉的存在,带着这种“觉察感”去放松,会更安全、更有效;
3、仰卧:将筋膜球置于颅底凹陷处,注意避开颈椎位置;
4、前后滚压:双腿屈膝踩地,协助身体前后缓慢地、小幅地移动,让筋膜球温和地滚压枕下肌群;
5、左右点压:缓慢地左右轻摆头部,以均匀的、轻柔的力度点压枕下肌群。
时间:1-2分钟。如感到头晕、恶心、眼睛胀痛,立即停止。
为什么要准备2颗筋膜球?
仰卧滚压时,两颗筋膜球中间的凹槽能让颈椎自然悬空,同时均匀托住左右枕下区,更稳定、更安全。弹力网套(或替代袜子)的包裹能避免筋膜球在使用时意外散开。
2、松解上斜方肌
上斜方肌连接颈部、肩膀和肩胛骨,我们抬头或低头、玩手机或敲键盘都需要用到它,长时间“工作”会使其紧张。
动作示范: 卓正物理治疗师 王钰惠
步骤:
1、靠墙:把筋膜球放在肩胛骨上缘、靠近颈侧处(也就是我们平时伸手捏到的肩颈交界处);
2、姿势:肩膀放松,不要耸肩;
3、滚压:利用身体靠墙的压力,小幅度滚动筋膜球。
4、重复:换至另一侧重复以上步骤。
时间:每次1-2分钟。如头痛、眩晕或手指麻,立即停止。
除了筋膜球松解以外,还可以再做一组斜方肌拉伸动作,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
但是,放松只是“救急”,更关键的——无论工作还是玩手机,每隔30–40分钟要起身活动,让头、颈、肩接触“静态疲劳”,这才是远离酸痛的根本办法。
⚠️注意:如果肩颈不适,伴随持续的头晕、头痛、上肢麻木,或疼痛延伸到手臂,那么建议就医排除颈椎病变。
*如果你想问,筋膜球该怎么选?可以继续往下看,但含有广告——
我们的自有品牌DHVITAE推出了一款筋膜球,即上文视频中的同款,双十一特惠中:
21元/个 顺丰包邮
买2个仅35元 折合17.5元/个
戳此购买
✅️食用级硅胶:安全无异味,细腻有弹性;
✅️高弹舒适:可按摩足底、肩颈、手臂、臀部等部位,全身疲惫一“球”赶走;
✅️容易清洁:水龙头下冲一冲就能清洁干净;
✅️小巧便携:可带它上班、出差、旅行。
右图:露营也带上了
午休时,挨着墙滚一滚上半身;
开会时,偷偷塞大腿下压一压后侧链;
回到家,滚滚足底、小腿、臀部;
运动前,针对训练部位、僵硬处重点松解……
21元/个 顺丰包邮
买2个仅35元 折合17.5元/个
参考文献
[1]Moon SE, Kim YK. Neck and Shoulder Pain with Scapular Dyskinesis in Computer Office Workers. Medicina. 2023; 59(12):2159. https://doi.org/10.3390/medicina59122159
[2]Li, R., Liu, Y., Zhang, Y. et al. The effect of suboccipital muscle dysfunction on the biomechanics of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 a study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5, 400 (2024). https://doi.org/10.1186/s12891-024-07401-5
内容编辑隼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文章转载请联系:medicine@distinctclinic.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