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欧盟取消小包裹免税、德国大谈“去依赖”,日本跟风表态,这一连串操作,怎么看都像是西方在用尽手段给我国制造麻烦。
![]()
就是看到我国商品在全球市场越做越好,心里不平衡了,想用政策来给我们添堵。
欧盟“封包”来势汹汹,德国对华“去依赖”激进升级
先说欧盟这波“封包”操作。2025年刚过,欧盟突然宣布,明年开始,跨境电商小包裹不再享受免税待遇。这消息一出,不少做欧洲电商的中国卖家心头一紧。过去,许多中小卖家靠小包免税政策,把商品轻松送到欧洲消费者手里,价格优势明显。
![]()
免税一撤,成本蹭蹭往上冒,低价策略直接受影响。欧盟给出的理由挺直白,说本地电商发展不够好,竞争不过中国卖家,为了“公平”,只能取消政策。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公平”背后,其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
从欧盟的担忧也能看出来,欧洲市场被我国商品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服装、3C数码、小家电这些品类,欧洲本地卖家想和中国卖家拼价格、拼效率,根本拼不过。
面对压力,欧盟选择堵门槛而不是提升自身竞争力,显得有些气急败坏。其实,过去欧盟是全球化的推动者,如今却频频用政策给自家市场“围墙”,这转变耐人寻味。
![]()
德国这边同样没闲着。俄罗斯能源危机后,德国对外经济的“依赖恐惧症”彻底爆发。本来是担心能源卡脖子,结果现在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对我国的经济联系上了。绿党在联合政府里话语权上升,德国对华政策明显转向激进——一边推动对华“去依赖”,一边在政策上制定各种限制。
比如对德企在我国的投资设限,限制对华投资担保,甚至推动新版战略草案,把我国定义为“系统性对手”。5G网络里,德国还计划逐步移除华为和中兴的设备。
但这些政策真能让德国更安全吗?只要看看德国工业的实际情况就知道了。德国制造业高度依赖我国的供应链,无论是汽车、机械,还是绿色能源,缺了我国的配件和市场,德国企业根本玩不转。反观德国出口,最大买家之一就是我国。
![]()
哪怕政治层面再怎么喊口号,企业还得靠市场吃饭。这种“去依赖”政策看似强硬,实际更像是“经济自伤”。不少德国企业家已经发出警告,断了中国市场,德国自身损失更大。德国政界把“安全”和“独立”挂在嘴边,企业界却想要“务实”和“合作”,两方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说到日本,大家都不意外。日本在对华问题上历来紧跟欧美,这次也不例外。无论是芯片出口限制、半导体设备管控,还是对5G技术限制,日本都和欧美步调一致。日本政府频频表态,要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加大本国制造业的自主比例。
![]()
可日本的精密制造、高端材料,其实同样离不开我国的原材料和市场。全球化的链条不是说断就能断的,有些政治动作大于实际效果。日本在对华政策上“表忠心”,但国内企业的实际选择却更务实。
把欧盟、德国、日本一起看,其实就是一出“合围”大戏。西方这些发达经济体,长期把持着全球产业链的上游位置。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技术进步、市场规模扩大,原本稳固的格局开始松动。
![]()
我国商品和企业不断“走出去”,抢占全球市场份额,这让欧美日感受到强烈压力。一方面,他们嘴上喊着自由贸易,另一方面却频频出台各种限制措施,本质上就是想拖慢我国的发展速度。
稳中求进,把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面对这些外部压力,我国选择的路数很有讲究。并不是简单“以牙还牙”,而是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变化的不确定性。比如,针对欧盟免税政策取消,国家鼓励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附加值。
![]()
有关部门还推动通关便利化,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传统低价出口模式固然受影响,但也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把更多精力用在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上。长远来看,这反而是我国企业由“大”向“强”转变的机会。
面对德国的“去依赖”,我国并没有被动防守。相反,国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与德国企业的沟通协作。很多德国企业高管公开呼吁理性看待中国市场,强调合作共赢的重要性。
我国的立场始终鲜明——我们欢迎一切理性、务实的合作伙伴,但不会接受无理打压和歧视性措施。时间会证明,谁在这场博弈中能笑到最后。
![]()
日本的“脱钩”更多停留在政策和口号上。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积极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吸引优质外资,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同时,政府也密切跟踪外部政策变动,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帮助企业规避风险。这种“以我为主”的应对策略,让我国在全球经济风云中始终保持稳定和韧性。
外部环境的确复杂多变,但我国市场庞大、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突出,这些都是难以替代的优势。欧盟取消免税政策,短期内会让部分企业感到压力,但也是一次优胜劣汰,有助于我国企业加快升级。
![]()
德国“去依赖”政策如果一味走极端,企业的反弹和市场的现实会让政策回归理性。日本的“脱钩”终究难以彻底落地,全球供应链的耦合度远超政客们的想象。
更关键的是,我国始终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无论外部怎么变,政策的核心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没有被裹挟进西方设定的“对抗”节奏,而是以自身的确定性和稳健步伐,回应世界的不确定。
历史一再证明,任何封锁与打压,都无法阻挡中国前进的脚步。我国企业在逆境中成长,市场在风浪中壮大,创新能力在挑战中提升。这种韧性和自信,才是我们最宝贵的底气。
![]()
欧盟、德国、日本这些“合围”动作,看似风风火火,实则底气不足。世界早已不是靠筑墙设限就能左右的格局。我国发展到今天,靠的不是任何人施舍的“红利”,而是自身踏实打拼、改革创新的成果。
面对挑战,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走好自己的路。西方设障者到底是想保护自己,还是害怕中国?留给他们自己慢慢琢磨吧。
参考:提前2年执行!欧盟或于明年取消小额进口包裹免税政策——亿邦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