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工信部、公安部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这份文件对于二手车出口行业的影响和约束力度是空前的。同时可以说此次是矛头直指“零公里二手车!”
![]()
在通知中有这样一项规定:
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180天)的车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指导本地企业补充提交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内容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提供售后服务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对无法提供上述车辆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
这一规定基本上让“零公里”二手车出口无门了。
因为汽车经销商企业是拿不到加盖生产企业公章文件的,而如果汽车生产企业出具类似文件的话,企业自身的问题也会凸显出来;所以“零公里二手车”的现象应当可以终结,只是为什么要以如此之大的力度去整顿,这些车的出口创收难道不好吗?
![]()
“零公里二手车”有三大危害。
1.出口“零公里二手车”会造成正常渠道出口车辆的产品竞争力大幅下滑。
因为这些车的收购价格低,出口对应的费用也要低一些;于是同样出口到某一块市场的时候,这些车的售价则要比以正常渠道出口并销售的车辆低。那么在车辆本身是新车的前提下,消费自然愿意去购买这些车。这就像是在国内买平行进口车和正常渠道的进口车一样,平行进口车是通过非授权渠道从海外进口,价格也要比品牌方出口过来的车低。所以如果任由这些“零公里二手车”出口的话,未来国产汽车在海外市场难免会受到很大影响。
![]()
2.出口“零公里二手车”必然扰乱出口市场的竞争秩序。
披着“零公里二手车”的外衣,拿到多种补贴,产品价格的优势尽显。而短视的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其难免会在出口市场里展开价格竞争。当这些车的价格整体低于所在市场同级车成本价的时候,其本土市场同级车还要卖吗?所以“零公里二手车”的危害是很大的,包括以新车在海外规范的汽车市场里搞高度的产品价格竞争的危害也很大;企业应当遵守市场所在地的竞争秩序,要谨防触碰法律法规底线。
![]()
3.出口“零公里二手车”是车企于本土市场恶性竞争的手段之一。
车企为了刷出汽车销量数据,其中往往会有一些车企主动去搞“零公里二手车;”或者通过强压库存等方式给经销商加压,让经销商被动去搞“零公里二手车”出口。这样既能获得漂亮的额销量数据,又能够缓解企业自身的压力,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但是这样的数据毕竟还是虚假数据,依靠这样的数据去展开竞争显然属于不正当竞争,只会上演“劣币驱逐良币”的桥段。
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分析,“零公里二手车”都应当被禁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