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静姝)电池短路瞬间起火,黑烟腾起;烟雾帐篷内视线受阻,村民弯腰逃生……近日,以“119”消防宣传月为契机,北京市海淀区消防救援局持续推进消防安全“五进”之“进农村”工作,联合北京市消防志愿者总队和香山街道、上庄镇、苏家坨镇,先后走进梅所屯、皂甲屯等10个村庄,将消防安全培训的课堂搬到村民家门口,精准聚焦村民自建房这一消防安全薄弱环节,强化房东主体责任,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
消防志愿者现场展示灭火器的用法。海淀消防供图
随着城乡发展,村民自建房出租普遍,随之而来的电动车违规充电、用电用气不规范、疏散通道堵塞等问题成为农村地区的防火痛点。提升自建房房东这一“关键人”的安全意识和主体责任,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在香山街道“119”消防宣传月的启动仪式现场,消防指战员为房东们开展了针对性培训。“以往发放宣传册效果有限,特别是部分房东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认识不足。”海淀区消防救援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新修订的《北京市消防条例》针对人员密集场所专门新增规定,要求集中用于出租的村民自建房,应不少于两部疏散楼梯或两个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此次系列培训从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入手,旨在通过实地体验,让房东们牢记法律法规,切实了解惨痛后果,主动扛起责任,强化源头治理。
在梅所屯村的电动车电池短路实验台前,房东王大爷目睹电池瞬间蹿出的火苗,连连后退。在香山街道的活动现场,电器火灾模拟实验台、电动车模拟起火实验台前也围满了群众。这种直观的方式,将抽象的危险具象化,极大地触动了参与者。
43岁的房东杨姐在体验完烟热逃生帐篷后,额角挂着汗珠感慨,“我们家厢房现在住着3户,作为房东,不仅要自己学会逃生,还得教会租户,责任重大。”在消防志愿者的引导下,760余名村民通过烟雾帐篷、电子灭火模拟等体验项目,在“实战”中掌握了“弯腰低头捂口鼻”的逃生要领和“瞄准火焰根部喷射”的灭火方法。
海淀区消防救援局相关领导介绍,此次直面农村防火“源头”的精准培训,覆盖香山、上庄、苏家坨等多地。村民们带回家的不仅是消防安全知识,更是落实主体责任、从源头抓好安全的意识和决心,为构建平安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 刘倩 校对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