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由著名演员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凭借帅气儒雅的外表、成熟稳重的气质,做潜伏工作深沉内敛而暗藏锋芒的处事风格立即圈粉无数。其中,吴石在家庭中与妻子王碧奎相濡以沫、深沉内敛的情感,温柔似流水的家庭温情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
实际上,影视剧也是鲜活地还原了国民党高级将领吴石与妻子相濡以沫的爱情。在民国军阀和国民党将领纳妾成风的时代,身为陆军中将的吴石,虽然位高权重荣华富贵,却一直在战乱的动荡岁月中,一生只娶王碧奎这个妻子,从未纳妾,始终恪守对婚姻的忠诚,与结发妻子碧奎相守 27 年,直至就义牺牲,这在民国是非常罕见的。
现在,本文就讨论吴石将军为什么能打破“高级将领军阀必纳妾”的惯例,在他与妻子这一段跨越半生忠贞不渝的婚姻背后,藏着怎样的家国情怀和人格坚守?本文为你解读这一切的缘由。
一、时代风气:纳妾成风的军政界
要理解吴石一夫一妻不纳妾选择的难得可贵,必需了解他处在纳妾成风的民国军政界。民国从晚清封建社会脱胎,虽然法律上提倡一夫一妻制,但封建社会纳妾成风的积习难改,尤其在上层的军政界,纳妾通常被视为高官将领地位、权力和财富的显摆!
![]()
如在国民党将领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就是四川军阀杨森以妻妾成群、子女众多而“闻名”,公开的妻妾有12位,子女共计43人。四川军阀范绍增姨太太数量众多,传闻有数十位之多;国民党陆军一级将领阎锡山有一妻一妾。
据史料记载,民国军政界上层纳妾成风,仅公开记录的军阀将领中,纳妾3人以上者占比超六成;纳妾甚至在民国军政界,被视为 “延续香火”“彰显身份” 的必要方式,就连中下级军官也常以 “多房姨太” 彰显身份地位,部分将领甚至以“姨太太数量”暗中攀比地位。
但吴石作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位高权重,身处国民党权力的核心,完全具备纳妾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实力,却始终坚守“一夫一妻”制,与结发妻子厮守人生岁月,可以说是难得可贵的清流!
![]()
二 寒门学子与书香门第的联姻:1923年的选择
1 吴石将军的寒门学子
我们看看吴石将军与结发妻子王碧奎的爱情。吴石(1894—1950),字虞薰,福建闽侯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后考取日本陆军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回国之后在国民党内担任高官职务,历任第四集团军参谋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事、国防部史政局局长、参谋次长等要职,1948年晋升中将,1947年经何遂父子引荐与中共建立联系,1949年携家人赴台潜伏,任国防部参谋次长期间传递核心军事情报。
吴石是蒋介石极为倚重的军事智囊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少有的兼具实战经验与系统军事理论的高级将领。
2 吴氏将军与书香门第的王碧奎结婚
1923 年,29 岁的吴石经族人介绍,与 19 岁的书香门第女子—王碧奎成婚,婚后相守27年直至1950年吴石就义。
![]()
吴石的妻子——王碧奎(1896—1979),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接受新式教育,通诗词、懂英文,是当时少见的知识女性。
虽然这是一场典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旧式婚姻,但也算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两人在民国时局动荡的环境中,却凝聚了非凡的爱情。
王碧奎出生在书香门第,有知识有文化,通晓英文与古典诗词,婚后常与吴石共读《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甚至协助他翻译日文军事资料。吴石研究日军战术时,王碧奎逐字翻译日文军事典籍,熬夜标注重点,字迹比他还工整。
王碧奎的贤惠,令吴石觉得婚姻生活幸福无比,曾在日记中写道:“得妻如此,何忧国事艰难。”
![]()
3 乱世中两人爱情的醇厚
在婚后的三十年间,吴石和王碧奎在民国历经战乱的颠沛流离生活,剩下八个子女中四人先后早夭。如长子吴美成,在 1946 年乘船返京过程中,由于遭遇火灾失踪;四子、五子分别患上脑膜炎和肺炎相应夭折离世。作为母亲,当遭遇接连的丧子之痛,王碧奎为了给丈夫分忧,都是隐忍支撑伤痛,每次给前线作战的吴石将军写家书,都是只报平安。
在电视剧中《沉默的荣耀》中反复出现的“凤梨酥情节” 情节并非虚构,真正历史上的吴石妻子——王碧奎,的确是擅长烹饪闽式点心。每一次吴石出差回到家中,总能吃到妻子为自己烹饪的闽式糕点——凤梨酥。
《沉默的荣耀》浓墨重彩展现了吴石赴台潜伏的惊险历程,也是真实历史的还原。那是在1949年,吴石接到赴台调令。他本来的计划让王碧奎带孩子避居香港,自己一个人去台湾;但蒋介石却要求他“携妻儿赴台”。
![]()
于是,吴石特意将长子长女留在大陆,抱着幼子对王碧奎说‘若我不归,守好儿女,这句遗言成了夫妻最后约定。
在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王碧奎察觉丈夫接受领导的命令,独自赴台,为了不与丈夫分离,她毅然带着孩子赶来,眼中虽然有担忧的情绪,却是流露“生死与共”的坚定神情,乃是对这一历史场景的真实还原。
4 吴石将军在遗书中表达对妻子的深情
真实历史上的吴石,将大儿子吴韶成、大女儿吴兰成留在大陆。但这一决定,让家庭陷入永久的骨肉分离。
在台湾的吴石,升迁为国防部参谋次长,表面虽然是蒋介石的心腹,参与很多国民党作战计划,实则却是中共台湾东海情报小组的成员,源源不断向中共传递作战的核心情报,帮助中共打胜仗。
![]()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脚不湿?1950年,因叛徒蔡孝乾的出卖,他与女共产党员朱枫、好友陈宝仓等同时被捕。
临刑前,吴石写下绝笔诗:
“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在这一诗中,吴石未提个人安危,却饱含对未完成事业的遗憾。
临刑前,吴石在遗书里写“壮年气盛时我常发脾气,她从未怨过”,纸页上满是泪痕。
可以看到吴石与王碧奎的爱情,可谓是乱世见深情!
![]()
5 吴石妻子对爱情的坚守
当1950年6月10日,吴石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时年56岁。妻子王碧奎闻讯后,悲痛欲绝,本人也遭受牢狱之灾,出狱后终身不再嫁人,忍辱负重抚养子女长大,后远走美国客逝异乡。
据国家安全部披露,吴石就义后,周恩来总理特意指示保护吴石在大陆的家属;数十年后,新中国政府也组织吴石散落在海峡两岸的子女在美国重逢,这份跨越海峡的守护,让夫妻二人对爱情的坚守更显厚重。
三 吴石始终能一夫一妻的原因
现在,讨论为什么吴石在纳妾成风的民国政军界,始终坚持不纳妾,保持一夫一妻呢,原因有三:
![]()
第一,接受新式教育
吴石对一夫一妻制的婚姻选择,与新式教育熏陶是分不开的。吴石十八岁时候,以福建省状元身份考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这一所近代著名的军事名校,不仅传授兵法,更是引进了西方的“一夫一妻”婚姻思想理念。
之后,吴石去日本陆军大学深造,接受也是西方婚姻理念。虽然吴石的校友中有许多纳妾者,但他本人深受西方新式婚姻理念影响,接受包办婚姻,但坚持一夫一妻,抛弃纳妾的封建陋习,曾当众反驳同学‘纳妾显身份’的言论;同时始终认为“婚姻应以情意为基础,而非功利与香火”。
第二 尊重女性的人格平等
吴石尊重女性的人格平等,自然坚守一夫一妻制。如他抛弃了封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错误理念,坚持让女儿读书接受教育。同时,他认同男女平等理念,视妻子为平等的伴侣,并不是附属品,自然不屈接受将女性物化的纳妾行为。
![]()
第三 高度的道德自律
吴石一生都是严谨克己,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职业操守上,都有着很高的自律性,一生都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嫖。就是这一种高度的道德自律性,使得吴石在拥有权力时候,也能够克制欲望,抵制外在诱惑,坚守一夫一妻制原则。
因此,吴石从不抽烟喝酒的自律,让他在权力诱惑前始终清醒——对婚姻的忠,从来都是对信仰的诚。
结语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中描绘吴石和妻子王碧奎的恩爱画面,背后是吴石对爱情、家庭和责任的非凡坚守。
![]()
我们要知道,在那个纳妾成风的年代,吴石将军一生坚守诠释了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的真谛,让英雄形象更显立体。我们可以品读吴石将军,不仅有舍生取义的家国大义,亦有对家庭的温情、对爱情的坚守和夫妻感情的担当。令我们觉得吴石将军,不仅具有家国大义的血性,也是一位有责任心,对家庭能担当的好男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