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研学
关注自然人文
热爱绿水青山
纪实
2025年11月3日,在秋日的和煦阳光下,西安市第三十中学七、八年级师生,在聚焦“生态秦岭·地质奇观·人文关中”的主题下,一同踏上了这场生态与人文共享的研学之旅。
![]()
![]()
![]()
研学之旅的序章,在一座充满生命奇迹的殿堂——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拉开帷幕。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动物园,它坐落于被誉为“中华生物基因库”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秦岭北麓。师生们脚下的这片土地,连接着广袤的秦岭山脉,这意味着,师生们看到的许多动物,它们的祖辈就生活在不远处的深山密林之中。因此,同学们的第一站,是一次从“圈养”到“自然”的延伸,一次关于生命、生态与责任的深度探索。
![]()
在秦岭动物园中,生物老师苏提在园内针对鸟类展馆和保护区开展了一次行走式“爱鸟护鸟”的生态课堂。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聆听鸟语,感受生命之美,并借助宣讲让学生提升“爱鸟护鸟”的责任意识,自觉化身护鸟小卫士,用实际行动共同守护这些脆弱的蓝天精灵。
![]()
告别了生机勃勃的动物王国,次日清晨来到研学的第二站,一座由地球自身力量塑造的天然地质博物馆——翠华山。
翠华山并非普通的山脉,它是中国罕见的山崩地貌地质遗迹的典型代表。亿万年前,强烈的地震与地质运动,让山体瞬间崩裂、倾泻、堆积,形成了今天所看到的奇绝景观:巨大的崩塌石块、堰塞成湖的天池、深邃幽静的风洞冰洞……这一切,都是地球写给人类的“石头书”,记录着惊天动地的地质往事。
![]()
探索翠华山地质公园的研学途中,地理老师李轩锐带领同学们根据实地场景走进一场亿万年的地球对话。通过考察壮观的山崩遗迹、探究风洞与冰洞的成因,带领学生用科学的探究精神,进一步深刻理解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韧性,收获一堂行走在天地之间的生动课程。
![]()
在领略了秦岭的自然奇观与地质奥秘之后,研学的第三站,将穿越时空,走进一座活态的关中民间文化殿堂——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这里不是冰冷的陈列馆,而是一个由无数关中先民的生活智慧与艺术匠心共同构建的“家园”。博物院将散落在关中各地的明清古民居、戏楼、庙宇等建筑,一砖一瓦、一梁一柱地搬迁复建,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瑰宝,更是关中地区社会生活、宗族观念、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
![]()
![]()
本次研学之旅,是在西安市中小学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这次研学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正含义。它不仅指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宝贵的经济资源,更指向一个更深层的价值:“绿水青山”是生命的摇篮,是地球的史书,是文明的根基。
从秦岭生灵的和谐共存,到地质遗迹的鬼斧神工,再到民俗文化的璀璨夺目,同学们看到了一条清晰的脉络:自然孕育了生命,生命改造了自然,而文化,则是生命在与自然互动中绽放出的最绚烂的花朵。
旅程虽已结束,但思考永不停止。让同学们这次研学的所见、所闻、所感,内化为保护自然、尊重生命、传承文化的责任与行动。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用同学们的知识和热情,共同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