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冬日里的“菜中人参”,包饺子鲜美多汁营养高,吃一口暖身又养人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当市场上的绿叶菜逐渐减少时,有一种野菜却愈发鲜嫩——它就是被誉为“菜中人参”的荠菜。这种不起眼的野菜,不仅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的智慧,更以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鲜美口感,成为冬季餐桌上的明星。
唐朝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其“杀诸毒”,现代营养学更证实其钙含量是牛奶的2倍,且富含黄酮类物质与膳食纤维。今天,我们就用这“天然补钙剂”制作一道鲜美多汁的荠菜饺子,让冬日的餐桌焕发田野的清香。
![]()
一、荠菜:冬日里的营养宝库
荠菜虽为野菜,却堪称“营养模范生”。每100克荠菜含钙量高达294毫克,远超牛奶(约104毫克/100克),且草酸含量低,钙吸收率更高。它还富含维生素C(43毫克/100克)、胡萝卜素(2590微克/100克)及钾、铁等矿物质,更含有独特的荠菜酸和黄酮类物质,增强免疫力。老传统认为其性平味甘,能“清热利湿、健脾和胃”,尤其适合冬季易上火、消化慢的人群。
![]()
二、荠菜饺子的制作秘籍
食材准备
主料:鲜嫩荠菜500克、五花肉馅300克(或鸡蛋4个用于素馅)
辅料:虾皮20克、粉丝50克、生姜10克、葱白15克
调料:生抽2勺、蚝油1勺、香油1勺、盐适量、白胡椒粉少许、食用油2勺
面皮:中筋面粉500克、温水250毫升
![]()
制作步骤
荠菜处理
将荠菜摘去老叶和根部,用流动水冲洗3遍,放入加盐的沸水中焯烫30秒(加盐可保持翠绿),立即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碎,注意保留少许颗粒感以增加口感。
馅料调制
荤馅版:五花肉馅中加入姜末、葱花、1勺生抽、半勺蚝油、少许白胡椒粉,顺时针搅拌至上劲。分3次加入50毫升清水,使肉馅吸足水分。最后拌入荠菜碎、虾皮和泡软的粉丝段,淋入香油和食用油锁住水分。
素馅版:鸡蛋打散炒成碎末,晾凉后与荠菜、虾皮、粉丝混合,加入1勺生抽、半勺蚝油、盐和香油调味。素馅需多放1勺油以提升香气。
面皮制作
将面粉与温水按2:1比例混合,揉成光滑面团后醒发20分钟。分成小剂子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饺子皮,直径约8厘米为佳。
包制技巧
取一张面皮,放入适量馅料(约15克),对折后捏紧边缘。传统包法可捏出5-6个褶子,新手也可简单对折捏紧。包好的饺子底部蘸少许面粉防粘,整齐摆放在撒了干粉的托盘上。
![]()
水煮:沸水下锅,用漏勺沿锅边轻推防粘。点水2次(每次加半碗冷水),待饺子浮起且皮透亮即可捞出,搭配醋蒜汁食用。
蒸制:蒸笼铺纱布,水开后放入饺子,大火蒸10分钟。蒸饺皮更筋道,适合素馅版本。
煎饺:平底锅刷油,放入饺子煎至底部金黄,加水至饺子1/3高度,盖盖焖5分钟至水分收干,撒黑芝麻增香。
![]()
四、冬日里的温暖仪式
当热气腾腾的荠菜饺子端上桌,咬开薄如蝉翼的面皮,荠菜的清香与肉馅的醇厚在口中交织,鲜美的汤汁瞬间迸发。这道承载着田野气息的美食,不仅温暖了胃,更传递着中国人“不时不食”的饮食智慧。正如《诗经》所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在这个寒冬,不妨用一盘荠菜饺子,品味自然馈赠的甘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