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海口买菜,总觉得心里的那杆秤比手里的秤更敏感。
青椒摸一摸,比前两个月贵了;
冬瓜切一块,似乎也跟着涨了。
买得起,但总有种,
“唉,这日子又给我添了一点小压力”的感觉。
走在海口的早晨街头,风还是暖的,
椰树叶也还在轻轻摇,
可你拎着菜袋子买菜的那一刻,
心里会冒出一句:
“怎么又贵了?”
有人说,是“候鸟老人”来了,人多了,需求大了,菜价也跟着往上蹿。
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毕竟每年从十月到来年三四月,海口像是被人按下了“热闹开关”。
路上人多了,公园人也多了,早起买平价菜排队的大爷大妈更多了。
可我心里一直觉得,
菜价的波动,从来都不是因为候鸟造成的,
它更像是一种生活节奏的体现。
人来了,市场热了;
生活旺了,价格也跟着“向上跳了一下”。
这不怪谁,就像季风会吹、潮水会上涨一样,
都是生活里的自然现象。
我更愿意这样理解:
我们不是被菜价“逼着皱眉”,
而是被生活提醒:
你在意日子,是好事。
拎着菜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两个熟悉的画面:
一个老大爷挑着早起的白菜,边走边哼小曲;
一个外地来的阿姨站在摊位前,细细看着菜叶,
嘴里念叨:“哎呀,海口的菜,比我们那儿好看多了。”
那一刻我突然有点释怀。
菜价高一点,确实让人有情绪;
但来来往往的人,让这座城更有温度。
候鸟老人也好,本地居民也好,
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过日子,
有的节俭一些,有的舒服一些,
有的计算着开支,有的享受着生活。
而海口这座城市,就是这样被一点点“人气”堆起来的。
所以啊,菜价高不高是一回事,
心里宽不宽是另一回事。
我依旧会在周末的早晨,去西海岸的菜市场逛一圈,
看一看今天的冬瓜长什么样子,
闻一闻青菜上的水气,
顺便让心里也透口气。
生活是贵一点,
但也值得你温柔一点。
愿我们都能在菜篮子和日子之间,
找到一点点平衡。
不慌、不急、不往心里添堵,
就当给生活加了一句轻声的安慰:
“日子慢慢来,总会好一点的。”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