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今年83岁,糖尿病稳定50年,我发现重要的就是6吃

0
分享至



今年83岁的陈大爷,是社区里出了名的“老糖人”,外号“老钉子户”。可谁能想到,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糖尿病居然稳定了50年?

他的同龄人有的早已因并发症住进医院,有的每天都得多种药物维持血糖平稳,而陈大爷每次体检,各项指标都让医生连连称奇。

有一次,门诊里一位年轻的糖尿病患者问他:“陈大爷,您是不是有什么独门秘方?”陈大爷乐呵呵地摆摆手,“其实秘诀都是在日常‘吃’里头。”这番话让在场的医生和患者都忍不住为之一愣:难道吃得对真的这么关键?



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吃?是不是真的有「6吃」能稳定血糖?陈大爷的方法靠谱吗?其中哪些细节最容易被忽视?一不小心是不是就会走进饮食误区?

下面,我们就用科学视角,一起揭秘陈大爷多年来探索出的「6吃法则」,看看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健康逻辑,顺便揭开“糖友”群体最容易踩的几个雷区。

不少人以为,糖尿病一旦患上,饮食就要“越清淡越好”,甚至有老年人整天木瓜、冬瓜汤、白米粥一天三顿。

一是“吃全谷物”而不是精细主食,他八成主食都用糙米、燕麦、全麦面包替换,每日三餐粗细搭配,研究显示,这样能让糖友的餐后血糖平均降低1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022年指南)。

二是“吃够蛋白质”,每天保证鸡蛋、豆腐、鱼肉变着法子上桌,蛋白摄入足够,既稳血糖又防肌肉流失,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每公斤体重蛋白质摄入1-1.2克,可降低糖友并发症风险达16%。



三是“吃多蔬菜”,尤其是绿叶类蔬菜。午晚餐一定有一半是蔬菜,粗细叶搭配,纤维多又低热量。美国哈佛研究显示,每日足量绿叶菜,糖友患心血管病的风险下降30%。

四是“吃限盐少油”,陈大爷炒菜不放酱油,盐一律用量勺定量,不碰咸菜腌制品,坚持用橄榄油或亚麻籽油,每天油量控制在20克以内。长时间少盐少油,可让高血压、脂肪肝并发症风险降8%-14%。



五是“定时定量吃”,早餐不迟于7点,晚饭控制在6点前,三餐量相对均衡,避免“猛吃猛饿”,特别警惕夜宵,这样可大幅减轻胰岛β细胞负担,数据显示,规律饮食的糖友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远胜于只注重总热量控制。

第六是“不乱吃保健品、甜味剂、零食”,坚决不信“无糖食品就是安全”的宣传,偶有嘴馋,就用新鲜水果如蓝莓、桃子、柚子等小份替换。

医学数据指出,超过四成糖友因过量吃甜味剂、糖醇等“假健康”产品而诱发血糖波动或肠胃不适



不得不提的是,身边有不少老人,一遇血糖偏高就干脆主食不吃,只用蔬菜充饥,但没坚持几年反而陷入体重下降、抵抗力减弱、反复低血糖的恶性循环。

哈尔滨医科大学2021年度一项包含3429例糖友的回顾性分析发现,饮食极限“控糖”组的低血糖发生率高达38%,最稳的那组则是“吃全谷物+均衡蛋白+多蔬菜”模式。

大多数体检数据显示,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超过0.6%,血脂同步改善,同时身体精力和免疫力显著提升,不容易晕眩和乏力。

陈大爷还补充:“糖友最怕伤肾损眼,我这些年眼睛几乎没花,也没出现蛋白尿检查异常。”医生分析原因,除了药物规范管理之外,日常饮食的规律性和营养均衡尤为关键,特别是蛋白质、膳食纤维能帮助延缓并发症。



要想真正从6吃获益,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每周饮食搭配要“多色蔬菜轮换”,主食不过量,蛋白质不靠红肉积累,做到“植物动物各一半”;平时三餐之间若饿了别随便加餐零食,可喝点豆浆、无糖酸奶、坚果。

还有一点经常被忽视:每次吃饭后最好能散步15-30分钟,这不仅是消化需要,更对稳定血糖曲线极有帮助。

自己的“周饮食计划”,每周至少3次更换主食类型,避免单一;随餐搭配蛋白质、小量健康脂肪(如深海鱼、橄榄油),有益血管;蔬菜每日500克为低限,晚餐适当加粗纤维菜。

另外也要学会分辨理论与现实的差别,如“无糖食品、低GI零食”绝非可以随便吃,地点、时段、量都要有把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提醒:这5种疾病,多晒太阳就能预防,别不信!

提醒:这5种疾病,多晒太阳就能预防,别不信!

DrX说
2025-11-14 14:00:05
狗咬人引发命案开庭,9人闯门打砸酿血案,审讯时更多细节曝光

狗咬人引发命案开庭,9人闯门打砸酿血案,审讯时更多细节曝光

以茶带书
2025-11-14 12:51:21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中国艺术家
2025-11-15 05:34:52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陈小鲁猝死的反思:退休了住哪儿好?

犀利辣椒
2025-11-13 06:22:35
焦点速览:泽连斯基下放波城留守权,世行预测乌克兰经济增长5.2%

焦点速览:泽连斯基下放波城留守权,世行预测乌克兰经济增长5.2%

史政先锋
2025-11-14 12:17:15
混双颁奖礼:刘诗雯笑容灿烂,陈垣宇蒯曼失落,大迪动作太有趣了

混双颁奖礼:刘诗雯笑容灿烂,陈垣宇蒯曼失落,大迪动作太有趣了

湘楚风云
2025-11-15 03:02:03
日本介入台海战争问题的分析(重点推荐)

日本介入台海战争问题的分析(重点推荐)

华山穹剑
2025-11-13 22:00:43
随着荷兰1-1波兰,德国2-0,世预赛最新积分榜:克罗地亚进世界杯

随着荷兰1-1波兰,德国2-0,世预赛最新积分榜:克罗地亚进世界杯

侃球熊弟
2025-11-15 04:49:44
吉林省委书记,现场看千年古树

吉林省委书记,现场看千年古树

政知新媒体
2025-11-14 23:20:27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只有此一人,真的漂亮,而且很媚,媚而不俗

乡野小珥
2025-10-19 14:41:29
17岁女儿穿着太成熟,母亲录视频吐槽:像47岁!

17岁女儿穿着太成熟,母亲录视频吐槽:像47岁!

蝴蝶花雨话教育
2025-11-15 03:40:03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土拨鼠之日效应(千万不要在家待太久,否则你会变傻)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土拨鼠之日效应(千万不要在家待太久,否则你会变傻)

德鲁克博雅管理
2025-11-13 17:10:14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访史
2025-10-25 20:01:18
河南登封特大凶杀案全过程曝光:凶手怒喊:动我可以,动我妈不行

河南登封特大凶杀案全过程曝光:凶手怒喊:动我可以,动我妈不行

谈史论天地
2025-10-17 18:39:50
全运会考察个寂寞?球迷怒批郭士强:这3人不该进集训名单

全运会考察个寂寞?球迷怒批郭士强:这3人不该进集训名单

弄月公子
2025-11-15 10:37:10
李在明最新涉华表态:韩国政府将通过与中国持续对话,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李在明最新涉华表态:韩国政府将通过与中国持续对话,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两国关系发展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20:30:37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乐天闲聊
2025-11-15 11:11:53
新娘要6万上车费,新郎去取钱一去不回,新娘找到婆家后慌了神

新娘要6万上车费,新郎去取钱一去不回,新娘找到婆家后慌了神

秀秀情感课堂
2025-11-15 16:50:03
大同一知名大型商场关门通知

大同一知名大型商场关门通知

印象新大同
2025-11-14 20:04:58
2025-11-15 19:08:49
阿晪美食
阿晪美食
喜欢做菜,享受做菜的过程
1184文章数 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房产
手机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莲韵赏秋 闽赣有约” 广昌文旅推介会在福建三明举办

艺术要闻

上海博物馆“压箱底”的书法!由一位顶级富二代所写,水平超越古人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手机要闻

大折叠的新方向?消息称荣耀开始评估阔折叠手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