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朝太监有“净身不干净”的吗?老宫女讲述当年的见闻,把真相说透了

0
分享至

清朝的太监制度,说白了并不是从康熙那会儿才有雏形。

早在努尔哈赤打下江山的时候,这套东西就已经开始慢慢冒头。

只不过最早的太监只是干粗活,真正规范起来,是康熙把权力抓紧以后。

那时候当太监的人,几乎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家里没钱,父母一咬牙,把孩子送去“上刑”换点银子撑日子。


听着冷血,但在旧社会真的太常见了。

净身可不是随便谁都能动刀。

得去京城指定的行家手里,比如“小刀刘”“毕春”这类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人。开刀前要先签个生死文书,意思就是——不管死活别来找我麻烦。

动刀的价格还分档:贵的用好药,便宜的就是赌命。

那年代医疗差到不行,本来就是孩子,流血、感染、发烧,一出现就是丢命。很多孩子连刀口都没扛过去。


净身的过程听着都疼。先拿白布把下腹勒紧,然后用绳子死死绑住根部。等腿根和屁股被敲得麻了,师傅再把火上烤热的环刀抄起来,一刀把整个部位切掉。

马上塞鹅翎管通尿道,血乎乎的往里推一截,孩子疼得直翻。之后涂药、裹布、不能吃东西,只能喝点米汤吊命。能熬过来的,都是命硬。

孩子们术后一个月都不能下地,天天泡水换药,伤口不干净一点点皮都得刮掉。

方砖胡同那片净身房,一年四季都是血味、药味混杂,一条街的空气都发闷。那些孩子进了门,就基本是一刀定一生。


清朝为何非要让人“断根”?其实就是怕宫里乱套

皇帝身边人多事多,后宫又是女人扎堆的地方,太监只要“没了那玩意儿”,起码能少一堆风波。

所以康熙继位后把明朝太监乱政的教训记得死死的,从人数到规矩,一条条立得死严。

太监要进宫前都得先过“初验”。敬事房的老太监拿着灯照着看,只要刀口不齐、伤口有残留,立刻踢出去。家里白花银子,师傅也跟着倒霉。

坊间常说太监能蒙混过关,那其实是扯的。

净身师傅吃这碗饭的,不干净他们自己先丢命。行里规矩清楚得很,刀是小,但刃快,一刀干净,不敢留活口。


净身不仅伤身体,也伤人心

很多孩子七八岁就挨刀,他们不懂什么未来、前程,只知道疼和怕。长大后对女人的情绪很复杂,既羡慕又害怕。有些人心思扭曲,也不是没原因。

身体恢复也麻烦,尿管经常堵,师傅拿银针一点点捅,孩子疼得发抖。

出门进宫的时候裤裆里塞着棉花防漏,半路被人看见都得丢死人。

整个过程下来,一个孩子的命悬在一根细线。

父母在家盼消息,常常等来的只是一句话:“……没救过来。”

那时候的穷人,就是这么走投无路。


清朝不是嘴上说严格,是从头到脚都不放过

清朝把太监管得滴水不漏。康熙设立敬事房后,内务府的人一年两次大检查:二月、八月,雷打不动。

检查的时候太监排队脱裤子,官员带灯看,手一点一点按伤口。只要有问题——轻的赶出宫,重的直接按欺君罪,人第二天就得上刑场。

雍正、乾隆继续加码。太监不许识字,不许写字,怕他们插手朝政。升职前还要复检。

光绪年间连留一点肉芽都算大罪,当场处理。宫里的人都知道规矩,没人敢糊弄。

慈禧身边的李莲英也得照规矩过检查,不然早被人抓住把柄了。

这些严到变态的制度,就是为了堵上所有隐患。说难听点,这套规矩虽然冷,但确实让皇帝放心。


有人说“太监也有没切干净的”?宫女的记载直接把这种说法打碎

晚清宫女何荣儿在《宫女谈往录》里写得很清楚,她在宫里呆了八年,天天跟太监打交道,看到的比民间听来的真实多了。

她说——

没切干净?宫里根本不存在。

太监进宫第一关就是验刀口,灯照手按,动作一点不含糊。每年春检、秋检,都有人因为伤口不对劲被当场处理。她亲眼看到中年太监肉芽复生,马上被切掉,抬去休息。

有一次,一个太监裤裆里掉出个小铜铃铛,那不是残留,而是净身师傅留下的记号——证明他确实动过刀。

她见过二次净身的,疼得像杀猪一样躺一个月。她一句话点破野史:“太监不敢留任何东西,这不是规矩,这是命。”

她的记录直白、冷,但真得不能更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外媒曝吴亦凡狱中绝食死了?家人也失联,开什么玩笑?

外媒曝吴亦凡狱中绝食死了?家人也失联,开什么玩笑?

公子麦少
2025-11-15 15:23:07
演都不演了,朱孝天方回应被踢出“F4”,凭实力给“F3”上了一课

演都不演了,朱孝天方回应被踢出“F4”,凭实力给“F3”上了一课

手把手带你开新挖机
2025-11-15 01:56:36
给员工降薪50%却在外面捐款一个亿!对自己人好一点就这么难吗?

给员工降薪50%却在外面捐款一个亿!对自己人好一点就这么难吗?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10-17 09:54:36
夏洛特公主新照:10岁身高1米6,腿形超美,温莎优越基因都归她了

夏洛特公主新照:10岁身高1米6,腿形超美,温莎优越基因都归她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12 23:25:16
柬埔寨很安全!像陈志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对国人掏心掏肺诚意十足

柬埔寨很安全!像陈志这样的企业家,他们对国人掏心掏肺诚意十足

刚哥说法365
2025-11-13 22:50:12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李沁年轻时腿很肥嫩

李沁年轻时腿很肥嫩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15 12:10:49
突发特讯!苦果来得这么快,日本反战人士通告全球:高市早苗不配做首相,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苦果来得这么快,日本反战人士通告全球:高市早苗不配做首相,引爆国际舆论

青风点评
2025-11-15 14:35:10
狂轰140分,进攻联盟第1!杜兰特30+5喜笑颜开,火箭直冲西部第2

狂轰140分,进攻联盟第1!杜兰特30+5喜笑颜开,火箭直冲西部第2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5 11:57:42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哪些弦外之音是你多年后才醒悟的?网友:好多都没听出来,没眼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5 00:05:16
钟嘉欣后悔了!放弃林峯嫁丑男的她,花十年时间看穿丈夫"真面目"

钟嘉欣后悔了!放弃林峯嫁丑男的她,花十年时间看穿丈夫"真面目"

阿雹娱乐
2025-11-15 15:06:41
关税突发!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关税突发!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证券时报
2025-11-15 08:38:04
全运会杨佳表现太突出:力量提升,人也更自觉!进国家队不是梦

全运会杨佳表现太突出:力量提升,人也更自觉!进国家队不是梦

金毛爱女排
2025-11-15 13:37:32
都是谁在买?1899元的iPhonePocket开售即售罄,39.9元高仿已现

都是谁在买?1899元的iPhonePocket开售即售罄,39.9元高仿已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6:17:37
体育世家出好苗!18岁小将击败潘展乐3天拿3金,还是复旦高材生

体育世家出好苗!18岁小将击败潘展乐3天拿3金,还是复旦高材生

以茶带书
2025-11-14 18:10:02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国际乒联执行委员会公布候选人名单,刘国梁、柳承敏在列

懂球帝
2025-11-14 17:01:11
光绪不敢动慈禧?溥仪晚年道破真相:不是不想杀,是根本杀不起!

光绪不敢动慈禧?溥仪晚年道破真相:不是不想杀,是根本杀不起!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激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再树敌,叫嚣夺回韩国领土,韩民:中国骂轻了

激怒中国后高市早苗再树敌,叫嚣夺回韩国领土,韩民:中国骂轻了

趣文说娱
2025-11-15 15:31:12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1 19:56:12
拒赔中国361亿违约金,转头抱日本大腿,这个国家最终下场如何?

拒赔中国361亿违约金,转头抱日本大腿,这个国家最终下场如何?

芳芳历史烩
2025-11-15 16:04:43
2025-11-15 16:47:00
落纸生花创意手工
落纸生花创意手工
每日分享有趣的手工折纸教程
8047文章数 496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争议!评委张艺谋被质疑保送易烊千玺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手机
教育
亲子
数码

任天堂回应Switch2第三方底座被锁传闻 并未排斥

手机要闻

17是个好名字!iPhone 17/小米17系列都大获成功:首月销量大涨超20%

教育要闻

七年级计算,很多同学不会化简求值

亲子要闻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高发,1岁以内宝宝可在家门口接种疫苗

数码要闻

曝疑似小米Watch S5将支持UWB技术 采用表冠设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