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7000亿开发西伯利亚,本国人不愿去,准备强驱乌克兰人当拓荒者

0
分享至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谢尔盖・绍伊古高调宣布,要砸7000亿卢布打造西伯利亚产业集群,起初大家都以为是远东开发的大好事。

可这笔巨额投资的核心劳动力,居然不是俄罗斯本国人,而是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乌克兰被占领区的居民,西伯利亚又冷又偏,俄国人自己都不愿去,为啥非要逼乌克兰人背井离乡?



要弄明白俄的操作,得先说说西伯利亚到底是啥地方。这片占了俄国土大半的区域,可不是什么遍地宝藏的好地方,而是出了名的生存挑战区。

冬天温度动不动就跌破零下40摄氏度,大部分地方被泰加林和冻土盖着,基础设施差得离谱,除了几个靠资源撑起来的城市,其余地方基本就是没人烟的无人区。

绍伊古喊出的7000亿卢布开发计划,实际推进起来难如登天。按照规划,这笔钱要用来搞能源、矿产加工这些产业集群,但计划刚一公布,就遇上了最大的麻烦:没人愿意去干活。

俄国内的年轻人早就养成了往西边跑的习惯,莫斯科、圣彼得堡这些欧洲部分的城市,才是他们找工作、安家的首选,谁也不想在泰加林里耗20年,把青春扔在荒芜之地。



更要命的是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之前的动员令已经拉走了数十万男性劳动力,这些人要么上了战场,要么担心局势不好选择移民,本就紧张的劳动力市场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俄国内的就业调研数据显示,西伯利亚的企业早就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就算开出比西部城市高20%的工资,也很难招到熟练工人和技术人才。

一边是7000亿的投资承诺不能落空,一边是本土没人愿意去西伯利亚吃苦,克里姆林宫显然没辙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们没想着提高待遇吸引本国人,反而把主意打到了邻国头上,盯上了那些生活在乌克兰临时被占领区的公民。

乌克兰国家抵抗中心披露的信息,把这场开发计划的真面目彻底揭开了。



俄已经悄悄启动了迁移机制的第一阶段,官方文件正一批批送到被占领区的地方行政机构、学校、医院和公用事业公司,核心要求就一个:统计并上报能长期调往远东地区及安加拉-叶尼塞宏观区域工作的人。

这份通知里,有个细节特别扎眼:各机构负责人被明确要求,优先筛选没有家庭责任的员工。说白了,就是孤儿、独居的人,还有那些没有子女要养、没什么家庭负担的人,会成为第一批被选中的对象。

俄这么做,算盘打得那叫一个精:这类人没什么牵挂,强制迁移的时候阻力最小,也不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公众抗议,属于低成本、好控制的迁移目标。

这还只是第一步操作。乌克兰国家抵抗中心分析后发现,这套流程根本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而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同化操作。



先通过发放俄式护照慢慢渗透,再用商务旅行短期务工当幌子,让大家先适应迁移的状态,最后通过国家安置计划把人彻底留在西伯利亚,说到底就是想彻底改变被占领区的人口结构。

其实这场花了7000亿的开发计划,根本不是什么单纯的经济投资,而是裹着软性同化外衣的人口控制。

俄就是想把乌克兰人从自己的故土上分开,让他们在西伯利亚定居、干活、生孩子,慢慢淡化他们的民族身份,最后把这些人变成服务于自己帝国扩张的劳动力工具。

那些被迁移的乌克兰人,看着是去上班,实际上就是被迫背井离乡的拓荒者,他们的未来早就被绑在了这片陌生的冻土上。



俄现在的这套做法,就是在照搬苏联时期的老路子。早在上世纪,苏联就搞过好几次大规模的民族驱逐。

当时克里米亚鞑靼人因为被怀疑通敌,被强行迁到中亚;西乌克兰地区的居民因为反抗苏联统治,遭到集体流放;车臣人也在多次冲突后,被强制迁到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这些驱逐行动的核心目的,和现在俄的做法一模一样:通过改变特定区域的人口结构,削弱当地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控制。

当年的克里米亚鞑靼人,直到苏联解体后才慢慢回到故土,可回家之后才发现,家园早就不是原来的样子,民族文化和传统也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现在俄显然是想故技重施。那些生活在被占领区的乌克兰人,本来就处在动荡的局势里,正常的生活秩序早就没了,现在还要面临被强制迁移的命运。

他们会被硬生生塞进远离家乡几千公里的陌生土地,在西伯利亚的严寒和荒芜里,为俄的产业集群添砖加瓦,而他们自己的故土,会因为人口不断流失,慢慢失去民族文化的根基。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种人口掠夺不光针对成年人。自从全面战争爆发以来,俄就一直在强制转移乌克兰儿童。

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的网络专家,曾经入侵过克里米亚地方当局的服务器,找到了大量强制转移乌克兰儿童的记录。



就在不久前,乌克兰还成功接回了一批2022年被带到俄罗斯的孩子,这些孩子是尼古拉耶夫州新彼得里夫斯卡特殊学校的学生,里面有不少孤儿和失去父母监护的孩子。

这些孩子在被转移的日子里,被迫和家乡、亲人分开,而还有更多的孩子至今没能回到乌克兰。

俄之所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用强制迁移的方式推进西伯利亚开发,本质上是自己的野心和现实情况发生冲突,实在没别的办法了。

一方面,俄一直想把西伯利亚的资源潜力激活,把这里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更有竞争力。

可另一方面,国内人口不断流失、劳动力短缺、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问题,让这一计划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实现不了。



但这种靠抢别人劳动力的开发模式,注定走不长远。首先,强制迁移这种事本身就违背人道主义原则,现在已经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俄的外交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其次,被迁移过去的乌克兰人,肯定不会心甘情愿为俄干活,长期的抵触情绪不仅会影响生产效率,说不定还会引发社会矛盾。

最后,这种做法会让俄乌冲突变得更加激烈,地区局势会越来越动荡,而稳定的环境恰恰是大规模开发最需要的前提。

对于乌克兰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考验。被占领区的人口不断流失,不光意味着劳动力减少,更意味着民族文化传承面临危机。



每一个被强制迁移的居民,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都是一段被割裂的历史。乌克兰政府虽然一直在努力接回被转移的公民,可面对俄的强势操作,能做的实在有限。

未来,这场强制迁移计划会怎么推进?国际社会会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被转移的乌克兰人能不能重新回到自己的故土?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个关注国际局势的人好好想想。

但不管结果怎么样,有一点是肯定的,任何违背人道主义、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最后都一定会付出应有的代价。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阿根廷23岁1.9米中锋迎来国家队首秀 本赛季法甲12场9球排第1

阿根廷23岁1.9米中锋迎来国家队首秀 本赛季法甲12场9球排第1

智道足球
2025-11-15 09:20:41
尘埃落定!曾医生事件处理结果公布,“撤职留岗”引发舆论两极化

尘埃落定!曾医生事件处理结果公布,“撤职留岗”引发舆论两极化

史行途
2025-11-12 17:10:24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毛新宇少将担任副部长!妻子刘滨担任扇子协会会长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9 14:50:17
高圆圆又穿紧身裙,“蜜蜂臀”让人移不开目光,一般人没这好身材

高圆圆又穿紧身裙,“蜜蜂臀”让人移不开目光,一般人没这好身材

蓓小西
2025-11-15 09:42:24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新加坡总统公开警告中国,要想世界和平,中国得放弃一样东西!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7:25
巴菲特大规模买入AI,这是信号

巴菲特大规模买入AI,这是信号

贩财局
2025-11-15 13:40:39
关晓彤因为王安宇,绿了鹿晗!?

关晓彤因为王安宇,绿了鹿晗!?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24:34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在日本国内遭到多方质疑

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在日本国内遭到多方质疑

环球时报新闻
2025-11-15 14:08:40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薄一波晚年反省,当年不该支持此人上台,他给国家带来大麻烦

扬平说史
2025-11-06 20:22:42
2025年全球游客访问量最高的国家/地区

2025年全球游客访问量最高的国家/地区

常涤非观点
2025-11-13 09:11:17
“拿金条砸特朗普,果然…”

“拿金条砸特朗普,果然…”

观察者网
2025-11-15 22:25:55
没收太子集团比特币带崩加密货币,特朗普家族损失已超过太子集团

没收太子集团比特币带崩加密货币,特朗普家族损失已超过太子集团

我不叫阿哏
2025-11-15 02:11:15
为什么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对中国变脸?

为什么朝鲜、巴基斯坦、柬埔寨集体对中国变脸?

南权先生
2025-11-13 15:50:24
中国和俄罗斯投弃权票

中国和俄罗斯投弃权票

政知新媒体
2025-11-15 12:38:29
韩国U22主帅:本场是友谊赛,更期待和中国队在正式比赛交锋

韩国U22主帅:本场是友谊赛,更期待和中国队在正式比赛交锋

懂球帝
2025-11-15 22:33:26
霍震霆也没想到,44岁的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让整个阔太圈都沉默了

霍震霆也没想到,44岁的儿媳郭晶晶再次官宣喜讯,让整个阔太圈都沉默了

科学发掘
2025-11-15 06:59:22
“买得起,用不起”,如果不是很有钱,劝你别买这5种电器

“买得起,用不起”,如果不是很有钱,劝你别买这5种电器

巢客HOME
2025-11-13 08:35:03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手段已经用尽,扎哈罗娃表示内心毫无波澜!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手段已经用尽,扎哈罗娃表示内心毫无波澜!

长安一片月
2025-11-14 22:35:54
正负值+17!轰13+3+4,谢泼德没让我失望,乌度卡赛后说出心里话

正负值+17!轰13+3+4,谢泼德没让我失望,乌度卡赛后说出心里话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15 12:41:25
2025-11-16 02:51:00
音乐时光的娱乐
音乐时光的娱乐
评说娱乐热点
359文章数 823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头条要闻

大量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 大喊:高市早苗下台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游戏
手机
健康
公开课

教育要闻

天塌了啊:英国大学又开始搞大裁员了!

解说杯:打野远胜前职业,GBS战胜RHPA,晋级决赛

手机要闻

iPhone Air开启eSIM时代:国内厂商纷纷跟进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